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3 15:49:14費比安

【Movie】向昨天告別 跟傷口和解__《分貝人生》



陳勝吉編導的《分貝人生》,打從2014年企劃案勇奪台灣《金馬創投》百萬首獎後,就受到不少矚目,電影上映前陸續在不少影展中獲獎,大大增添了話題性與觀眾好奇心,並於本屆金馬獎角逐2個獎項(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備受肯定。觀罷本片,成績是可喜的,儘管亦有可惜的地方,但以首部長片而論,成品可謂毫不失禮!
《分貝人生》主題是貧困,上分下貝即成一個「貧」字。19歲失業少年阿強陳澤耀飾),家有得定時吃藥控制病情的患精神病媽媽張艾嘉飾)和貼心可人的6歲妹妹珊珊陳彥雯飾)。故事背景是吉隆坡富都一帶,大城市正面對乾旱缺水季節,一場超速闖紅燈的意外,讓阿強永遠失去了可愛的妹妹,問題接踵而來,一再衝擊著這個生活失衡的缺錢男孩。
全片充斥著無力感,電影透過男主角視角,隱晦訴說貧窮家庭的悲歌,片中敘述的情節,輕易就產生共鳴。身處在缺水(金錢)的炎熱(主角煩躁內心狀態)城市,阿強苦哈哈日子告別了快樂(妹妹),緊接面對一連串難題,包括他的階級(貧富)與身份(警民)認同,懷著卸不下的重擔(媽媽),心有難以紓解的痛,同時也看不清未來⋯⋯ 
此前,觀賞過陳勝吉編導的2部短片--《32°C 深夜KK》(2013年/粵語發音)和《私奔好年華》(2014年/福建話發音),前者在極短時長內交出有趣又意想不到的浪漫俏皮小品,還不忘揶揄當下時局;後者以年華老去、死亡和陪伴為題材,作品雖不忘幽默,但半小時顯得冗長,有待進步。來到《分貝人生》,明顯大躍進,導演的敘事能力及執行力,值得嘉許。




陳澤耀不是新人,過去參演了不少劇集和電影,記憶中幾乎都演男一,惟從前印象始終停留在「偶像團體東于哲成員」⋯⋯阿強這角色,書讀不成,年輕無抱負,生活重心以家中一老一少女人為主。陳澤耀的詮釋,有草根味,青春燃燒著卻沒任何人生目標,彷彿得過且過度日,有張揚的放肆堅強,也有忐忑畏懼的脆弱。這樣的演出,很難不讓人期待他之後的演藝作品。
張艾嘉曾主演畢國智編導的首部長片《海南雞飯》(2004年),飾演面對三個兒子都是同志的保守新加坡母親,電影洋派拍攝手法,結合張姐的喜劇節奏,使她多了一部代表作。《分貝人生》有她的加盟,無疑是賣點!患病母親吃藥前後的情緒轉折、對消逝男人(離開或去世不得而知)的依戀,以及人群恐懼的不安,交足功課。但這特別演出的戲份似乎多了點,倘若刪掉一些不必要畫面,角色可能更集中。至於去不掉的口音,不妨當成嫁來大馬的台灣婦,反正全家背景都是謎。
珊珊作為哥哥媽媽關係的緩衝劑,她的童真帶給家人許多快樂及微笑,陳彥雯小妹妹演出自然、清新不造作,選角值得一讚。不得不提在電視圈默默耕耘的陳沛江,即使只有兩場戲,氣場賦予說服力,令人印象深刻!另外,經過多部劇集訓練後,葉朝明的演員特質漸露,此次扮演小混混兄弟,不論形象或演技皆到位,連搭檔演出的劉界輝也有不俗表現。


對我而言,電影拍得最好是開始和結束兩場戲。開頭蓄水池一場戲,攝影師陳克勤鏡頭由下往上,隨著提滿空瓶子的阿強拾級而上,入內後卻發現早已乾枯,只余下一隻青蛙。陳勝吉用影像隱喻錢或身份是阿強渴望,卻無法獲取及高攀的,爬了那麼高,結果徒勞無功,而不思長進的他,何嘗不是一隻井底之蛙?結尾屬開放式結局,阿強開著車載媽媽遊車河,母子倆在車內吹冷氣,媽媽滿足地吃雞腿,天空下起雨來!雨水滋潤了城市,洗滌了憋著浮躁不安的心,明天煩惱仍在,至少這一刻,他們享受著難得的片刻安樂與平靜,苦中一點甜,是樂觀的。
有讚,亦該有彈。《分貝人生》有個極好的大綱,偏偏不深入,除了部分角色做到鮮明,人物背景完全省略,然後猜不透的是,怎可能在發生車禍後,警方有時間帶媽媽去醫院探望阿強,卻不錄口供?妹妹沒報生紙的話,不是從送院那一刻就被發現了嗎?怎麼院方和警方都沒有表示。另外,怕見人的媽媽何以後來拿著做好的校服走出街?
撇開上述問題,《分貝人生》所提出的許多議題,都值得去思考。其實,電影可以拍得很煽情,要營造高潮迭起的情節不難,但陳勝吉卻選擇平靜地說故事,這點我很欣賞。馬來西亞需要更多各類型的電影,不討好觀眾拍鬼片、不歌頌美好、不一味打親情牌搞催淚,因此,儘管它不是特好,但它絕對值得購票入場支持。
評分:三顆半星
評語:貧字路口
刊登於[快樂星期天]週刊@《星洲日報》
『放映室』之【費林影室】專欄
2017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