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1 00:11:09BM2MUU

Cube750 初探(5)

這種機械式的指針溫度計,裝在 Cube750 下豆孔的下方,用來測量爐內的風溫.後來我買了一個 USB 數位溫度計想要取代它,不過熱耦合線無法很好的固定在同個位置,使得溫度一直會上下飄移而作罷.但是發現了機械式的在溫度下降時會有遲滯現象,也就是說指針看到的數據是高於實際溫度的;溫度上升時似乎沒這種情況.

已經買了好幾種量測配件想拿來作為烘焙時的紀錄參考: USB-to-RS485 轉換器, USB 溫度計, 風速計.有些我還在摸索,反正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派上用場.

 

這份表格背後的意義越來越清晰,至少有了一套解釋的原則,讓我可以自圓其說.上星期烘兩鍋,先放棄會分心的溫度紀錄,專注在火力控制,溫升斜率和風門,轉速的調整.最終的結果還差一點,香味夠了,就是下豆過早,酸味明顯些.

1.) 脫水階段,溫升率控制在一秒十度以內,瓦斯火力改成 0.6

2.) 第四分鐘,豆溫 130度左右,風門全開一分鐘.(參考田口護的說法,排出灰塵.)

3.) 原先瓦斯火力的設定略大,參照第一點都作遞減.(1->0.6, 2->1.5, 3->2.5)

4.) 銀皮排除列為重點,因此在 170度豆子變成黃色時提高滾筒轉速到 1200 rpm, 一爆時 1500 rpm, 希望利用速度提高讓銀皮更快的相互摩擦而脫落.

5.) 原本改在一爆密集時風門全開來排除銀皮和煙味,這點可能要再修正回來.

6.) 第 12'31 關火下豆,豆溫 216 度, 300克生豆最後是 254克.跟之前烘的豆子比較,這次膨脹的比以前好,但皺褶仍存在.

7.) 蒸焙階段,慢火緩升,讓所有的豆子含水率一致. 脫水階段,大火急升,去除銀皮,降低溼度. 一爆階段回到慢火,發展風味.

 

上一篇:Cube750 初探(4)

下一篇:Cube750 初探(6)

Curtis L. 2013-02-14 21:13:16

九陽神功練到幾成了? 等著喝你的作品咧...

版主回應
下次烘的豆子寄些給你吧,順便提供一下意見. 2013-02-14 22: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