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1 11:51:19instershe

【札記】索羅斯秘訣








instershe整理

最困難的部份,是找出連續漲跌不停的狀況。梭羅斯的投資技巧本質,就是能在任何時候,確定市場這些投資人的集合體在想些什麼。

等到投資人曉得市場在想些什麼,就有可能往反方向跳躍,賭意料之外的事件將發生,賭某個連續漲跌的週期將發生或者已經展開。梭羅斯對「普遍流行的智慧」不敢苟同。大部分人都相信金融市場傾向於走往均衡狀態,並將會準確地把未來納入考慮,梭羅斯卻認為「金融市場不可能正確地把未來納入考慮,因為他們不只把未來納入考慮,更出力去塑造未來」。

梭羅斯以為,股票市場運作的基礎,不是邏輯面,而是心理面,講得更精確些,是群眾本能。

梭羅斯雖然被認為是反向意見者,但承認他與群眾為敵時,總是小心翼翼,大部分時候,他會跟者趨勢走,但一直在尋找趨勢的轉折點(也就是趨勢在另的時點), 這個時候與群眾為敵才有意義。

梭羅斯最大的利潤,來自他察覺到個股和類股自我強化的走勢,投資人突然改變他們對某種類股的態度,大量買進。隨著某種類股的買盤激增,自我強化的現象便出現,使得該類股的財富增加,因為那種類股的公司會透過更多的借貸、出售股票和以股票收購的方式,導致盈餘增加。這就是連續漲跌不停現象裡的上漲部分。當市場飽和,以及競爭加劇,傷害到該股的前景,以及個股價格過高之後,遊戲便告結束,這個過程展開之後,便換空頭上陣。

梭羅斯想知道的是,某個趨勢是不是被推到過度的地步。他不停地尋找趨勢的轉折點。只有這時候,逆勢操作才安全;其他任何時候,這麼做都要冒很大的風險。一旦梭羅斯確信他已找到轉折點,就會擺脫先前建立的倉位,從群眾裡走出來。這個時候,他會擬定新的投資命題,再次根據群眾是錯的信念行事。梭羅斯喜歡說,群眾種是跟隨錯誤的趨勢,但是他有時也願意跟著群眾走。

正如羅傑斯所說的:「我們對一家公司下一季會賺多少錢,或者1975年的鋁出貨量會是多少,不是很感興趣。我們比較感興趣的是,整個社會、經濟、政治因素會怎麼改變某個行業或類股一段時間內的命運。如果我們所看到的,和某支股票的市價間有很大的差距,那在好不過了,因為能從中賺到錢。」

梭羅斯比大部份人更了解全球經濟的因果關係,也就是,假設A發生,B必隨之而來,在下來則是C。梭羅斯能夠成功,這的確是十分重要的操作密訣之一。

一個人賠錢時,所做了最糟事情,是壓抑自己的感情。每一天,你都在冒險,那是痛苦的一部分,因為你曉得,某個時點,你可能面對嚴重的虧損。梭羅斯說,如果你面準備好忍受痛苦,那就不要再玩這種場遊戲。別妄想你能長久玩下去。如果還想玩,就要保持冷靜。其他人有時礙於自尊,無法做出明智的操作決策,梭羅斯卻認為聰明的投資人必須不動感情。宣稱自己永不犯錯,是沒有意義的事。

一方面,你可以依靠他們。喬治做錯時,會脫身而出。他不會說,「我是對的,錯的是他們。」他說:「我錯了。」然後出場,因為如果留著壞倉位,它會吃掉你。

他承認自己貪得無饜:「我還是認為自己很自私和貪婪,我不立志成為聖人,我有很健康的慾望,把自己擺在第一順位。」

拜爾倫‧伍恩說:他了解影響股價的力量。他了解市場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他了解自己不是每次都對。他願意在自己對時採取激烈的行動,充分掌握大好機會,當他的犯錯時,也願意認賠了結出場。

厄斯泰爾:他的成就,最大的關鍵在心理層面。他了解群眾本能。他就像優秀的行銷人員,曉得何時會有許多人追逐某樣東西。

拉婓爾:他總是要你聽聽反面的說法。如果你喜歡某樣東西,他的要你跟不喜歡那樣東西的人談談。

喬治‧梭羅斯所做的是總體經濟,注意大格局、國際政治、各國的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利率、匯率的變化。最有希望從預期中的國際金融圈新組合情勢獲利。如果梭羅斯和馬凱斯預期利率會上升,他們會去找哪些行業會因這種預期而受害。馬凱斯接下來的動作,是放空這些股票。梭羅斯使用的技巧,是在一種行業中選兩家公司投資。找出會因通貨膨脹預期升高而受益的行業後,他們的基金則做多。我們先從各種行業著手,找到某個行業之後,再從一些大公司中篩選,看哪些公司最能配合我們所預期的趨勢。

梭羅斯會堅持馬凱斯從那個行業挑出兩家公司,但不可以隨便選兩家公司。其中之一必須是那個行業中最好的公司。找出最好和最壞的兩家公司之後,就不需要再投資那個行業的其他任何公司。拿電腦來說,梭羅斯可能買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的股票,也買通用資料公司的股票。他也運用同樣的思考過程看製藥業。製藥中,他會買默克大藥廠的股票,同時買興泰(Syntex)公司的股票。梭羅斯選取一行業中最好和最差的股票,這種技巧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有如避險的絕佳例子。他相信最好和最差的股票都會有很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