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14:42:49淡雅

最重要的還是轉心性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幫母親誦經迴向「母親幫我整理家中環境時殺害的仙蟑菩薩」圓滿後,真的沒再看到蟑螂菩薩出現了。但是過沒多久,母親因為擔心我獨居,在週末來探望我,順便準備餐食。

 

那天我在廚房與母親交談時,無意中看到垃圾桶旁邊,不小心被水珠噴濺到濕透,而無法動彈的蟑螂菩薩。我才剛發出「啊」的一聲,下一刻我媽媽的無影腳就到了,「啪」的一聲!一條生命就此逝去。我當下是懵的,完全不知道怎麼反應。

 

原本我在業障迴向圓滿之後,曾經想蟑螂菩薩不知道還在不在,沒想到我在得到答案的同時,也目送了牠的離去。

 

母親沒有學佛,在她的觀念中,蟑螂是帶病菌的害蟲,看到就要消滅,實在不能怪罪她。可是,之前要送件迴向前,在家中先奉請蟑螂菩薩的靈,來擲筊確認,還有請媽媽一同跟蟑螂菩薩懺悔。但是當她再度看到蟑螂的反應,卻是沒有遲疑的一腳消滅。由此可見,習氣真的很可怕,要改掉也很難,但是還是要努力改。

 

《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云:「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狂、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驕狂、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我們現在唸誦經文迴向業障,就好比在懺前愆,但是就算迴向圓滿,還是要改心性,要改變行為,否則就只有懺,沒有悔,這樣的懺悔就不圓滿。

 

無始劫來我們養成的壞習氣多得不得了,我感覺每天起床都是一場戰鬥。每天都需要與多躺一下的自己戰鬥,現在還是輸得多、贏得少,無時無刻都要與想偷懶的自己戰鬥。因為養成的壞習氣太多,根扎得太深,時常要誦經、看高僧大德的文鈔,提醒自己修正行為。

 

最近除了讀精舍分享的文章跟阿伯的話,有空時還會讀《廣欽老和尚法語》。我讀了大約一半,幾乎都在說忍辱、戒律,以及如何對治習氣,感覺對治貢高我慢、愛好享受的習氣很有幫助。每天抽空讀一點,用高僧大德的法語,有助清洗自己心中的壞思想,以上與師兄姊們共勉之。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完畢)

 

有緣人因為母親幫他整理家中環境而殺害蟑螂,造下殺生業力,使家中蟑螂不斷,因此他代替母親唸經,消除該殺生業力。然而,雖然迴向前母親有懺悔,迴向後看到蟑螂的第一反應,就是踩死。讓有緣人感嘆習氣的強大,需要透過多唸經和看高僧大德的語錄,從轉心性下手,才能對治自己累劫累世的習氣。

 

《金剛經》:「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人因為因果業報和累世習氣,在投胎轉世時被分成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種不同類型的生物。人類、貓、狗是胎生;雞、鴨、蟑螂是卵生;金魚、螃蟹、蛤蜊是濕生;蝴蝶、飛蛾、蟬是化生,這些都是因業力而形成的相,應該平等以待,但人們總是以貌取人。

 

外貌美麗的生物深受人們喜愛,而外觀不好看或是對人們有害的害蟲,或罹患傳染性疾病的動物,就會被人們嫌棄,甚至剝奪對方的性命。

 

這世上沒有誰有權利傷害其他生物。《金剛經》:「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我們學佛,行菩薩道,就要以慈悲心、平等心、歡喜心、卑下心,去面對與我們接觸的人事物,即使面對原生恐懼或厭惡的蟑螂,亦是如此。否則造下的種種業力,最終仍會回到我們身上。就像有緣人的母親傷害蟑螂所產生的業力,不是受報,就是唸經消除,否則業不會自動消失,習氣也是。

 

每個人累劫累世都有不同的父母、家人、朋友,處在不同的環境,養成不同的習氣,懶惰、拖延、享樂、傲慢、自以為是……,不因投胎轉世而消除,需要靠努力誦經和修行對治。

 

佛說自性自度,自業自消。《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每個人時時刻刻輪流上演的眾生心,可以藉由唸誦《六祖壇經》和持續懺悔、修正錯誤而提升心性,平常也可以學習有緣人,多接觸高僧大德的語錄,阿伯的話、廣欽老和尚語錄、淨空法師講經、開示等等,都有助於我們反思,和懺悔自己錯誤的心念和行為,得以即時悔過、修正。

 

唸經消業力和修正不良習氣,要同時並進。心性光明這四個字並不容易,要用心努力才能做到。生命中真正的迴向圓滿,不只是唸經消除一條條業力,而是能根治造業的根本,也就是消除修偏入外道的業力、累世習氣、習性、魔性、黑氣等等。功夫難成,需時刻善護念,斷惡修善,用心懺悔,老實誦經,勤消業力。

 

阿伯說:「佛,不好修,但修得起來光芒萬丈,不是任何東西可比擬,願大家堅持百忍。」轉心性,從生活中尊重每一個小生命、每天認真誦經開始做起。涓涓細流能匯成山河大海,點滴功夫,功夫成片。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2024_08_繁-(12)-113.03.jpg

2024_08_繁-(13)-113.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