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4-18 22:22:58賀達雅
【生活雜感】逃避與面對──「煩」答客問
喵問:為什麼寫文章本身不算逃避?
答:「書寫」如果只是「塗鴉」,就算逃避,因為那時沒有「意識」並「體會」煩這種狀態。我所謂的「逃避」指的是:企圖用別的活動來「掩蓋」煩,而不是先「面對」它,再「轉化」它。
如果你因為煩,而去找好友談「煩」,那麼就不是逃避;如果因為體會煩而作出一部樂曲「煩」,那麼也不是逃避,等等,因為在做這些活動是你面對了它,雖然轉化它的形式不同。
我的文章的意思並不是說:「只能」透過書寫來轉化煩;我的意思是:透過書寫而轉化煩,如何可能?當然同樣的可能性了可以透過其他活動來完成。
喵問:我還是不懂你的「轉化」 與「逃避」 有何不同?正如我心情不好, 在KTV大唱伍佰的「衝衝衝」或是林曉培的「煩」,或是周華健、李宗盛的「我最近有點煩」...真的有差別嗎?
答:心情不好, 在KTV大唱伍佰的「衝衝衝」或是林曉培的「煩」,或是周華健李宗盛的「我最近有點煩」可以是逃避,也以是「轉化」,差別在於:你是否是用另一種「情緒」去「掩蓋」它,還是借用它的力量,使之順勢發展,更堅定的接受事情的結果(雖然你不喜歡它,卻願意為它負責,並且在未來願意避免它!)
如果你在唱這些歌的時候只是想暫時麻痺對未解決問題的心煩或對於已發生事情的不悅,那麼就是「逃避」;如果你利用唱這些歌時的情緒將之轉化為更積極面對未解決問題的力量或者因而解除了對已發生事情的不悅,那麼就叫「轉化」。
喵問:我想, 逃避的當下也有轉移情緒的作用。 所以「轉化」 應能做到事後不易再昇起同樣的煩, 或未來遇到類似的煩就能更簡單對付。所以我才好奇, 老師的什麼問題是寫這篇「煩」 就有「轉化」 的作用? 我不是要探老師煩的內容啦, 只是確認一下老師的 「轉化」 是否真有上述的作用, 或有什麼特點是與「逃避」 不同?
答:我認同你的觀點。但我要補充一點:我要所轉化的,不是已發生事情的結果,而是對這個結果的「態度」,因為結果已經發生了,你就只能去接受它,如果你不願接受它,就要在未來避免它;我要轉化的,也不是未來即將要面對的問題,而是要轉化解決問題的「態度」——同樣一個問題,你可以心平氣和的去解決它,也可以很煩很惱很不爽的去解決它。總之,我要轉化的不是問題或事情,而是「煩」的情緒。
所謂「轉化」,就是借用其力量,順勢導引,讓自己更心平氣和的接受事情的結果(雖然你不喜歡它,卻願意為它負責,並且在未來願意避免它!)或者讓自己勇敢面對有待解決的問題並且願意承擔此一解決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故稱之為「化逆為順」,此處「順」與「逆」,指的是情緒和心態。(實際上已發生的事情並不會因為我轉化自己的心態而能改變其結果;但是未發生的事情卻有可能因為我轉化自己的心態而有可能改變。所以轉化心態等於間接轉化未來。)
所謂「逃避」是借用別的事「掩蓋」原來的情緒(如煩),使之不被意識,或許會因事過境遷,不再煩心,所以它的確可以轉「移」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再感受煩,但不能轉「化」煩的力量,使我們更能面對事情或問題本身。然而掩蓋要用兩倍的力量(「煩」本身的力量再加上「掩蓋」煩的力量),而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所以不如因勢利導、借力使力的「轉化」它。
自問:如此一來,「掩蓋」與「轉化」在形式上如何區別?
答:幾乎無法在形式上區別。唯一的區別在於「意識」或「態度」。你願意就「煩解煩」,那就是「轉化」;你只是想透過別的活動來「掩蓋」它,「忘卻」它,那就是逃避。所以同樣的書寫、聽音樂、看電影,可以只是掩蓋或逃避,也可以是轉化或自療。
後記:
喵是「喵喵天空」的台長(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heavenchou/index.html)
這些問題是〈【生活雜感】煩〉寫出之後,他在留言版提出的問題,我稍加整理而成,當然最後一問是我自己提出來的。關於「煩」我是將之是歸在負面情緒的範圍內(也許可以依照不喜歡的程度而稱之為恨、討厭、煩…..等等),在此做個說明。
答:「書寫」如果只是「塗鴉」,就算逃避,因為那時沒有「意識」並「體會」煩這種狀態。我所謂的「逃避」指的是:企圖用別的活動來「掩蓋」煩,而不是先「面對」它,再「轉化」它。
如果你因為煩,而去找好友談「煩」,那麼就不是逃避;如果因為體會煩而作出一部樂曲「煩」,那麼也不是逃避,等等,因為在做這些活動是你面對了它,雖然轉化它的形式不同。
我的文章的意思並不是說:「只能」透過書寫來轉化煩;我的意思是:透過書寫而轉化煩,如何可能?當然同樣的可能性了可以透過其他活動來完成。
喵問:我還是不懂你的「轉化」 與「逃避」 有何不同?正如我心情不好, 在KTV大唱伍佰的「衝衝衝」或是林曉培的「煩」,或是周華健、李宗盛的「我最近有點煩」...真的有差別嗎?
答:心情不好, 在KTV大唱伍佰的「衝衝衝」或是林曉培的「煩」,或是周華健李宗盛的「我最近有點煩」可以是逃避,也以是「轉化」,差別在於:你是否是用另一種「情緒」去「掩蓋」它,還是借用它的力量,使之順勢發展,更堅定的接受事情的結果(雖然你不喜歡它,卻願意為它負責,並且在未來願意避免它!)
如果你在唱這些歌的時候只是想暫時麻痺對未解決問題的心煩或對於已發生事情的不悅,那麼就是「逃避」;如果你利用唱這些歌時的情緒將之轉化為更積極面對未解決問題的力量或者因而解除了對已發生事情的不悅,那麼就叫「轉化」。
喵問:我想, 逃避的當下也有轉移情緒的作用。 所以「轉化」 應能做到事後不易再昇起同樣的煩, 或未來遇到類似的煩就能更簡單對付。所以我才好奇, 老師的什麼問題是寫這篇「煩」 就有「轉化」 的作用? 我不是要探老師煩的內容啦, 只是確認一下老師的 「轉化」 是否真有上述的作用, 或有什麼特點是與「逃避」 不同?
答:我認同你的觀點。但我要補充一點:我要所轉化的,不是已發生事情的結果,而是對這個結果的「態度」,因為結果已經發生了,你就只能去接受它,如果你不願接受它,就要在未來避免它;我要轉化的,也不是未來即將要面對的問題,而是要轉化解決問題的「態度」——同樣一個問題,你可以心平氣和的去解決它,也可以很煩很惱很不爽的去解決它。總之,我要轉化的不是問題或事情,而是「煩」的情緒。
所謂「轉化」,就是借用其力量,順勢導引,讓自己更心平氣和的接受事情的結果(雖然你不喜歡它,卻願意為它負責,並且在未來願意避免它!)或者讓自己勇敢面對有待解決的問題並且願意承擔此一解決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故稱之為「化逆為順」,此處「順」與「逆」,指的是情緒和心態。(實際上已發生的事情並不會因為我轉化自己的心態而能改變其結果;但是未發生的事情卻有可能因為我轉化自己的心態而有可能改變。所以轉化心態等於間接轉化未來。)
所謂「逃避」是借用別的事「掩蓋」原來的情緒(如煩),使之不被意識,或許會因事過境遷,不再煩心,所以它的確可以轉「移」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再感受煩,但不能轉「化」煩的力量,使我們更能面對事情或問題本身。然而掩蓋要用兩倍的力量(「煩」本身的力量再加上「掩蓋」煩的力量),而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所以不如因勢利導、借力使力的「轉化」它。
自問:如此一來,「掩蓋」與「轉化」在形式上如何區別?
答:幾乎無法在形式上區別。唯一的區別在於「意識」或「態度」。你願意就「煩解煩」,那就是「轉化」;你只是想透過別的活動來「掩蓋」它,「忘卻」它,那就是逃避。所以同樣的書寫、聽音樂、看電影,可以只是掩蓋或逃避,也可以是轉化或自療。
後記:
喵是「喵喵天空」的台長(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heavenchou/index.html)
這些問題是〈【生活雜感】煩〉寫出之後,他在留言版提出的問題,我稍加整理而成,當然最後一問是我自己提出來的。關於「煩」我是將之是歸在負面情緒的範圍內(也許可以依照不喜歡的程度而稱之為恨、討厭、煩…..等等),在此做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