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9 07:11:42許老爹

讓女兒漂漂亮亮離開(許老爹)

「既然姚嬋已非走不可,如果她的器官可以拯救幾個家庭,何不讓她漂漂亮亮地離開呢!」張珍香說。

 

位於台南市神農街的水仙宮,是一座列入三級古蹟的廟宇,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奉祀海上的守護神水仙尊王。宮中主祀大夏聖帝()、陪祀楚王(項羽)、奡王(寒奡)、屈大夫(屈原)、伍大夫 (伍子胥),五者合稱「五水仙」,俗稱為「一帝二王二大夫」。

 

昔日的水仙宮,因位於南勢港的前方,曾是城西的商業中心,茶樓、酒肆、青樓妓院林立,繁華熱鬧,遠非府城各寺廟、城坊所能及。隨著南勢港港道的淤塞,水仙宮前的繁華景象逐漸沒落;從日據時代起,攤販聚集的宮前廣場,就已成為大家口中的「水仙宮菜市場」;這裡,散布著各種著名的府城小吃。

 

◎ 無常降臨痛失愛女

 

正午時分,水仙宮廟口右前方,一個小小的攤位上,張珍香正準備結束今天的生意。「孩子的爸爸規定,不管東西有沒有賣完,到了十二點就得結束營業。」張珍香笑著說。

 

在這裡賣芋粿、菜頭粿、包子等小吃已二十八個年頭。張珍香指了指正在收拾炊具的小兒子:「從他在肚子裡就已開始在這邊做生意了。」話鋒一轉,張珍香說:「姚嬋還在的話,如今也三十出頭了。」

 

姚嬋,在江家四個孩子中排行老二;是江有義、張珍香心目中活潑伶俐、乖巧善良的女兒;雖然書不是讀得很好,但從未讓夫婦倆操心過。

 





喜愛養小狗的姚嬋,從小就具有慈悲心腸。讓夫婦倆記憶深刻的是,國中時期的姚嬋,每次看到陽光基金會的公益廣告時,那些燒燙傷者的畫面,都會讓她不由自主地淚流滿面。

 

南英商工畢業後,姚嬋進入一家工廠工作。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十日凌晨四點多,上完夜班騎著機車離開工廠,在馬路安全島轉角處等候過往的車輛時,一輛酒後駕駛的轎車疾駛而至,在轉彎時撞上了姚嬋的機車。

 

隨著機車飛離十幾公尺的姚嬋,爬起來後拍拍衣服,看看身上並無外傷,還直說不要緊。但撞到地上的頭部有點痛,於是到附近一家醫院掛急診。就在等候照X光時,姚嬋突然感到頭有點暈,隨即倒了下來,兩隻眼睛並且往外凸。

 

緊急轉送逢甲(奇美)醫院急救,開刀後醫生發現,因腦部血管動脈破裂,大量淤血已造成腦死;聽到醫生的宣判,張珍香幾乎癱了下來。

 

 

◎ 大智慧的抉擇

 

平常,在家裡做包子、粿的同時,已是慈濟會員的張珍香喜歡打開收音機,一邊聽「慈濟世界」一邊工作。

 

除了在慈濟世界廣播節目聽過上人呼籲器官捐贈,一位常到攤位買包子的客人,有時會談到她年僅十六歲,就已在等待換腎的兒子;每當聽到這位媽媽談到兒子等不到捐贈者的焦慮心情,張珍香總會感同身受地陪著落淚。

 

在醫生第三度確認姚嬋已腦死之後,哀痛逾恆的張珍香,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上人的呼籲:「人發生意外往生後,將好好的器官就此燒掉,實在很可惜,如果能捐出來,可以救人,甚至救整個家庭……

 

鎮定一下心緒後,張珍香問醫生:「我女兒的器官可以捐出來嗎?」

 

民國八十二年,台灣的民風對器官捐贈還相當保守,無法為一般社會大眾所接受。張珍香這突如其來的詢問,著實讓醫生嚇一大跳。在確認張珍香的意願後,醫生告訴她,姚嬋的眼角膜、腎臟、骨骼都可捐出,但還要徵得爸爸的同意。

 

張珍香打電話回家,告訴江有義,她要將姚嬋的器官捐出;平常也在聽上人法語的江有義,忍著悲痛,毫不猶疑的同意了。

 

本來要將姚嬋就近送往成大醫院,在因緣不具足的情況下,再連絡高雄長庚醫院,長庚醫院立即由社工員黃國修趕來,將姚嬋送往長庚。

 

第二天,檢察官來確認捐贈意願。當問及為何要將女兒的器官捐出時,張珍香告以,是聽到證嚴法師的呼籲,將有用的器官燒掉很可惜,捐出來可以救人,所以決定將女兒的器官捐出來。

 

張珍香說:「檢察官要我們簽下切結書,切結書裡就是記載我們是聽到上人開示,所以決定將女兒的器官捐出。」

 

完成法定程序後,姚嬋的眼角膜讓兩個人重見光明;腎臟救了兩個人,而且手術都非常成功;骨骼則存放骨骼銀行等待有緣人。

 

姚嬋的器官摘除後,長庚醫院器官移植小組的醫生們,列隊向家屬鞠躬致謝;姚嬋的母校,南英商工的師生包了一部遊覽車,南下高雄參家姚嬋的告別式,這都讓江有義夫婦感動不已。

 

◎ 慈濟人協助療傷止痛

 

辦妥了姚嬋的後事,張珍香整個人癱了下來。

 

「一個活生生的女兒突然就這樣離開,就像繩子絞心,那種痛,不是當事者是無法體會的。」張珍香說:「一開始婆婆不能諒解我將姚嬋的器官捐出,一直罵我這個母親太殘忍,女兒死了還將她割肉刻骨;一邊忍受喪女之痛,一邊得耐心向婆婆解釋這是為姚嬋種功德,那時候所承受的痛苦絕非筆墨所能形容。」

 

思女心切的張珍香,整日渾渾噩噩,提不起精神做生意。這時候,曾到長庚關懷過江家的南區慈誠大隊長王榮輝,捎來上人即將行腳屏東分會的訊息,請他們到屏東聽上人開示。

 

上人開示時提到,捐器官是大喜大捨,要有相當大的智慧才能做此抉擇;上人並請張珍香上台現身說法,那一夜,屏東分會的慈濟人哭紅了雙眼。

 



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到市場做生意的張珍香,在回到市場後不久,看到穿著制服的慈濟委員葉陳品來買菜,立即上前表示要幫女兒捐病床。

 

葉陳品回憶說:「當時她主動來說,要將人家包來的白包為女兒捐病床;因為不知道向她收功德款的人住哪裡,希望我幫她圓滿這個願。」

 

除了將長庚醫院致贈的十幾萬元喪葬費悉數捐出,江有義夫婦也把姚嬋的奠儀捐出,為愛女植福。

 

也因為這個因緣,葉陳品帶著周秀卿走入江家,開始帶著張珍香參加慈濟活動,希望能陪她盡快走出傷痛。

 

張珍香說:「在姚嬋走後,感覺生命的勁道好像已被拉走;是慈濟的師姊陪著我走出傷痛。那時候如果沒有她們的陪伴,日子真的不知要怎麼過。」

 

那一年,剛好慈濟為尼泊爾水災舉辦義賣,江有義和張珍香在菜市場攤位上,讓慈濟擺了一個功德箱,義賣各種口味的粿、包子,當天的粿、包子任人自取,自行在功德箱投錢。

 

江有義說:「那天準備的東西,正常可賣兩萬塊左右;賣完後清點功德箱,竟然賣了五萬多。」

 

之後,只要遇到慈濟的義賣活動,夫婦倆就在菜市場,以同樣的方式配合。九二一的募款義賣,有一位善心人士在功德箱投入一把千元大鈔,張珍香好奇地問他投入多少錢。

 

他說:「總共一萬四千元,你們在為災民盡心,我們也該盡力;其實我也是北部的受災戶,房子倒了,來台南暫住親戚家。」

 

「唯有受過傷的人,才能真正體會痛的滋味。」張珍香感觸地說。

 

◎ 豁然體悟放下的真諦

 

在慈濟人的帶動下,張珍香雖然逐漸走出喪女陰影,但要真放下談何容易。在一次的尋根活動中,張珍香回到花蓮面見上人。

 

看到張珍香,上人說:「看妳那麼憔悴,就知道妳還是沒放下。」

 

上人慈示:「打個比喻吧,妳的孩子業力少,比較好命,所以年紀輕輕就走了;妳要懂得放下,祝福孩子。」

 

聽完上人開示後,張珍香的心是有打開一點,但仍無法體解上人說的業力。

 

一直到有一次過年前,大量的訂單,讓她累得幾乎喘不過氣來。張珍香脫口而出:「我體悟了。」

 

一旁的江有義不解地問:「妳體悟了什麼?」

 

張珍香說:「我體悟到上人說的業力了。想想,姚嬋沒受過什麼苦,年紀輕輕,就漂漂亮亮的走了;我們年紀一大把了,還在這邊辛苦地做牛做馬,這不是業力是什麼?姚嬋是命好,我們真的要祝福她。」

 

那一刻起,張珍香真的放下了。

 

◎真放下即無遺憾

 

心轉境就轉,張珍香放下了悲痛,代之而起的是無限的感恩。

 

感恩姚嬋的男友,自姚嬋走後,逢年過節總會提著禮物來看看兩老;縱然如今的他已為人夫,仍從未間斷過對兩老的探望。

 

感恩葉陳品、周秀卿及眾多的慈濟人,在她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付出時間、心力,陪著她走過來。

 

尤其感恩的是,姚嬋臨走的時候,能繳出如此亮麗的成績單。

 

受贈者中有一位換腎的年輕男孩已結婚生子,也曾透過社工,表達想親自向捐贈者家屬致謝的意願。江有義、張珍香婉拒了。知道姚嬋的器官確實發揮功能,受贈者健健康康,對他們夫妻來說,就是最大的安慰。

 

「說不想她是騙人的,但已不會心痛。」張珍香說:「姚嬋走得那麼漂亮,在她塵緣已盡的時候,還能挽救四個人,甚至可能是四個瀕臨絕望的家庭,我已沒有遺憾。」

 

江姚嬋,宛如一顆耀眼的流星,劃過天際,雖然短暫,卻是如此的璀璨。

 

父母無憾,姚嬋,應更無憾。

 

2003.12月

章魚弟 2010-10-01 17:23:09

父母不知遺憾,姚嬋,應有遺憾。她無法長大結婚生子。正確說她是來報恩的,植福給父母。

姚嬋的人權被父母剝奪送人,這是不對的作為,阿嬤心疼孫女被任意宰割為何被漠視不受尊重?起碼對老輩看法的尊重都沒有,這是趁人之危,不應鼓勵才對。

醫學報導說,人在心靈嚴重受創時,容易受到意見領袖的暗示制約及追隨,使自己失去獨立思考能力,永遠沒有自由意識。此時,自己犯錯了也無法覺醒。

佛陀兩字的涵義就是覺醒。佛教世人不要昏睡不醒而失去自我。

ACCORD 2010-10-01 12:29:05

向大智慧的父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