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米仔」與「削蔗根」(許老爹)
台灣民間對種甘蔗的人家,有相當貼切的俚語:「第一戇,種甘蔗乎會社磅」。
會社,就是糖廠。辛辛苦苦栽種的甘蔗,收成後送入會社,過磅時自己不能進去看,人家說多少斤就是多少斤,是不是很「戇」?
早期的甘蔗都是以人工採收採收,工人大致分為「採甘蔗」、「削蔗根」與「哈米仔」。
「採甘蔗」:專責把整支甘蔗連根挖起放倒,大都是壯年男人承擔。
「削蔗根」:把整根甘蔗葉以鐮刀削乾淨,再砍成定長依序排放。這項工作大都是由年輕小姑娘來擔任。
「哈米仔」:把姑娘完工後的甘蔗綁成一綑一綑的,這個工作大都是年輕小伙子來擔任。
綑綁甘蔗的材料是以竹子鋸成等長後,再削成細竹條,稱為「米仔」。
「哈米仔」的年輕小伙子與「削蔗根」的小姑娘有著很微妙的關係。雖然「米仔」長度一定,但在綑綁的時候,可緊可鬆;而「削蔗根」的工資是以「綑」計價的。
「哈米仔」的小伙子對哪位「削蔗根」的小姑娘看上眼了,會故意「放鬆」,多出幾綑來討好小姑娘。雖然有督察員會檢查,只要不是太離譜,通常不會有問題。
「哈米仔」的小伙子與「削蔗根」的小姑娘對上眼了,甘蔗園就是最好的約會場所。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誰家姑娘與人約會被撞見了,很快就會傳遍全村;所以男女約會總是偷偷摸摸的避人耳目。
採收甘蔗通常是天未亮就得出門;約會男女私下訂好時間,提早出門到甘蔗園附近訴衷腸。工作時間到了,再各自從不同角落出現,還得錯開時間,以免啟人疑竇。話雖如此,習慣成群結伴出門的小姑娘,突然少了一位,大家還是心裡有數。
「哈米仔」與「削蔗根」,在早年的台灣農村,成就了不少好姻緣。
工業逐漸取代農業後,年輕人口往城市遷移;「哈米仔」與「削蔗根」由中年人取代了年輕人;甘蔗採收由機械取代人工後,「哈米仔」與「削蔗根」的浪漫故事,已被時代的洪流淹沒。
再過一段時日,這些記憶也將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而消逝無蹤。
2001.04.01 靜思花園舊稿
上一篇:那撿食「菇頭」的年代(許老爹)
下一篇:橄欖憶舊(許老爹)
對台糖子弟的我來說 這是很眼熟的故事啦
以前 還是株式會社的時代 我們家是有股份的
我們家有好幾位長輩就在台糖 有人還當上副總廠長
但是我喜歡這些甘蔗園邊的故事 這些比較有意思 呵呵呵
就是蔗園冤家
堂兄曾罵堂嫂:哪個沒眼睛的才會娶妳
堂嫂回罵:哪個倒楣的才會嫁給你
呵 2012-05-21 10: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