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暑氣難熬,還是地球的磁場在改變,台灣最近的新聞報導,光怪陸離的事件層出不窮。子弒母、弟殺姐、弟砍哥……,各種新聞令人心驚膽跳,尤其因情緒失控傷人、弒人的事件,已經成為每天必會上演的戲碼。
讓我想起,上個月友人跟我分享一件發生在其大兒子身上的事。一日,大兒子騎摩托車在路上,被後面一位約莫50、60歲的騎士猛按喇叭,要求讓路給他。友人大兒子的個性,從小就嫉惡如仇、是非分明,是個非常有原則的青年,只要路見不公不義,尤其插隊、不守規則之人,便會憤恨不平、久難平息。於是對於後面騎士的逼車,他便故意不讓路。後來,這位騎士加速騎到他的左前方,故意用後輪擦撞他的前車輪,害他差點翻車。對方擦撞後,故意轉頭對他露出得意且不懷好意的笑容,然後揚長而去。
大兒子發生此事後,立刻打電話給友人,情緒非常高漲不滿。對於這次騎車被惡意挑釁、擦撞,直喊要去報警,堅持不能縱容這種惡人,破壞路上的交通秩序。後來經友人理性分析、安慰勸阻後,才放下報警的念頭,但內心還是憤恨不平。因事件差點釀成兩人的交通事故,友人擔心兩人是否有因果業力或沖犯,於是向精舍請示,蒙佛菩薩慈悲開示:「係佛菩薩為了考驗他的忍辱。遇事不要輕易動怒,如果沒有考過,會一直考這一關,不要容易動怒,動怒傷肝。」
對此開示結果,友人感激的說:「真心感恩佛菩薩出手幫我教育這個孩子,也啟發我以《六祖壇經》中諸多道理來教育兒子,感恩佛菩薩此次的佛考教化,受教的豈止是兒子而已!」此事件,讓友人更深刻體會明白六祖所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以及「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的道理。
「平直是彌陀」、「貪瞋是地獄」,當我們為別人的愚癡行為,憤恨不平時,其實等於把自己置於地獄中,心便不清淨了。當我們起了惱怒心,內心便如波浪般翻攪,如果我們當下無法安撫這顆不平靜的心,甚至縱容貪、嗔、癡三毒持續在內心翻動,便會想要教訓對方。當我們的貢高心、狂妄心、慢他心、邪見心、輕人心一起,可能就又與人結下不必要的惡緣。所以佛菩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不斷出考題考驗我們,直到我們真的面對任何挑釁、不合理的對待,都還是如如不動,內心不起任何波浪,才算真的過關。
在開示約莫兩個禮拜後,友人的大兒子開車上高速公路,本應提早到外側排隊接國道5號,結果因路況不熟,造成必須插隊進車陣的窘境,此時的他,做了平時最不齒他人做的「插隊」行為。後來他抱著羞赧之心,與友人分享他「不得不插隊」的原因,經友人點撥兒子個性的盲點後,他也好像漸漸懂得佛菩薩要教導他同理心與慈悲心的重要。
他突然頓悟到,佛菩薩彷彿在告訴他:「其實,你看到或認為的是非對錯,可能與事實不符。換言之,你看到的可能是『假相』,非實相也,但你卻對此『假相』堅信不移。學習多包容別人,若有衝突了,先冷靜下來,換成對方的角度去設想。」聽完友人分享他的大兒子被佛菩薩刻意製造情境教育的過程,不得不讚嘆:「佛菩薩真是最偉大的教育家!如若不是對人性非常通透了解,是做不到此效果的。」
《華嚴經》云:「常樂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面對別人插隊、逼車等錯誤行為,其實無須憤怒,轉個念想,對方可能有急事。當我們起了慈悲心,忍一下,讓他進來隊伍中,或讓他先行,便能達到六祖所說的:「忍則眾惡無喧」的境界,我們何樂而不為?修行,不就是在修我們的一顆慈悲心、歡喜心與卑下心?這也是精舍所堅持,我們要修行的目標境界。
贊同友人最後的結論:「能跟著精舍修行,真是今生最有福報、最幸福的事。隨著精舍唸經,尤其唸《六祖壇經》,什麼好事都發生了!」祝福友人的兒子,最後真能體會阿伯師兄說的這段話:「人在修,修的是慈悲心,不與人結怨,努力解前怨,莫再造新秧,否則累世與對方糾纏不清,無有出期,苦不堪言。」祝福大家在修行的路上,最後都能修到一顆清淨心的境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分享完畢)
人的所有痛苦都來自於你太敏感!別人看你一眼、講你兩句,你就無限放大那一眼、那兩句的情境,然後越想越氣、越想越不甘心,最後的結局,是忍不下心裡的一口氣,衝向前找對方理論。許多驚悚的社會新聞,劇本幾乎都一樣,放不下、想不開,於是有了後面各種慘烈的收場。
好比上述文章所述,有人在路上故意對年輕人猛按喇叭,要求讓道, 如果當時年輕人沒有忍住心中的怒氣,衝動上演飛車追逐或惡言相向,料想雙方的結局一定不會好,可能兩人雙雙掛彩、鬧上人命,最後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好在年輕人有福報,蒙佛菩薩保佑,沒有衝動行事,雖說意難平,但在學佛修行的父親開解、勸說下,才放下欲報警、教訓對方的念頭。
一直到後來,自己不得已而為之的插隊行為,才讓年輕人回想之前被逼車的情境,這時他突然頓悟到:「自己看到或認為的是非對錯,可能與事實不符。換言之,自己看到的可能是『假相』,非實相也,但自己卻對此『假相』堅信不移。要學習多包容別人,若有衝突了,先冷靜下來,換成對方的角度去設想。」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何種情境,先放下我執與我相,才能同理別人的需求,進而心懷慈悲,願意忍受對方種種看似不合理的行徑,用行動實踐經教:「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人從出生開始,就受環境的薰陶及影響,不自覺地養成一些習氣;習慣成自然,年紀越大,就更由不得自己了。所以有因緣在年輕便學佛修行,要特別珍惜,不要認為修行持守戒律是限制、不自由。正是這些世人以為的「限制」跟「不自由」,才能有效約束總是向外攀緣、馳騁的心念。一切行為都來自於自身的心念,因此,培養正確的心念很重要!年輕時便把心念照顧好,當各種考驗現前,便能自然而然,以戒、定、慧來控制諸多不該有的妄想,從而遠離諸多有形、無形,有意、無意的陷阱。
人活在世間,須依靠福報跟智慧。人有福報,做什麼都會順利,不會橫生過多枝節;人有智慧,不管處在什麼環境,都能隨遇而安,不會心生無謂的煩惱。所以人生要不斷地修福,不時地給自己的帳戶存進福報。「福是修來的,不是求來的」,做事善盡本分,做自己該做的、應做的,只問耕耘,不計較收穫,自己先付出了,而後才會有相應的福報。所以,懂得付出的人,是有福報的人。
反之,現在只懂得掠奪、只知道享受的人,是在消費福報。只知道掠奪、享受,福報會越來越少。好比水箱裡的水,只往外提,卻不往裡加,終究會見底。只有不斷往裡面加水,庫存量才會越來越多。歡喜付出、不計較的人,走到哪裡都不會吃虧。人生所有的際遇都有意義,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並不完美,但上天不時在給世人許多機會調整,感恩上天,也謝謝自己把握住每一個轉捩點,導正自身的盲點。
學佛,用佛的眼光去觀察世人;學佛,用佛的慈悲去同理世人;學佛,用佛的智慧去包容世人。修行是修心,修心要視自己能否將周遭的人事物,轉變為修行的境界,進而歷事練心,藉境修心。遇人,不生氣;遇事,不執著,想開、看開、放開。心寬,則天地寬。原來,幸福這麼簡單!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