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 13:23:36淡雅

世事只求一念開,放下執著自在來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說:「為人處事的道理,不是會讀書就可以了解的。現今人往往注重知識的精進,但卻不注重做人的根本,大多數人喜愛計較,並極度在意自己的權益是否受損,倫理道德、忠孝仁義,反倒很少人在重視了;甚至,會懂得真心感恩父母師長的人,已不多見;然而,這些被拋諸腦後的道理,才是邁向幸福人生的基礎啊!」

 

這四、五年來,婆婆、我們跟大伯全家人,只見了兩、三次面,還是為了婆婆的遺產信託簽名才見面。最近先生打電話跟大伯話家常,他跟大伯提起:「我們已好久沒見了,有空大家是否能聚聚?」大伯卻說:「他們很忙,沒時間!」然後匆匆結束話題。每次先生跟大伯說完電話,都讓先生很氣結。

 

回想當年,我跟隨先生來到此地,跟公婆一起生活,那時尚未學佛,我的自我意識強烈,公婆對生活上的種種限制,常會讓我感到不滿。為此,我常跟先生爭吵不休,也多次把「離婚」掛在嘴上。當時的大伯夫妻已不滿公婆多年,於是兩家有機會就互相取暖,彼此互吐苦水。

 

多年來,對自我空間堅持的執念,讓先生夾在我跟公婆中間,大家都不快樂。在我迴向過去世修偏進入外道的業障多次不成功後,最後一次,佛菩薩開示,要我懺悔自身外道的習性。我這才明白,我的習性傷害了家人,真是懺悔過去做錯了事。加入修行社團跟大家一起修行,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從此不再跟大嫂一起敵視、抱怨公婆,並努力修補與婆婆的關係。

 

在一次婆婆辦遺產信託的過程中,侄子和大伯跟婆婆起了爭執,這次的爭執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大嫂對婆婆和我們築起了高牆,不再與我們互訪、相聚。但大伯還是對遺產保持著高度的關切,生怕被婆婆的男友奪走。每次婆婆跟我們聚在一起時,談及大伯全家,都深感不滿和憤怒。

 

記得剛認識大嫂時,她跟自己的母親還非常親密,多年前她的母親精神狀況開始不穩定,極度地依賴大嫂。兩、三年前,她母親罹癌,她帶母親去離家幾百里外的知名大醫院做檢查,醫生告知需要住院治療數星期。誰知,本來是身體耗弱、需要人攙扶的母親,聽到需要長時間住院後,突然站起來疾走,證明自己的健康還能行動自如,不願、也不需住院治療。嫂嫂眼見母親能行動自如,不像從前虛弱到上下車都需要攙扶,才發現自己被父母騙了多年。盛怒之下,不再說服母親住院治療。回到家鄉後,從此不再對生病的父母噓寒問暖;既使她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這兩年也不願去探望。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些事情要多想想,切勿用直覺或感情去做,尤其是很敏感的問題(如婆媳問題),要有智慧和理智去判斷與處理;否則做錯事,想再彌補會有困難。」

 

「即使與父母有因果上的相欠,但因果歸因果,為人子女仍應盡孝道,那是做人的根本。」

 

最近知道大嫂的母親,已不能自理,已申請移居至護理之家照護,但大嫂還是沒有打開心結去探望父母。我知道她娘家的狀況後,為她感到惋惜和擔憂。如果我沒有學佛修行,改變自己的行為,以前自己跟公婆對立,讓家庭氣氛凝重、先生為難,如今自己的處境,想必也不好受。感恩佛菩薩適時的糾正我,讓我懺悔自己的習性,不讓自己繼續偏差錯下去,傷害家人,鑄成大錯。

 

(分享完畢)

 

人的行為深受過去世習氣影響,好比有貪財習氣的人,現在依舊會貪財;有喜愛權勢習氣的人,現在依舊會熱衷權勢;有重感情習氣的人,現在依舊會感性多於理智;習氣控制慾強烈的人,現在依舊喜歡掌控一切……。以上的習氣好或不好,見人見智,但自己認為是「好的」習氣,對於別人來說未必也是好的,還有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困擾。

 

要改變個人的習氣相當不容易,尤其這習氣已經根深蒂固許久,要撼動可說是難如登天。過去幾世是怎樣的人,未來不管投胎幾次,還會是那樣的人,而且隨著時間累積,各人的習氣會越來越重。除非經過一番痛徹心扉的覺醒,有心想要徹底改變習氣,不然的話,習氣是習氣,身體是身體,不會說投胎換了另一個新的身體,各人頑固的習氣就會變得不一樣!

 

上述文章提到「外道習性」,什麼是外道習性?貪、嗔、癡、權勢、利益、名聲、貢高我慢、忌妒、分別、控制欲、思想偏激、不珍惜身體等都是外道習性。且各種外道,皆有其對應的習性。每個人的個性中,或多或少都有不為人知的「黑暗面」;這黑暗面平時不容易發現,彷彿不存在,但一旦有人碰觸到自己執著、在乎的點,以上潛伏在黑暗中的各種外道習性便會出現。

 

心性不定、或心性不佳者,傷人、害人的念頭和行為也隨之出籠,這便是造業的根本原因,故而佛菩薩要求眾生,將消除「過去世修偏進入外道的業障」列為第一優先。將想要害人、傷人的念頭從開始便掐斷,不讓它們有機會冒出頭。惡的念頭都不生了,後面的懺悔、消業便不復存在。

 

精舍修行很重要的一環是「誦經」;誦經能消業、補福報、開智慧、提升心性。四件看似不相干的事,其實都跟「習氣」有關!習氣偏差才會造業,習氣偏差才會損耗福報,而修正偏差的習氣只能依靠誦經!透過日日持誦經典、思惟經義、實踐經教,潛移默化中便能逐漸轉變舊有、不良的習氣。一旦培養出好的習氣,為人處事的態度也將漸趨圓融。時間久了,智慧自然顯露,心性自然提升。

 

所以,誦經從來都不是「數字」的問題,而是自己「有沒有」從中發覺個性中的外道習性,發現後用心揪出它,最後勇敢剔除它!不同階段的經文數量,其實都是強迫讓人去改變的手段,若自己能清楚看見這些潛伏在內心底層的習氣,認清就是這些習氣讓自己一再造業,不因循苟且,不消極散漫,勇敢面對,積極改正,心性提升的速度便會很快。

 

好比有緣人消過去世修偏進入外道的業障,屢次迴向不過,最後佛菩薩提醒要懺悔自己的外道習性。有緣人才猛然驚覺,自己的外道習性造成跟公婆對立,讓家庭氣氛凝重、先生為難,除了傷害了家人,自己也不好過。後來懺悔自己做錯事,認真想、用心改,並極力彌補與婆婆之間的裂痕,如今夫妻和樂、家庭幸福。反觀大伯夫妻,沒有修行加上各人的習氣,也許最後能分得有緣人婆婆的財產,但本該緊密的親情,卻因無法放下各自的怨結與算計,親情被傷得千瘡百孔,最終越走越遠。

 

這個社會上有太多人說走就走,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親人失去了便找不回來,無論貧窮、富有,都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願意放下心中的成見才不會苦,懂得知足惜緣才不會悔。心懷感恩才不會怨,懂得珍惜才不會愧。世事只求一念開,放下執著自在來。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世事只求一念開,放下執著自在來

世事只求一念開,放下執著自在來

世事只求一念開,放下執著自在來

世事只求一念開,放下執著自在來

何時歸 2024-07-09 16:47:57

生存是基本需求,快樂是生活目標!http://www.tadaris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