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9 18:48:16許老爹

上梅嶺有那麼辛苦嗎(許老爹)

人生的路走到今夜,才第一次打從心底服老。
不是腳軟癱而是心癱瘓了,人生如此短暫!太多的事未了,卻已人老力衰,有點感傷!
綿延不斷的長陡坡,為了不拖累別人,不敢走太慢或休息。夥伴都是些三四十歲年輕人,雖很貼心,但,絕對想像不出老媪是多麼艱苦在硬撐。邊走邊偷偷發誓,絕不再來!
在漆黑的山坡上,為了因應不同坡度,調整腳架時一節未鎖緊,相機與腳架摔到水泥地面,CANON原廠35mmF1.4的鏡頭就如此摔壞了,心疼身又累。
禍不單行,下山時,雙腿又抽筋。總之,不曾發生的事今夜都發生了。軟癱還好,抽筋竟然是那麼痛苦!下次不敢逞強了,吃老要認老囉!
大概是這陣子太懈怠不夠精進,到處趴趴走應得的懲罰吧!〈我剛從日本賞櫻歸來。〉
去年看了部落格不敢去,今年又特地調出來詳閱,竟然大膽前往!為什麼??鬼迷心竅吧!
您有辦法三度上山賞螢?佩服!佩服!請接受末學跪地三拜......說真的,您本來就是我最崇拜的師兄唷!

小花貓20140423深夜

接到小花貓的媚兒,我是打從心底笑了出來,然後回覆她兩個字──可憐!

在她要去梅嶺賞螢火蟲之前,我就跟她說過「希望妳走到山頂的時候,腿沒軟癱了」。結果,她走這一趟,累到比我料想中還嚴重。

今年的梅嶺螢火蟲季,是從4/26~5/11,昨天下午,和阿毛帶著他剛在英國拿到博士學位的女兒雅芬,走一趟讓小花貓「人癱心也癱」的賞螢路線。

雅芬,小時候我曾抱過的小女孩,如今已三十好幾了,我焉得不認老!先是留美,然後到英國攻讀博士,離鄉這麼多年,回來後看到什麼都好吃。家鄉口味的碗粿當然免不了;她說想吃芭樂乾,我特地開車來回兩個小時幫她買到;誇張的是,上到梅嶺,這個女孩竟然連酸澀的青梅都能入口!







到梅嶺賞螢,那又長又陡的步道,對像我這把年紀的老人家,或者體力較差者確實是一種挑戰。其實,慢走細賞,沿途風光還是很有可看性。

一進步道,就可看到盛開的杜鵑,令人心曠神怡;兩旁的梅林,掛著尚未採收的梅子;全倒的檳榔樹,僅憑些許埋在土裡的樹根,枝幹還能轉個彎向上生長,不能不佩服那堅韌的生命力。











這是什麼樹?氣根怎會長這麼粗壯,而且包裹著主幹?仔細一瞧,那不是同一棵樹,這依附生長的不知名樹太霸道了吧!



或許是放慢腳步欣賞風光;也或許是一個多月來,幾乎天天到烏山頭水庫健走的成效吧,走到山頂的土地公廟,雖然仍是氣喘吁吁,但不若去年感覺那麼累。

「那棵是油桐花嗎?」阿毛指著土地公廟下方不遠處一棵開著白花的樹問道。

我說:「很像,懶得換長鏡頭,不然拉近一看就知道了。」



「我們下去看看。」帶著雅芬,父女倆走下去求證,結果真的是油桐花。從土地公廟往茶園途中,我發現路上有少許油桐花,抬頭一瞧,上頭真的還有油桐樹,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梅嶺除了梅花、螢火蟲,還有油桐花可看。





茶園,是上梅嶺賞螢的最終點,從伍龍殿停車場走到這邊,共花了一小時二十分。這邊有個工寮,裏面有桌椅可讓遊客自行取用歇息。搬出小椅子,坐在茶園邊等天黑;我預估螢火蟲出現的時間是六點三十五分,結果,看到第一隻是六點三十四分,還真準。



去年也曾到茶園看過,數量沒有預期的多;今年是有好一些。看到有位仁兄拿著錄影機,我跟他說,去年我就拍過了,錄影效果不好。他老兄信心滿滿的說,他的錄影機有紅外線,沒問題。如我預料的,沒多久他就放棄了;我的錄影機也是有紅外線的啊!







在茶園拍了幾張照片後就往回走了。下山,沿途盡是螢光飛舞,今年的「蟲況」,比去年來得壯觀,除了山坡上螢光點點,還不時有螢火蟲在身邊飛繞。



到梅嶺賞螢要把握這季節;雖然,走在那全線皆是陡坡的步道確實很辛苦;但是,不要被LKK的「小花貓告白」嚇到,那滿山滿谷的螢火蟲,絕對會讓你不虛此行!

2014.04.29

秋風 2014-05-04 21:00:38

螢火蟲太久違囉^^

版主回應
到六月初都還有 2014-05-04 21:17:57
Tellme 2014-04-29 21:54:36

水質是重要因素

版主回應
這方面我是外行
2014-04-30 08:22:08
Tellme 2014-04-29 21:43:12

牠的寄主植物是 水生植物 水稻也是其中之一 牠吃福壽螺或田螺 在水田中產卵 到陸地化蛹成虫 現在農藥噴得多 六月本來是旺季 但農藥 和 稻作年冬的改變 一切都和當年的記憶不同了

版主回應
我們這邊河床還看得到
但大都只一兩隻
2014-04-29 21: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