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7 08:04:51

水岸閱讀


(地中海   2013,10月突尼西亞 沂/ 攝影)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超過千字的文章很少人有耐心閱讀,閱讀長篇文章耗時間,就像散步水岸,沒有綿綿耐性還真難以走完。
二十年前我在報紙副刊擔任編輯時,那時經常收到的小說稿都是幾千、上萬字,常見的短篇小說都須三天才能刊完,中長篇小說也有連載的機會。大約十多年前開始,副刊的頭題壓縮到二、三千字左右,能夠一天刊完最好,短篇小說不再受歡迎,小小說和及極短篇盛行。
要了解這現象就必須了解副刊版面的結構,它通常分為頭題、專欄、小品文、圖片、短訊,幾乎每一個副刊都離不開這些基本要素,世界上有報紙副刊供文學發表的極為少數,付稿費讓文字工作者能繼續書寫,這是台灣獨步全球的。起源自國民黨來台灣之後,黨政軍報紙讓軍中文青馳騁文字疆場的特例,在台灣清貧的年代,它意外成為文藝愛好者賺稿費貼補家用的管道,鼓勵了家庭主婦、家境清寒學生投入文學創作,許多文筆秀異的寫手紛紛發表創作,在日報和晚報的新聞版面裡嶄露頭角,蔚為文藝風氣。

1980-2000年間報導文學盛行,曾經創造文史田野調查的盛世,直到報紙被電子媒體打敗,報紙一家家收攤,尚未收攤而已經虧損的報紙,把報導文學版和副刊每月要支付的稿費視為報社赤字的眼中釘,是首先要砍掉的賠錢貨 至今也有報紙保留副刊,但是不再支付稿費,有能力支付稿費的只剩幾家大報。
年輕人若是要做田野調查,成為文史工作個體戶,除非有經費支持,很難再像我大學剛畢業時靠稿費維生。近年我遇見幾位有寫作興趣的年輕人,我談到自己的經歷,再設想他們要如何繼續走寫作的路?放眼文壇的作家幾乎都是兼職寫作,很少人專業寫作,除非你去寫浪漫小說,一本五六萬賣斷,但那不是我要說的主流書寫。
網路書寫形成全民寫作風潮,教育的普及,寫作不再是少數人的專長,文學作品不再稀有,網路裡讀到的好作品有時超越知名作家,投稿的風氣衰頹,因為投稿、審稿、退稿令人望而卻步,加上近年來文學獎項暴增,如果得獎,獎金是稿費的數十倍。

一天看數十篇三百字短文的時間,相當於看一篇五千或一萬字文章的時間,只是我們習慣臉書按讚的數量,不再有耐心閱讀一篇超過三千字的文章。
閱讀習慣的改變,手機和平板使得短文盛行,大家急著讀完一篇po文,按讚離手,另一方面是零碎時間看臉書,千字文經常被略過,所以小說愈來愈短,從一萬字減成一千字又減成三百字。小說中景物、人物、情節的描寫逐漸簡略,讀得懂長篇文章的人變成稀有動物,圖像化、短文化的結果, 看圖像而不閱讀文字,是一種懶惰,懶得看文字是年輕人常有的藉口,依照科學研究,我們失去讓大腦文字散步的訓練,失去了邏輯思考訓練的機會。 二十年後,我想下一代因懶惰閱讀而失去的是自己潛力的開發。
最近我再讀自己的散文和小說,還是喜歡的,所以特意不放圖片,讓讀者回到文字漫步,就像漫步水岸,風光宜人,不想漫步的人就離岸。

y t (逸竹) 2014-07-23 07:17:35

經驗之談
肺腑之言
現今一般人
似乎沒耐性
讀長篇
臉書盛行
部落格沒落中

WitchVera 2014-05-22 15:37:19

除了因為社會急速數位化 帶來知識汲取焦慮外, 個人的意願與周邊同儕的效法 同樣也是閱讀意願的影響因素, 例如喜菡老師負責的<<有荷>>文學雜誌 個人很推薦, web: http://issuu.com/xihan/docs/______7

部分值得用紙本發行與留存的, 例如 天下雜誌 遠見 華爾街日報 還有期待中的經濟學人, 可以仔細閱讀就需要紙本了. (雖然目前我是用電子網頁瀏覽的.)

祝 安安

(悄悄話) 2014-05-19 1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