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2-05 22:10:11賀達雅
論獨善其身與兼善天下[答客問]
問:比如說,老師每天打開報紙看到紛擾的政治社會問題,老師還會義憤填膺嗎?覺得很無力嗎
答:如果我們覺得不好,就要改。但改變要建立在「理解」:如果不理解為何
改、如何改,那萬一改得更不好怎麼辦?所以問題不在於要不要改,而在於如何改、改成什麼樣子。
問:如果老師已經從一個超然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那會不會變得不想再管這些事情,只想獨善其身呢?
答:當然我不認為獨善其身會和兼善天下衝突。
人人都要先能獨善其身,才能進一步兼善天下。獨善其身是道德、個人的事,比較容易做到,而且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但兼善天下則需要客觀條件(如權力和歷史機緣)的配合,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甚至連孔子都做不到。
子貢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意思是說,像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這已經不是仁而已,而是聖了,連孔子心目中的聖王都做不到,因為這屬於兼善天下的範疇了。但是「我欲仁,斯仁至矣!」表示這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因為它屬於道德,每個人都自我要求,就可求仁得仁,這種「獨善其身」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每個人真的能獨善其身,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你希望一個哲學家不好好研究然後去從事政治,結果把社會弄得更亂嗎?同樣地,公務員好好的辦公、政治家扮演好他們的角色,各行各業都盡好本分,這樣的「獨善其身」才是世界大同的基礎。
社會亂象真正的根源在於大家都不好好做自己本分內的事,也就是說在於不能獨善其身。
當然如果把「獨善其身」解釋為只管自己的利益,那這個「善」就值得商榷了。至少,我不主張這種「獨善其身」。
我覺得真正的獨善其身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如果人人如此,天下自然就善了。就不用「兼」善天下了。
這是我的淺見。
答:如果我們覺得不好,就要改。但改變要建立在「理解」:如果不理解為何
改、如何改,那萬一改得更不好怎麼辦?所以問題不在於要不要改,而在於如何改、改成什麼樣子。
問:如果老師已經從一個超然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那會不會變得不想再管這些事情,只想獨善其身呢?
答:當然我不認為獨善其身會和兼善天下衝突。
人人都要先能獨善其身,才能進一步兼善天下。獨善其身是道德、個人的事,比較容易做到,而且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但兼善天下則需要客觀條件(如權力和歷史機緣)的配合,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甚至連孔子都做不到。
子貢問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意思是說,像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這已經不是仁而已,而是聖了,連孔子心目中的聖王都做不到,因為這屬於兼善天下的範疇了。但是「我欲仁,斯仁至矣!」表示這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因為它屬於道德,每個人都自我要求,就可求仁得仁,這種「獨善其身」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每個人真的能獨善其身,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你希望一個哲學家不好好研究然後去從事政治,結果把社會弄得更亂嗎?同樣地,公務員好好的辦公、政治家扮演好他們的角色,各行各業都盡好本分,這樣的「獨善其身」才是世界大同的基礎。
社會亂象真正的根源在於大家都不好好做自己本分內的事,也就是說在於不能獨善其身。
當然如果把「獨善其身」解釋為只管自己的利益,那這個「善」就值得商榷了。至少,我不主張這種「獨善其身」。
我覺得真正的獨善其身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如果人人如此,天下自然就善了。就不用「兼」善天下了。
這是我的淺見。
下一篇:【翻譯雜感】水晶與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