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03 08:40:36臨風妍笑

《風‧土‧歌》─ 為混聲合唱、鋼琴、打擊樂與竹子

風者,風也,風土、歌謠也,風采、風度也。

《風‧土‧歌》嘗試藉由各種人聲與音樂素材來表現「風」的具象音響,風土人文積澱之台灣原住民與漢族傳統音樂素材的重層交織,以緬懷畢生奉獻於本土音樂之採集、研究與創作的師長們,並隱喻台灣的族群歷史與大自然生態憂患。

在作曲技術上,這首曲子主要是以台灣布農族著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 but but)的五聲堆疊構造和人聲在緩慢遞移中不斷地「尋求和諧、重建和諧」的人類學隱喻為出發點,將以下幾種不同的音響素材:布農族的弓琴節奏和《飲酒歌》的曲調,嘉義民謠《六月田水》和《一隻鳥兒哮救救》的曲調,以及這兩首民歌共同具有的小三和弦旋律細胞,藉由對位與卡農手法予以縱向堆疊和橫向擴展、讓它們急促地交織前行。風中沉實地低鳴的人聲象徵著大地與素樸的原民世界,當風聲形變為飄蕩於空中的音調之後,迅速地不斷加入新要素的音響織體更象徵了台灣歷史變遷過程中逐漸形塑而成的既動態又多元的複雜文化樣貌。

全曲可分以下幾個段落:
1. 風吹拂著大地...
2. 大地與山林的呼喚
3. 風的變形與大地的躍動
4. 風,大地與...
a. 山林裡的歌聲
b. 山林與田間的歌
c. 田水,鳥兒
d. 一隻鳥兒哮救救
5. 沉寂的大地與消逝的山林之歌
6. 竹的吶喊與風的嘆息

*《風‧土‧歌》首演 : 2006/12/6,7:00,台北市中山堂。
** 此曲擴大自《風中的微笑》
(悄悄話) 2013-07-19 09:10:24
(悄悄話) 2013-06-09 05:26:49
(悄悄話) 2013-04-20 15: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