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17 00:03:11Essence

活下去的動力是遺忘

每學期開學前夕,便得去幫老師印新學期的講義。
新紙有刀片般的鋒利,每學期都得挨上幾道。今天又在左手虎口劃出兩道長長的開口,小血珠溫潤滲出,煞是好看。
相同場景上演同樣劇碼,同樣的開學前夕、同樣的影印室、連傷口的位置也是相若的,卻總一再忘卻該當謹慎、該當提防。

幸而有此痛楚來喚醒記憶,記憶一經覺醒,鮮明得有如方才。

記性不好,也不會有太長的痛苦,每次的痛總是很短暫的,在那當下,盡情地感受著,但過不了多久,也便遺忘了。唯有下回相等強度的痛,方能喚醒相近的記憶。

外公辭世後,悲痛甚深,表弟妹見我如是,甚為不解。
外公待我們自是慈愛有加,但孫輩中最受寵者並不是我,但卻啼哭得最悲切。

外公的過世,把我帶回18年前的那個深夜。
深夜裡響起的電話,迷糊意識下趕至醫院,救護車上戴著氧氣罩殘存一口氣的父親,母親要我們唸佛號送父親歸去,拔下氧氣罩後沒了氣息的父親,客廳裡七手八腳幫父親換壽衣的場景、長達八個鐘頭的誦經、父親躺在棺木裡的模樣、與兄姐弟一同在廳裡守靈、哭棺時與哥哥擠眉弄眼、大熱天底下長長的送葬隊伍、墓地裡不能拜別回望的驚執。

幼時的我,是以記憶力見長的,過目不忘且愛模仿,心思細膩敏銳,總是被人稱讚聰明伶俐。這般好記性與纖細,卻讓我過了很長一段慘澹的歲月。
父親過世後,母親終日以淚洗面,母親的消沉使我不能流露對父親的思念,常是躲在被窩裡哭、對著父親的照片掉淚,但在家人面前,卻要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模樣。母親常常幽嘆我們把父親忘掉了,成人總不相信孩童的悲痛會多持久。

父親辭世後的四個年頭,記憶全然空白,悲傷麻痺了其他感覺,也淹沒了旁的記憶,腦中想的、心底惦念的,都是與父親及父親的死相關,學校課業總是勉強應付著,用功唸書是為拿好名次使母親安慰,交的朋友、讀的書、對生活的感受,都是空缺。直到某天,悲痛的感覺漸漸減輕,也是從這刻起,記性也慢慢耗弱。
之後,我成了師長口中粗心大意、少根筋的小孩,忘東忘西、丟三落四的。

唯有如此,才能繼續過活。將一切徹底遺忘,才能看見現在。

外公辭世,把這一切都喚回了,我哭,是因為父親,是因同樣遭逢喪父之痛的母親,悲傷串聯了這兩段記憶,讓痛更深刻。

這痛,持續不了多久,防衛機轉會讓我遺忘,讓我繼續笑,繼續活。
為能安全地深埋那些苦楚,我情願忘記千千百百個歡快的記憶。
對易受傷的人而言,忘性比記性有益。


上一篇:退路

下一篇:兒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