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78﹞銀行之卡債卡還?
撰文:邱高生 2006/02/27
繼本站「卡奴之殤」所刊,本文再以極其沉重的心情,譴責銀行的不是,在過去這幾年,在消費金融上,銀行可說是完全利慾薰心,為求業績的成長,罔顧銀行這個行業的道德與良知,濫發信用卡、現金卡,小額信貸黑白貸,導致一大堆人還不了卡債,然後再委託討債公司去討債,用極其非人道的手法,有的甚至於跟地下錢莊討債一樣,結果逼人走上絕路,自殺的自殺,躲債的躲債,每天常常聽到報導為卡債而自殺者,真是令人痛心。過去銀行給人的印象,就是謹慎保守,又如何變成今日的情況,大膽又敢冒險,貸款不管如何先借出去再說。過去政治的呆帳那也就罷了,因政治人物的狡詐與權勢,被騙了那麼多呆帳,雖然情何以堪但也全民買單,安然渡過。如今是一般消費者的卡債,可說是一群無權無勢的人,銀行自己不察,導至今日,銀行真的要自省,好好善後,畢竟人命關天,豈可使出這麼野蠻的手段,在文明的社會當有文明的方法。
卡奴之事件,似乎是越來越嚴重,據報導約有40萬,若再加上所謂的「隱性卡奴」,那些還在以卡債養卡債的,還沒有爆發出來的人,總共約有60~70萬之多,要還的卡債高達數百億,當然這些報導並未說明資料來源,以及統計方法,其確切數字多少乃不得而知,但這從這些數字也能讓人感受到卡奴事件的嚴重性,若說這是本土型的金融風暴也不為過,銀行可能會因此再產生一大堆呆帳。不但如此,卡奴事件也是嚴重的社會問題,若以30萬計,也就是說至少有30萬個家庭為卡債而陷入困頓,一家平均3口好了,就有近百萬人活在卡債的陰影下,這時為政者應該不能再袖手旁觀,一定要尋求解決之道,卡奴縱使自身也有錯,但也有一定的法律規範可循,又如何能縱容銀行這般行徑去討債,我們不是一個無法無天的社會。
倫理學,英文為Ethic,幾乎可以說是各行各業都有其倫理學,但常常被忽略,因為平常的時候講這些,還真的是蠻八股的,就是一些教條,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根本不用再囉嗦。例如,醫生要有醫德,以救人為第一要務,不能見死不救;製藥的人也是要遵守道德製藥,不能製藥去傷人;農人也一樣,不能為了蔬菜長的好看,過度使用農藥;政客也有政治倫理學,要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不能只為一己一黨之私謀利;經營企業也是一樣,取之於社會還用之於社會,為社會造就人才,為消費者謀幸福生活,而不能只是為單純獲利考量…等等。諸如此類,都是老生常談的事,也是非常簡單的事,綜合論之,就是不能為謀利而害人,這些應該都是源於人與生俱來道德良知,非常重要,而且要恪守遵循,絲毫不能馬虎,若稍有疏失,將會損人而不利己,甚至於會害了自己,這次銀行的卡奴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別以為逼卡奴還債就沒事,現在銀行說不定還要把這些卡債吞下去,列為虧損。
銀行在貸款發卡的時候,都有資料可徵信。卡奴現在還不出卡債,當初銀行在貸款出去的時候,應該是已經心知肚明,怎麼會讓卡奴借這麼多錢,若不是存心不良,那又會是什麼?反正敢借就不怕你不還,那就試試我們銀行討債的功力,你不還就找你親人下手,親人總會有錢吧!銀行的心態不是這樣嗎?看卡奴事件之始末,銀行還真的要好好地修習一下銀行的商業倫理學,好好地找回失去的道德良知,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不然誰知下次的何時又要出什麼狀況,將不得而知,不是像現在成天只想著併購,比看誰是最大的金控,然後可在股市撈錢。不走正途,恪遵銀行的商業倫理,其敗亡也只是遲早的事。
註:本文為2006年02月27日作者寫在「知識終結者」之著作
下一篇:﹝市場觀察79﹞流行,要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