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5 13:44:09修明

鞭屍「蔣公」成就「馬統」

鞭屍「蔣公」成就「馬統」 圖:重慶和談時,毛澤東和蔣介石合影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在情人節推出以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婚照模樣的「公仔」,還搭配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的Q版公仔,最出人意表的是,蔣介石與毛澤東「歡笑言和」版。據「黨史館」主任邵銘煌的說法,是要迎接中國觀光客,而且「如今國共和解……國民黨發行孫宋公仔,更有歷史意義。」
原來國民黨「製造」公仔、「製造」歷史,不僅要賺錢,而且還賦予「政治」意義。老實說,全都是bull shit。
「馬統」開放中國觀光客,大言不慚的說從「每天三千人」起跳,到「每天一萬人」!結果開放到今天,每天平均只有一百七十多人,更有趣的是,人數愈來愈少,甚至少到一天僅剩四、五十人。「蔣宋」與「蔣毛」做了一千套、「孫宋」做了五百套,不知道要賣到何年何月何日?恐怕只能「自己帶回家當紀念品」了。
賣得了、賣不了,反正是「黨營事業」;從兩蔣到「馬統」,「黨產」一脈相承,別人也無可奈何。倒是所謂的「歷史意義」可以一說。
真要說「歷史意義」,主軸只有一個,就是孫聯共—蔣反共—毛建國。從此而言,「孫宋」與毛可以連在一起,他們的對立面就是「蔣宋」,對毛澤東而言,蔣更是被打垮、打倒、不共戴天的敵人。
中國國民黨/蔣介石以及其徒子徒孫馬英九之流,把孫中山當成「法統」的創建者;問題是,蔣介石卻是孫中山的叛徒。孫晚年「聯俄容共」,依邵銘煌的說法,擔任孫貼身秘書的宋慶齡是「幕後獻策者」,所以宋氏姊妹,一反共、一聯共,形同水火,到死也不能化解。相反的,宋慶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奉為「國母」,政治上的意義,就是孫中山到毛澤東才是承先啟後的關係。這就可以解釋毛澤東招降蔣介石,為何把「廢除國民黨法統」列為第三項「不容妥協」的條件。
中國國民黨竄改「黨史」,也竄改中國近代史,到了今天,還在虛假的「黨史」上製造「公仔」,還宣稱「歷史意義」。尤其「毛蔣言和」竟而宣稱「六十年的硝煙炮火,都在一笑中化解」。蔣介石屍骨已寒,還用「鞭屍」的手法給拿出來「政治利用」,為不肖子孫當遮羞布。慘!

(作者金恆煒,當代雜誌總編輯)
圖:重慶和談時,毛澤東和蔣介石合影兩人在宴會上

  國民黨中常會對蔣經國的辭呈決議如下:

  「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同志,以總裁崩殂,懇辭行政院院長職務一節,中央常會鹹以國家內遭大變,外毀橫逆……革命之事功未竟……至望蔣經國同志深維古人墨經之義,勉承艱大,共竭其效死勿去這忠盡,即所以篤其錫類不匱之孝恩。」《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9輯第258頁。

  蔣經國對國民黨中常會「效死勿去」之議,發表談話稱:「敢不銜哀受命,墨經從事,期毋負於全黨同志與全國軍民之督望。」《蔣總統經國先生言論著述彙編》第9輯第257頁。

  對於國民黨中常會兩項決議,作家江南發表評論稱:

  「兩項決議十分荒唐,嚴家淦宣誓就任,法有明文,無須常會多此一舉」。「經國因父喪辭職應向新任總統提出,因行政院長非黨內職務,如辭國民黨中常委,那又當別論。」江南:《蔣經國傳》第447頁。

  阮大仁先生就國民黨中央上述決議也提出疑問:

  「即使黨決定予以慰留,其仍須向新任總統提出辭職。黨的慰留只是表示黨支持其留任,並不表示新任總統亦予慰留。吊然嚴家淦總統身為中常委,在常會中亦表示希望蔣經國留任,但是嚴家淦總統與嚴家淦中常會的身份不同,雖然同是一人,兩種身份的法定地位不同,嚴家淦中常委的在黨內的意見不能取代嚴家淦總統在憲法上應有權力。」阮大仁:《台灣內部的幾件大事及台局動向》,香港《明報月刊》第115期。

  江南與阮大仁均從法理上指責國民黨中常會兩項決議不妥,確切中要害。但殊不知國民黨的領導體制是「以黨領政」、「以黨代政」、「黨政不分」。如果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國民黨中常會的兩項決議,也就不難理解了。

圖:蔣介石與長子蔣經國

奧運奪牌 請學學孫基禎

◎ 強尼
我是誰?中華台北、中國台北,有何差別?Chinese是中華,China是中國,China Times是中國時報,China Airline卻是中華航空?國民黨,告訴我:你口口聲聲提倡一個中國,現在別人給你中國台北,你又何必退縮?還是中華只是朝三暮四將台灣人當猴子耍的糖衣或文字遊戲?
當初整個奧運會籍的談判,就是一段台灣人不堪回首、受盡屈辱的記憶。「楊傳廣、紀政是於七月九日進入蒙特婁,他們的確發揮了國際新聞媒體注目及聲援的效果。但是,七月十六日國際奧委會召開緊急會議,決議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以『台灣』名稱參賽,其原來使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國歌都沒有改變。…當時,在蒙特婁的中華奧會主席沈家銘,經由越洋電話報告教育部長蔣彥士(按:就是那個有位情婦叫「小玉」的黨國大老),並請示行政院長蔣經國之後,獲得撤出奧運的指令,不接受更改『名稱』的參賽條件。」 (摘自http://www.sports-hotline.com.tw/2000olympics/list/4sole-report/docu01.htm
彷彿又重新讀到清末割地賠款的荒唐歷史,國民黨政府像極了顢頇的清廷,寧與外人(China),不予家奴(Taiwan)。現實是,以Chinese Taipei自居的選手開拔北京,絡繹於途,在那裡,他們大概連作夢都不敢喊出「台灣」兩個字。他們也很想為國爭光,可是在勝利來臨、留下光榮淚水的一剎那,卻講不出他們的國家叫甚麼。
孫基禎(Sohn Kee-chung,1912-2002),前韓國馬拉松選手,在日治時期,他為了實現參加奧運的夢想,被迫改成日文漢字發音的姓名Son Kitei加入日本奧運代表隊,結果在一九三六年柏林奧運馬拉松比賽中,以二小時二十九分十九秒二的成績奪金。在升旗的那一刻,孫基禎因為升的是日本而非韓國國旗而落淚。台灣的奧會標誌五環旗呢?頂著不倫不類的旗、歌和名稱參賽,只是淹沒在二○五個參賽國當中罷了,激起不了漣漪,如果抵制參賽,反而可以受到國際矚目與尊敬。退而求其次,我倒是有個卑微的請求,台灣這些選手若果真奮勇奪金,在升五環旗、唱國旗歌時,請學學孫基禎,低頭表示對台灣所受屈辱的無言抗議吧!

(作者為網路作家,http://blog.roodo.com/johnnyschannel
被出賣的那魯灣
◎ 拔尚

高金素梅(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ug/9/today-fo5-3.htm)率領的文化團隊,參與北京奧運開幕儀式前表演,此暖場節目是由張藝謀導演,很大部分由中國各民族擔綱演出,高金素梅以〈我們都是一家人〉做為表演主題,卻將原來該歌曲「人類一家」的深刻意義狹隘化,十分可惜!
〈我們都是一家人〉這首歌在台灣家喻戶曉,原創者台東知本喜歡自稱「飆馬族」的高子洋,卻因為這首歌,在國民黨禁止一切集會結社的年代,遭受嚴厲的管訓監禁。諷刺的是,這首歌卻同時透過救國團在大專生中歡樂的傳唱著。
在那個原住民被稱為「山胞」、「山地人」或是「番仔」的年代,高子洋看到太多的族人在漢人社會裡受到不公義的待遇,喜歡音樂的他,便藉創作來表達對族人的關懷,傳達著原住民豁達的世界觀。〈我們都是一家人〉這首歌「你的家鄉在那魯灣,我的家鄉在那魯灣,從前的時候是一家人,現在還是一家人」的歌詞,表達出每個人都有其所歸屬的那魯灣,來訴求受壓迫族群期待受到同等尊重,普世多元一家的意義。原語「那魯灣」的意思是「故鄉」,在台灣原住民的經驗裡,「故鄉」是有山有海、魂牽夢繫的地方。高金素梅將歌詞改為「你的家鄉在北京城,我的家鄉在阿里山…」,狹隘地侷限在「中台一家」的大中國預設框架之內,剛好與歌詞原意相反。
表面上,這樣可以取悅北京的中國觀眾,滿足其「我們都是中國人」的情懷,實際上,對其他不甚了解中文的國際觀眾而言,感受不到任何「我們平等相待如同一家」的意義,只是呈現台灣是在中國各地區各民族文化的行列裡,成為展現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這也是主辦單位安插高金表演最重要的目的吧!
高金素梅這樣的作為,嚴重混淆中國人民及國際視聽,不但無助於增進彼此了解與和好,反而扭曲認知,促進中國政府對台統戰,埋下破壞和平、製造衝突的種籽。這與台灣原住民族在尊重多元差異、平等對待的前提下,以〈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觀念來促進交流,反對大欺小、強凌弱,宣揚普世人權價值的初衷,差距何止千里!
(作者為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監事,了解更多高子洋,請參見http://220.132.38.31:8080/we168-01.htm)
到底幾支代表隊?
◎ 盧俊穎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終於在北京登場。在盛大華麗的開幕表演之後,北京奧組委主席劉祺照例上台致詞,在照本宣科之下,卻說出「在此次有二○四個國家、地區隊伍」這樣的言論;對照下一個發言的國際奧會主席羅格先生在致詞台上所說的「二○五個國家、地區隊伍」,我們真不知道為何同一場比賽,竟然有兩種參賽的隊伍數,這其中的差距,到底是哪一個國家、地區被迫消失了?翻遍昨天的報紙,卻不見有任何討論此一怪異現象的報導或反應。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最高精神,在於現代奧運會之父皮耶.德.古伯丁男爵所說的,「打破種族、民族與國家的界線,以團結、友誼與進步為宗旨」,為一個和諧與美好的世界共同努力。因此,究竟為何代表中國官方的劉祺所說的「二○四個國家、地區隊伍」和羅格所說的「二○五個」有差距,難免引起台灣民眾的懷疑,究竟我們該不該對號入座?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生)

鄺麗貞一字之差
-世界原住民族日有感
◎ 華國媛
最近媒體接二連三報導鄺麗貞(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ug/6/today-fo3-2.htm)縣長出國考察觀光事宜,讓台東縣爆紅,但是極少人注意到鄺縣長在返台後,首次面對記者所唸的新聞稿中居然說:「…台灣台東是幾千年前有『先住民』居住的地方…」,這一字之差,對於身為原住民的感受,卻是天壤之別,無法接受,也著實落後於國際社會對原住民的關注。
自一九九四年起,聯合國訂定每年的八月九日為世界原住民族日,其後聯合國在二○○七年通過「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r/11/today-o2.htm)」,也強調健康是原住民的基本人權之一。筆者有幸於二○○八年六月赴美國夏威夷參加第四屆太平洋區原住民醫師會議,會議期間適逢加拿大總理哈珀代表政府,為過去一百多年來同化原住民的政策,公開向原住民道歉的國際新聞報導,與會的加拿大原住民代表也以過去親身經歷的不平等待遇與大家分享,當時大會氣氛或許可用悲喜參半、相擁而泣來形容;這是加拿大原住民遲來的正義,也是各國值得效法的典範。
而該次會議訂為「堅持不懈」,希望以不屈不撓的精神來維護原住民的健康,大家的共識也凸顯生物醫學教育是解決「健康不均等」的一個重要方法。尤其目前台灣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健康狀況比較,有極大的健康差距;原住民平均餘命低於全體國民九點二三歲,而在健康照護方面,山地鄉每位醫師服務人口數為台灣地區每位醫師服務人口數的三倍;另外,在天然災害(如颱風、土石流)的健康與安全威脅方面,更是遠大於一般國民。
期許在未來的世界原住民族日,看到台灣民主社會能持續在這個重要的國際議題上不缺席,從消除健康不均等做起,提升原住民族的生活品質。 (作者為原住民第一位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國科會原住民健康藍圖計畫總主持人 )
京奧三猴


連、宋、吳、京奧三猴
京奧濃妝開鑼,對中國人來說是炫耀世界的夢想,對台灣人卻是主權喪失夢魘的開始;華麗的開幕表演,掩藏不了矮化台灣選手進場的殘酷;台灣選手再多的爭金奪銀光芒,也穿透不了沒有國旗、國歌的失落,以及,連、宋、吳三位中國國民黨主席「認賊作父」的賣台陰霾。
連、宋、吳如今爭相跑到昔日蔣總裁口中的「萬惡共匪」那邊當座上賓,尤其是吳伯雄日前厚顏講出「主場優勢(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ug/9/today-fo5.htm)」那種自我矮化、投懷送抱的話,讓台灣人氣到吐血。
別忘了京奧主場是中國,中國主子是胡錦濤,連、宋、吳只是胡在「鳥巢」裡配合演出的猴子,掩耳聽不進台灣輿論、遮眼看不到台灣入場被矮化、閉嘴不說台灣被統戰真相,還被胡錦濤耍猴耍到沾沾自喜。
有執政黨「京奧三猴」,台灣主權哪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