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2 15:51:33心法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第12篇:天真的信心

網路讀書會...書名: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方智出版社,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12篇:天真的信心

天真的信心

 

我們已經討論過在監牢中反叛的問題,我們討論過所有的改革者、理想家及其他激進份子,他們的改革總是被限制在自己的情況、自己的社會結構及表達眾人意願的文化模式中。我們想如果我們現在來思考一下什麼是信心,信心又是怎麼產生的,是十份值得的一件事。

我們如果採取主動,就可以得到信心,但是,我們的主動精神如果是被傳統模式限制的,這份力量只會帶來對小我的信心,它與無我的信心是完全不同的。

你知不知道有信心是什麼意思?你種一棵樹,然後看著它長大,你畫一幅畫,寫一首詩,或者當你年長後,你造一座橋,或是把一些行政工作做得非常好,它們都會給你一種有能力做事的信心。但是我們目前所知道的信心,都是出自社會的限制與模式,或許是出於共產黨、印度文化或基督教思想等等;受社會模式限制而產生的主動力量,它依然可以帶來某種程度的信心,因為你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事情,譬如你可以設計一部汽車,做一個非常好的醫生,傑出的科學家等等。

但是這種信心,它出自於能夠在社會模式中得到成功、有成就及從事改革等等,這種信心只是一種自我的、小我的信心,因為你知道自己可以做一些事,做這些事使你覺得重要。然而當你做了一番研究及了解,你突破了你所屬的社會結構以後,你會得到一種完全不同種類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會帶給你一種自以為重要的感覺,同時如果我們能了解小我的信心與無我的信心之間的不同,我們的生命會產生很大的意義。

當你精通於一項運動,譬如羽毛球、板球或足球時,你會得到某種程度的信心,不是嗎?它帶給你一種自己把事情做得相當不錯的感覺,如果你很快就能解答數學題目,它也使你產生一種對自我的信心。

當你在社會結構內做成功了一些事情。然後你產生了信心,這份信心,總是伴隨著一種奇怪的自大,不是嗎?一個能做事、能得到成果的人的信心,總是被自我的傲慢所染著,被「這是我做的」這種感覺染著。所以在我們想獲得成果的行動中,在我們局限於傳統模式而想獲得成果的行動中,在我們局限於傳統模式而想達到的社會改革中,總是存在著自我的傲慢,一種「我」做成了一件事的感覺。我們總認為「我的」想法是最重要的,「我的」團體成功了。如果我們的信心是出於社會的限制,那麼這份信心不可避免的要帶來「我」及「我的」的感覺。

你可曾注意理想家們是多麼傲慢?那些政界領袖得到某些成果,成就了大的改革之後,你可曾注意到他們充滿了自我感、自我的交噢,在他們的理想及功勞中自我膨脹。他們把自己評估得非常重要。你如果讀到一些政治的言論,觀察這些自稱改革的人,然後你會發現在改革的過程中,他們同時在發展自己的自我感,他們不論做了多麼大的改革,這份改革仍然被限制在社會的監牢中。因此這些改革是破壞性的,最後終會帶給人類更多不幸及衝突。

不論你是印度教徒、共產黨員或基督教徒,如果你能看透整各社會的結構,看透這個被稱為文明的集體意志的文化模式,如果你能了解這一切並從中突破,突破你所屬社會的牢騷,你會得到一種沒有被傲慢污染的天真,這就是天真的信心。

它就像是一個小孩的信心,孩子是完全天真的,他會試驗任何事情,這種天真的信心會帶來新的文明,但是如果你停留在社會的模式中,你不會得到這份天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