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6 18:26:11BM2MUU

我看練習曲

大部分的電影看完之後都忍不住會有如果這邊的劇情不怎麼怎麼該多好的感嘆.當然挑毛病只是簡單的動動嘴巴,不花什麼資金人力的;只是我既然花了兩個多鐘頭耗在螢幕前面,發發牢騷也是無可厚非吧.

最近買了台摺疊車到處騎來騎去,跟上這一陣子自行車休閒的流行,自然也要找機會看一看這部備受好評,講述一個人騎單車環島的電影.

以一個環島騎士途中遭遇的小故事串起整個劇情,似乎是這種電影的標準類型.不過意圖把島嶼的眾生型態一網打盡,演員的作戲與真人實物一起收入鏡頭,觀賞時必須不時的在現實與虛構中進出,整個電影的節奏與流暢度也因此被破壞了.

花蓮單親家庭那一段就覺得不需要擺在裡面.也許這是個社會現象,不過我出來騎腳踏車,或者看這種電影,不就是圖個痛快,脫離這些惱人的現實紛爭嗎?明明不是社會寫實片,導演偏又放了進去,這是何苦啊.

或者許效舜的那一段,任他誇張的賣弄鐵獅玉玲瓏的演技.看著他扮演本人,而不是他所被賦予的角色,其實是有點突兀且煩膩的.

第二遍重看時選擇導演解說的旁白版,發現少掉演員的對話,可以忽略一些粗糙的干擾,反而讓影片變得更好看了.媽祖繞境和胡德夫的演唱是最令我感動的兩個片段,恰巧也是電影對話很少的部分.

男主角聽障的特點本來剛好可以理所當然的少些台詞的編寫,可惜並不是如此.

我心目中的練習曲,應該還是個適合用紀錄片來呈現的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