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05 20:38:02妙妙
靜坐時之心境 (三)
靜坐時之心境
(一)宜一切放下,勿起妄念。
吾人之意識界,恰如舞臺,各個觀念,恰如優伶,倏起倏滅時時隱現於舞臺中,無剎那之停止。故欲妄念之不起,極為難事。惟注意之一離愈明顯,則其他之觀念愈伏藏。故能注意於重心之一點,則妄念自漸漸消除。
(二)用返照法,使妄念自然不生。
前言勿起妄念,然勿起云者,亦即一妄念也。故莫如用返照法,返照法亦可謂內視術,常人兩目之所視,均注乎外物,罔有能返觀其內容;靜坐時閉合兩目,返觀吾之意識,先將妄念之起滅,頭緒理清,甲念起則返照之,不使攀援,則甲念空;乙念起,亦返照之,不使攀援,即乙念空。正其本,清其源,久之則妄念自然不生。
初學靜坐者,往往有一種謬誤之見,但云:「未學靜坐,妄念反少;一學靜坐,妄念反多;」此實誤解。蓋吾人念念起伏,妄念本多,未習靜者,乃不自覺,及習靜後,始能覺之,此實自覺之第一步。由此用返照法,反覆練習,則妄念自漸漸減少。決不宜因妄念之多,而自畫也。
(三)靜坐本可以消除疾病,增進健康,然此等要求愈病及健康之觀念,亦宜屏棄勿思。
(四)當純任自然,勿求速效。宜如一葉扁舟,泛乎中流,棄櫂舌帆,任其所之。
(五)靜坐時兩目閉合,猶可不見外物,惟外界之音響,接於兩耳,心中即生妄念,最難處置。故宜收視返聽,雖有音響,置諸之間,練習既久,能養成泰山崩於前而不動之概方可。
(六)靜坐者宜如宗教家,具有信仰之心,初習時往往反覺心中苦悶,必堅定不移,繼續行持,久乃大效。有效與否,全視信仰。
(一)宜一切放下,勿起妄念。
吾人之意識界,恰如舞臺,各個觀念,恰如優伶,倏起倏滅時時隱現於舞臺中,無剎那之停止。故欲妄念之不起,極為難事。惟注意之一離愈明顯,則其他之觀念愈伏藏。故能注意於重心之一點,則妄念自漸漸消除。
(二)用返照法,使妄念自然不生。
前言勿起妄念,然勿起云者,亦即一妄念也。故莫如用返照法,返照法亦可謂內視術,常人兩目之所視,均注乎外物,罔有能返觀其內容;靜坐時閉合兩目,返觀吾之意識,先將妄念之起滅,頭緒理清,甲念起則返照之,不使攀援,則甲念空;乙念起,亦返照之,不使攀援,即乙念空。正其本,清其源,久之則妄念自然不生。
初學靜坐者,往往有一種謬誤之見,但云:「未學靜坐,妄念反少;一學靜坐,妄念反多;」此實誤解。蓋吾人念念起伏,妄念本多,未習靜者,乃不自覺,及習靜後,始能覺之,此實自覺之第一步。由此用返照法,反覆練習,則妄念自漸漸減少。決不宜因妄念之多,而自畫也。
(三)靜坐本可以消除疾病,增進健康,然此等要求愈病及健康之觀念,亦宜屏棄勿思。
(四)當純任自然,勿求速效。宜如一葉扁舟,泛乎中流,棄櫂舌帆,任其所之。
(五)靜坐時兩目閉合,猶可不見外物,惟外界之音響,接於兩耳,心中即生妄念,最難處置。故宜收視返聽,雖有音響,置諸之間,練習既久,能養成泰山崩於前而不動之概方可。
(六)靜坐者宜如宗教家,具有信仰之心,初習時往往反覺心中苦悶,必堅定不移,繼續行持,久乃大效。有效與否,全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