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8 13:39:47Essence

溫柔

昨晚,被女兒胡攪蠻纏得受不了,忍不住直呼,寶貝,你是女生,拜託你溫柔一點。

此言一出,被自己嚇了一跳,趕緊改口,寶貝,男生女生都要溫柔哦,溫柔是對別人一種友善的態度。

不管女兒懂不懂溫柔的意涵,但改口後,至少是不愧對自己多年來的信念。

自女兒出生,我便小心翼翼地不落入性別刻板化的教育,但還是不知不覺地落入了刻板性別的教化。女孩的衣著、女孩的顏色、女孩的玩具。
但,女兒卻是獨立於這樣的教化之外的,她不愛裙裝、不喜娃娃、喜歡中性顏色,行為舉措很有大侄兒的活潑外向之風,實說,是個喜歡玩鬧、冒險與挑戰的孩子。
相對於外甥女的嫻靜與溫柔,女兒比較符合傳統認知中的男孩。
從外型(無毛、中性褲裝)到舉措(大開大閤、調皮挑釁),無一不像。
(無毛是因剛回台南那陣子,女兒經歷了一段適應與磨合,加上新保母家來了新的弟弟,她開始出現扯頭髮的動作(用小她小小的手指捲繞著頭髮,然後用力扯下),無法制止,也制止不了,過了一個月,不知是適應了,還是已無髮可拔,終於消停了扯頭髮的行為,但,她已成了一個頭頂空空的孩子。)

偶爾,她會流露出些許害羞,偶爾也會賴在身上撒嬌,這些陰柔氣質的偶現,總讓人驚喜。
若在後天養成中,都不刻意地去壓抑或扶植她的氣質,她會成長為怎樣的人呢?

小時候,我一直艷羨著男性的身份,羨慕哥哥弟弟,羨慕同齡的男同學。我不想當女孩,也當不了人見人愛的乖女孩,我不會甜甜的笑,也不懂得文靜,總是動來動去,被規範著要坐姿端正時,便有克制不住抓撓的慾望,常被媽媽笑說身上長蟲。
母親跟姊姊是個極女性化的女性,能穿裙子時不穿褲裝,出門前總會合宜地妝點自己,也告誡著成年後的我,維持外表形象與美麗是一種責任。
昔日母親耳提面命地要我當個淑女,端莊、嫻靜、文雅、含蓄,這些屬性,我半調子地扮著,但最終還是一種偽裝。

社會化是一種未能覺知、即便覺知亦難抵擋的潛移默化歷程,這麼拉扯著、扮演著、疑惑著、猶疑著之中,我也成長為今日的樣態。
母親常說我是貼心而不細心的孩子,相對於家中手足,我既脫線又迷糊,做事粗率言語無文,有時看著老弟,會覺得他比我更細膩細緻,有種溫和的風情,而我,除了形貌是女人外,氣質卻是混沌的,既非陽剛果斷堅忍勇氣,也無陰柔溫存纖細
這麼湊合起的性別氣質,當真是找不到可以劃歸的類屬。但這樣的自己,卻是自由的。
也許在青春期時,受到同性排擠,不受異性青睞,但卻是自己最舒適的狀態,雖非社會所認同,其實,又何須他人去贊同自己呢?
但願,我的女兒,能比我過得更自由,而我也將有意識地,維護她率性成長的自由。



上一篇:版本

下一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