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5 10:44:22淡雅

家庭是教育的根本(三)做家事好修行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今年五月初母親節之前,我在課堂上推動「做家事,記嘉獎」的鼓勵措施,學生只要在學期末以前,做滿30天的家務事,並且經過家長簽名確認,就可以記嘉獎一支。許多學生拿了家事紀錄單,大家都躍躍欲試。

 

這個鼓勵措施的起因,是因為三四月的時候,我帶領室外的野炊課程,只是用炭火烤爆米花而已,但我常被學生們氣到,連把地板清乾淨這種簡單的善後,都可以做得亂七八糟。學生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真的讓我很嘆氣,童軍課一周才一次,我想訓練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於是,在和同事討論過後,擬出了「做家事,記嘉獎」的鼓勵措施。為了養成學生做家事的習慣,獎勵標準為完成30天的家事紀錄,每天只能記錄一次。由於訓練孩子們做家事,需要家長大量而長期的協助,所以並不是強制的作業,而是鼓勵措施。我告訴學生們,做家事可以培養做事情的耐心、細心、責任感,從小培養這些態度,對以後的人生會非常有幫助。到了學期末時,一共收到了23位學生的家事紀錄表呢!

 

我收到第一位同學交來的家事紀錄單時,非常的感動。她是一位有識字障礙的八年級學生,她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所以一直以來學習單我都讓她用畫的,我常常被她的學習單驚艷到,因為她都很專心上課,而且圖畫標示得非常清楚可愛。紀錄單上清楚畫出洗碗、掃地、洗衣服、裝水…等標示,看起來很療癒。其實上學期我就注意到,因為她學習上的困難,讓她在班上被排擠、嘲笑。可喜的是,到了這學期,同學說因為家政作業很難,她的手工又很靈巧,幫許多同學解決難題,人緣因此變好了,實在替她開心。

 

我發現完成家事紀錄單的,多數都是低調做事的孩子,他們在我的課堂上並不亮眼,但卻默默地完成了30天的家事紀錄表,實在令我驚訝。而且,其中不乏學霸和班級優秀幹部。

 

有個七年級的班級,在烤爆米花的時候,發現有幾個學霸男同學的家務能力有待訓練,但是那三個男生很認真的寫炊事回顧學習單。我跟學生強調,實作能力就是從日常生活訓練起的,不是只會讀書而已!沒想到,那幾個男生真的把我的話聽進去了,其中有兩個學霸男同學,完成了三十日的家事紀錄表,開始養成作家事的習慣,還不只是洗碗而已,還會掃地、曬衣服,甚至學習洗廁所。他們都是程度在第一志願的孩子,從很少做家事,到開始養成作家務的好習慣,實在是很令人感動。

 

但也有學生本來信誓旦旦說要做家事記嘉獎,期末卻沒有完成。詢問之下,是學生想要做家事,卻被爸媽阻擋,家長說:「家事都做完了,你去唸書就好。」我聽了實在很無奈。這個孩子是八年級的優秀學生,學業成績傲人,但是和同學格格不入,團體活動常常落單。爸媽只要求他讀書,卻沒有訓練他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態度,實在很可惜。

 

其實,訓練孩子做家事,不只是讓他們學習生活自理能力。我詢問那些有交家事紀錄單的學生,都是爸媽在旁指導,讓孩子協助和練習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人際間的進對應退、學會替人著想的細節、學會溫暖問候的陪伴,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啊!

 

還有看到好幾張家事紀錄單,從頭到尾都是爸媽紀錄的,特地安排孩子做資源回收、清貓砂、整理書櫃、煮晚餐、清掃地機器人、清理冷氣濾網、整理廁所…,這些家長真的就是趁此機會,認真教孩子做家事呀!從小在這樣家庭教育長大的孩子,以後根本不用爸媽操心啊!

 

感謝我的父母,從小訓練我和弟弟做家事,養成我們獨立自主的習慣。曾經我也會抱怨連連,但現在看來,都是珍貴的養分。但願有更多的孩子,也能有這樣的幸運。

分享結束

 

有緣人在課堂上推廣了「做家事,記嘉獎」的活動,學生們都躍躍欲試。但是,最後能完成這項獎勵挑戰的,都是願意陪伴與訓練孩子做家事的家庭。身為家長,您會訓練孩子做家事嗎?還是自己把家務事都作完,讓孩子負責讀書和玩樂就好呢?訓練孩子做家事,其實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從小懂得體恤父母的辛勞。

 

《天下雜誌—未來家庭周刊》:「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曾追蹤過一組青少年長達十年的時間,發現有做家事習慣的小孩,成年後更容易獲得高薪職位,其機率比童年時不做家事的小朋友高出四倍;和一般人相比更是少了十五倍的失業機會。」表面上是訓練孩子們做家事,實際上是從小培養「責任感」,孩子更能學會自動自發!反之,若是大人做越多,孩子獨立的時間就會越晚,還養成好吃懶做、不愛勞動。長大了也多半不能吃苦,過度依賴,工作成就平平。

 

但其實,千百年前,佛陀早就教導僧團做勞務的重要性。《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記載:「若月八日或十五日,應鳴揵稚,總集僧眾,共為灑掃。」佛陀親自帶領弟子們打掃,清掃平日居住和講習的園林、經行的步道,也要求大眾定期整理內務。其中一位弟子周利槃陀伽,還因為掃地的動作,練習專注掃心地,而證得阿羅漢果呢!

 

以下摘自《人生》雜誌:「洗衣掃地,正好修行。佛法東傳後,中國禪宗開展『道在平常日用中』修行生活。唐朝百丈禪師建禪林、立清規,於是僧人墾荒掘土、自食其力,舉凡插秧、種菜、挑水、擔柴、建造房舍、灑掃、烹飪、縫補衣物,粗活細活一肩挑。由於當時都是到山坡上耕作,所以這些作務又通稱『出坡』及至當代,寺院仍維持每日出坡的傳統。

 

然而,出坡可不是身體的勞動而已,而是啟沃禪機、鍛鍊心性的門徑;中國歷代祖師,『有的用煮飯圓熟胸中的光風霽月;有的用劈柴截斷輪迴的重重葛藤;有的用挑水荷起菩薩的綿綿情義』。因此《百丈清規證義記》便有『莫謂執事之外,更無所營,須知運水搬柴,無非佛事,舂米作飯,正好參求』。

 

我們的日常生活,本來就是由平凡瑣碎的家事構築而成,當我們動手去實踐、體驗,會發現,無論掃地、洗碗、摺衣服,甚至整理一只抽屜,也等於是面對自己、接納自己、整理自己的歷程。

 

『環境是我們的鏡子,心是我們的老師。』」掃除正是這樣一種修鍊。佛法談『自淨其意』,並不是要我們追求遙遠的他方淨土,而是當下身心的清楚自在,每天透過簡單的打掃動作就能有所啟發。動手做家事吧!」(引用結束

 

家庭是教育的根本,做家事好修行。做爸媽的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不只能讓環境清爽,還能拉近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雕塑出孩子良好的品性。當您誦經累了,就起來動一動,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吧!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家庭是教育的根本(三)做家事好修行

家庭是教育的根本(三)做家事好修行

家庭是教育的根本(三)做家事好修行

家庭是教育的根本(三)做家事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