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30 04:24:26海上舟子

相逢在夜間/海釣客

照片:波昂伊莉莎白教堂冬景

經文:約伯記

聖經中有一位人物,常引起基督徒熱烈的討論。有些基督徒因他所遭受的苦難而信心搖擺、困惑;但也有不少人因他的經歷而得安慰。我常打趣的跟人提到,許多人喜歡取聖經人物的名字作為自己的英文名字,但是就是沒有人喜歡把自己的名字取作「約伯」(Job)。

約伯的故事記載在舊約聖經的「約伯記」當中,這卷書被列為詩歌智慧書的首卷(詩歌智慧書分別是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歌),它的內文除了反應出豐富的詩歌體裁之外,所呈現的苦難陳述常發人深省。

根據聖經的記載,約伯是烏斯地人。猶太史家約瑟夫認為,烏斯地的位置應在大馬色以南的浩蘭(Hauran),該區就位在今日敘利亞境內,但近代又有不少學者根據約伯記的背景,以及耶利米書廿五章20節和耶利米哀歌四章21節的描述,推論出烏斯地可能位在以色列地的南方,也就是與昔日摩押、亞捫、以東交界的地區;有人甚至據此推論約伯可能是以東人。至於本書的作者和日期,也如同事件發生地點一樣眾說紛紜,主要是內文本身並未提供太多的背景可供參酌。

本書的詳細資料雖難考証,但讀者似乎不太在意。歷世歷代反覆咀嚼和翻閱此書的人,心中最渴盼的莫過於在本書中找到苦難的解答。因為世界人大概很難找到像約伯這樣一號人物,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一:1),卻是集聚所有的苦難於一身。

神帶領人進入夜間
許多時候,我們常向人介紹上帝是慈愛、憐憫、賜福與平安的神。然而約伯記的序幕一揭,幾乎讓許多的基督徒面臨難以自圓其說的窘境。因為約伯記清楚的記載,約伯的苦難是上帝親自頷首所鑄成的結果(伯一:12;二:3,6)。從經文的字面看來,上帝似乎掉入了撒但巧心設計的激將法中,以致上帝為了証明自己所言不虛,只好特准撒但擊打約伯的兒女(伯一:19)、財產(伯一:13~17)、身體(伯二:7~9),甚至讓約伯的妻子對他不諒(伯二:9),朋友對他屈解(伯四~卅一章)。

此番景象,讓許多人將上帝視為中國古代的昏君,因佞臣狡詐的搧動,促使祂下令迫害忠臣、草茞人命。倘若如此,約伯記就成了聖經中的反見証,我們非但無法從其中看到上帝公義屬性的彰顯,而且也不願對這位容易受騙上當的上帝產生委身的心志。

曾經有許多的基督徒在閱讀約伯記之後,產生極大的迷惘和恐懼。他們深怕自己有朝一日也成為上帝和撒但對奕之下的棋子,甚至有人認為他們當前的處境就像約伯一樣,置身在上帝與撒但的棋盤中進退維谷,生不如死。

對某些人來說,人不過是上帝和撒但鬥智的棋子;但在我看來,其實撒但才是上帝與人角力的一顆棋子。上帝既不是被撒但激將,也無意與撒但鬥智,因為我們從經文中可以看出,上帝的主權高過撒但的主權。沒有上帝的允許,撒但連約伯的毫髮都動不了。然而,上帝卻在約伯的面前擺設了一場棋局,在這場天人交戰中,祂透過撒但作為祂手中的一顆棋子。祂丟下這顆棋,讓約伯原本忠誠敬虔的屬靈生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盪。祂不是不知道約伯將會有什麼反應,祂也並非不懂約伯對祂的赤膽忠誠,然而祂藉此帶領約伯進入生命的夜間,為要讓約伯遇見自己,並且也與祂真實地相遇。

神使人在夜間孤寂
約伯在一開始與上帝角逐的棋局中,表現出十分優美的屬靈風範。他在傾家蕩產之際仍伏俯在地感恩地說:「賞賜是耶和華,收取的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一:21)。緊接著,與他朝夕相伴的結髮愛妻,開始聳動他棄掉上帝,死了算了。面對世上僅剩至親的冷嘲熱諷,約伯仍緊抓著信仰最後一道的防線,斥責他的妻子:「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噯!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伯二:9~10)

約伯不愧是靈性美好的信徒,因為他對上帝的委身並不是建構在神賜福,他才信服的功利基礎中。然而,是否約伯在面對一連串的苦難之際,就已超凡入聖的進到完全得勝的光景當中呢?我們發現事實不然。平日受人景仰的約伯(伯卅九:7~25),在遭逢苦難,眾目睽睽之下,為了有「好的生命見証」之故,苦撐數日的屬靈儀表,但終究因昔日好友的來訪,情緒在緊繃了七天七夜之後,瞬時潰堤(伯三:1)。

與摯友坦露心跡,赤裸陳明本是人之常情。奈何約伯的表白非但沒有獲得朋友們的認同,反而招到更嚴重的反擊。三位朋友無視約伯在苦難下的呻吟,連番搬出數套簡化的屬靈公式,想迫使約伯俯首認罪。例如書亞人比勒達說道:「神豈能偏離公義?或者你的兒女得罪了祂,祂使他們受報應。」(伯八:3)。拿瑪人瑣法也說:「你手裡若有罪孽,就當遠遠地除掉,也不容非義住在你帳棚之中。」(伯十一:14)。到最後,連提幔人以利法都醜化了約伯:「豈是因你敬畏神,祂就責備你、審判你嗎?你的罪惡豈不是大嗎?你的罪孽也沒有窮盡;因你無故強取弟兄的物為當頭,剝去貧窮人的衣服……因此有網羅環繞你,有恐懼忽然使你驚惶。」(伯廿二:5~10)。

  面對此情此景,約伯在生命的黑夜中感受到份外的孤寂。他在前路迷茫,後有追兵當中,只能更加痛苦的說:「你們是編造謊言的,都是無用的醫生。惟願你們全然不作聲,這就算為你們的智慧……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你們攪擾我的心,用言語壓碎我要到幾時呢?」(伯十三:4~4;十五:2;十九:2)。

  曾經有不少人問過我,約伯的三個朋友所陳述的話都十分有理,他們三位分明是站在上帝這邊,幫上帝說話的人。為何在約伯記的結局中,卻記載神向約伯的三個朋友發怒呢?(伯四二:7)我相信,那是因為他們腦子裡只裝了一套自以為是的屬靈定理,卻不懂真實的去傾聽約伯內心的苦悶,反而搖身成為上帝與約伯對奕下的裁判者,在棋局的過程中屢屢輕率發言,彷若神的代言人一般。

  約伯在三個朋友的責難之下,進入生命更深的夜間。此時的他,只能無助的呻吟著:「我的朋友譏誚我,我卻向神眼淚汪汪。」(伯十六:20)

神與人相遇在夜間
聖經有幾處的經文記載,神有時允讓他的子民經歷生命的黑夜,為要藉此讓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被激盪出來,祂亦透過這個方式與人生命真實的本質對話,為要光照人的本相,並帶來調整、醫治與撫慰。如同雅各在雅博渡口的暗夜中與神的使者摔跤(創卅二:23~32);以利亞在飛沙走石的狂風中與神對話(王上十九:9~15);使徒保羅在短暫眼瞎的過程中,才真正靜心內省他的信仰(徒九:3~9)。同樣地,當約伯孤立無援之時,正是他與神面對面真實相遇的時刻。

從聖經中,我們知道約伯起初在遭遇苦難的過程中,起初他還不太敢將他憤恨和痛苦的情緒向神發洩出來,而只是一味的咒詛自己的生命(伯三章)。直到提幔人以利法激動到他的心,使約伯頃刻間迸發他內心深處的吶喊:「全能者的箭射入我身;其毒,我的靈喝盡了;神的驚嚇擺陣攻擊我。」(伯六:2~4)接著他在情詞迫切中,彷彿已無視他三個朋友的存在,而在言語的表達裡,開始以上帝做為他告白的唯一對象:「你的手創造我,造就我的四肢百體,你還要毀滅我……你以皮和肉為衣給我穿上,用骨與筋把我全體聯絡。你將生命和慈愛賜給我;你也保全我的心靈。然而,你待我的這些事早已藏在你心裡,我知道你久有此意。」(伯十:8~13)。

約伯最大的痛苦或許不在於他所失去的一切,他最大的痛苦應是他相信神的存在(伯十九:25),他也相信神的主權(伯廿三:13~14)和全能(伯廿五:7~14),但是他不了解為什麼神讓他這樣的「義人」受苦難(伯卅一章),惡人卻逍遙法外(伯廿四章)。他雖了解「神知道他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廿三:10),但是他仍因昔日「神待我有密友之情,全能者與我同在,我的兒女都環繞我。」(伯廿九:4~5),但今日「神向我變心,待我殘忍,又用大能追逼我,把我提在風中,使我駕風而行,又使我消滅在烈風中。」(伯卅:21~22)而痛苦不已。

神使人在夜間歌唱
在約伯和三個朋友三次循環的對話後,始終靜默一旁,隔岸觀火的年輕人以利戶終於開口說話了,他說道:「你說:『我在神面前更顯為義。』你自以為這話有理嗎?你還說:『你有什麼益處呢?我不犯罪有什麼好處?』我要用言語回答你,和與你在一起的朋友。你們要往天仰望觀看,細看高過你的雲天。你若犯罪,你能使神受害嗎?你的過犯若增多,你又能使他受損嗎?你若為人正義,你能給他什麼呢?祂從你手裡能領受什麼呢?你的邪惡只能害像你的人,你的公義也只能叫世人得益。他們因受欺壓而呼叫,因受強權者的壓制而呼求。卻沒有人說:『神我的創造主在哪裡呢?祂使人在夜間歌唱。』」(伯卅五:1~10,採新譯本翻譯)

以利戶適時的提醒約伯和他三個朋友,人行善和行惡都無損上帝的地位和權能分毫,所以人無須自居為行善的義人,而冀求自己理當獲得老天的垂顧;人也不必須因惡人尚未受報,而質疑神的公平性,因為「祂還沒有在憤怒中降罰。」(伯卅五:15,採新譯本翻譯)。但神是「藉由苦難救拔困苦人,以他們所受的壓迫開啟他們的耳朵」(伯卅六:15),神是使人在夜間歌唱的神!

詩篇亞薩的詩中提到:「我在患難的日子尋求主,我整夜舉手禱告,總不倦怠,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到神,就哀怨唉哼;我沉思默想,心靈就煩亂。你使我不能合眼,我煩躁不安,連話也說不出來。我回想過往的日子,上古的年代,我想起我夜間的詩歌……我要述說耶和華的作為,我要記念你古時所行的奇事。我要默想你一切所行的,思想你的作為。」(詩七十七:2~6;11~12)。

就正常的人性來說,在夜間歌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我們可以很自然地在生命的夜間埋怨、嘆息和哭泣,卻很難在生命的夜間發出讚美的聲音。然而詩人亞薩以他過來人的經歷告訴我們,數算主昔日賜給我們的恩典,並且繼續持守信心向主的作為發出讚美,是我們在苦難中的出路。以利戶也向約伯指著神所造的自然萬物,向約伯訴說神難以測透的奇妙作為(伯卅六~卅七章),誠如申命記廿九章29節所言:「隱秘的事是屬耶和華,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於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廿九:29)

約伯記的故事末了是以皆大歡喜的喜劇收場。神不僅使他沉冤昭雪,也使他再生了十個兒女,並擁有加倍的產業。然而,似乎有許多的人非常不以為然這樣的結局。畢竟,神並未解答為何讓約伯受苦的原因?另外,神縱使大方的再給約伯十個兒女,但過往死去的那十個兒女豈不仍是約伯心中的痛呢?

我們只能說,最有資格質問上帝以上兩個問題的莫過於約伯本人,但是約伯並沒有。聖經只記載約伯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我從前風聞有你,如今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的言語,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四二:6)

苦難,不僅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更是人生在世難以解開之謎。有趣的是,我們似乎從上帝和約伯的對奕,看到約伯在歷經與神猛烈摔跤的角力中,突然沉靜了下來,與神相視而笑。我們這群旁觀者卻從如熱鍋上的螞蟻,轉成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的困惑裡。或許下一盤的棋局,神邀請我們與祂對奕的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領略到其中的奧秘吧!但在此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位德國人Eva Von Tiele-Winckler的格言:“Friede ist nicht die Abwesenheit allen Kampfes,sondern die Anwesenheit Gottes.“這句話的意思是「平安不代表沒有任何的爭戰,而是代表上帝的同在。」

許多時候,我們在傳福音或講台信息中,迴避了有關「神也允許苦難臨到敬虔人身上」的探討。我們很自然會像約伯的三個朋友一樣,猛力地為神做一些成功、炫爛的見証,好保全上帝的面子和我們信仰的裡子。但不可思議的是,神卻大方的允許長達四十二章的約伯記記錄在聖經當中,供歷世歷代的信徒與非信徒探索、批判和思想。神甚至允讓祂的愛子耶穌基督這位全然無瑕的代表,在一群褻慢人中被譏笑,在一群自以為義的人當中被侮慢的高掛在十架上。神透過苦難完成祂的救贖的工作;神也同樣透過苦難向自以為是的人心說話。唯願上帝給我們夠用的恩典,好讓下一輪我們與祂的對奕中,能在軟弱裡仍吐出最後一絲氣力的吶喊:「倘若可行,求父把這苦杯撤去。但不要照我的意思,乃照你的意思。」
(本文完成於2004,並刊登於海外宣教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