﹝行銷研究-009﹞定位如何定位。
定位,Positioning。這是在行銷學中常看到的專有名詞,或是稱為術語,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銷議題,打開行銷學的任一本教科書都不會漏掉的一章,像在KOLTER的行銷學原理(Principles of Marketing)中就有談到商品定位(Product Positioning),從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之後的選擇目標市場(Targeting)到商品定位,這就是行銷學中常會談論到的STP簡稱。現在「定位」已經被廣泛的引用,諸如品牌定位,動不動就講定位,更有「市場定位」之用法,其意指的大概就是此品牌或商品在市場的位置,例如,競品是針對青少年,而本品牌則是新鮮上班族,或者高價位和低價位之市場位置差別。
何謂「市場定位」,上一段這樣說也不是說有什麼錯誤之處,只是要更深入地說明才能說清楚講明白,不然彼此之間就會猜來猜去,造成溝通上的困難。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探討一下「定位」的意義,也就是說「定位」這個專門術語的內容為何,甚至於把「定位」當作一種行銷上運用的技術,在實際的運用中體會「定位」的精髓。在此特別強調的是「定位」之運用,因為「定位」法則本身實在太簡單,只要記住2個要素,一個是定位訴求,也就是商品的訴求,或者說是一個品牌的訴求,另一個是目標市場的設定,也就是說目標對象者要明確,找出目標對象者。接下來就是所謂的「定位」描述,一個完整的「定位」描述除了一定要包含這兩種要素,並且要清楚地明確地闡述商品訴求帶給目標對象者的消費利益點(Consumer Benefits)。但通常很多人在講「定位」時只會講其中的一個,也沒有消費利益點的闡述,因此常常會很困擾,也會引起一些爭議,若是如此無共識,爭執應該是在所難免的事。
從以上對「定位」的說明,可看出「定位」的定義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在行銷實務的運用上就沒有那麼容易,最困難的還是在於訴求點的找尋和目標市場的設定,因為一個商品可以訴求的點實在太多了,舉凡商品的功能、包裝、使用者的特性和生活型態…等,皆可以是訴求的點,而關鍵是何者才是可以打動目標對象者的消費利益點,因此我們要研究消費者,瞭解消費者,以及探知消費者和商品間的關聯性,其目的也在此。在行銷實務的操作上,縱使已經問了消費者,有時也得不到答案,所以說訴求點的找尋是相當地困難,常常都是這樣,即使找到了,在還沒有上市成功之前,任誰也無把握。
另一個是目標市場的設定,也就是說找到目標消費群,同樣地也是相當困難,由於市場的細分化,也使得選擇目標消費群有很多的可能性,想要在這麼多消費群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又談何容易,這時關於目標市場的選擇,就必需衡量當前的市場競爭態勢,和商品的訴求點,若與市場競爭者的目標消費群相同,訴求點也相同,那在市場上恐怕就要大車拼一番,這種情況通常是對後發品牌較為不利,因此我們常會聽到差異化策略,也就是說選擇跟競爭品牌不一樣的目標消費群,或者是不同的訴求點,兩者都不一樣最好。
從以上有關於「定位」的說明,應該可以看出談「定位」還是要從市場區隔開始,若沒有先做市場區隔,那就無法談論「定位」之事,也就是STP是一體的。圖一為筆者為STP整理的示意圖。
註:本文為2006年06月06日作者寫在「知識終結者」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