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3 20:21:07夜華蓁

台南,安平遊記

           


       最愛搭乘區間車,從嘉義坐到台南,欣賞嘉南平原沿途的景致,領略那種乘坐自強號時不會停留的小站風情。過了水上之後便進入南靖,也就是從嘉義進入了台南的範疇,一路經過後壁、新營、柳營、林鳳營、隆田、拔林、善化
,多是小小的老舊車站,但是這些站名連結在一起,卻頗有揮軍直下、橫掃一切的氣勢。新營、柳營、林鳳營本是明鄭駐軍屯田之地,由此想像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靖邊鑿壁、開田伐林,打出一片美善園地,很有拓疆闢土的克難精神。而眼前的嘉南平原,如此無際和油綠水汪的稻田,藍天雲影倒映其上,三兩農人和白鷺鷥佇立田中,已經非復草萊初闢的滄莽,而是一張富庶多彩的田園畫了。


  我喜歡台南,除了有親戚朋友和許多老同學住在此地,讓我一思及便滿心溫暖,也因為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方,從荷蘭、明鄭、清領到日治時期,充滿各個年代的歷史古蹟和遺址,一踏上此地便觸發思古幽情。古都台南的市街也被這種歷史感所浸染,路不寬、人不忙、車不亂,一派施施然和悠悠然,彷彿從三百年前緩步行來的智者,超脫極速,安步當車,即使在現代化的變遷與物質喧騰裡,也依然保有沉靜的本質,不像台北那麼張揚浮躁。如果來到台南的安平地區,這種感覺便會更加強烈。


  安平是台灣最早開發的港口,是台南府城外海淤積的沙洲,古名一鯤鯓,平埔族稱為台窩灣,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台灣進入西方國家的視野,荷蘭在一六二四年於此地建立了殖民政權,稱為大員,將其作為國際貿易的據點,這也是台灣接受西方文明和國際化的開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之後,才改稱安平,此地又成為反清復明的跳板。十七世紀的安平地區擁有一萬四千多頃的台江內海,是經濟和軍事上的重要水域,鄭成功就是從鹿耳門溪進入台江內海向荷蘭人進攻的,可惜清朝中葉以後,台江內海的泥沙淤積嚴重,而今僅存十分之一的面積。清代詩人陳肇興〈赤崁竹枝詞〉之五便反映了台江內海變為陸地的景象:「水淺蓬萊海又乾,安平晚渡踏成阡。鴻泥回首滄桑改,只閱春光十二年。」現在這裡是台江國家公園的腹地,有鹽水溪溼地生態和紅樹林等珍貴的自然資源,因此開發出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兼具的觀光特色。我慕名而來,偕同友人搭上台江的遊船,駛向這一片綠樹環繞的灰藍色微波蕩漾的水域。


         這片水域內有四草湖,匯流了竹筏港溪、鹽水溪、運鹽古運河和嘉南大排。竹筏港溪的一段是著名的綠色隧道,可以看到海茄冬、五梨跤和欖李等紅樹林植物,以及小白鷺等水鳥飛翔或棲息其間,那安穩停佇和翩翩遨遊的姿態,使人感到悠然自得的愉悅。另一方位極目所見,則是晴空萬里下的蚵寮、魚塭和鹽田,映襯出台灣養殖和曬鹽產業的獨特景觀。遠處的四草大橋俯臥微波之上,像一道黑色的閘口,另一端便是洶湧的黑水溝,通往無邊無盡的海天。我坐在遊船的左側,船頂遮棚透進來的陽光熾熱地吻上我的左臂,而我只是游目四顧,貪戀這台江獨一無二的風光。隨船的解說員是一個香港人,他一面為自己不標準的港腔國語向大家抱歉,一面如數家珍的將台江的歷史沿革和生態分佈介紹得十分詳盡,我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悸動,本土意識強烈的台南竟出現了外地人解說本土歷史的案例,其實正呼應了荷蘭時期台灣的國際化趨勢,府城台南實在是一個具有包容和開放胸襟的歷史古都啊。


         遊罷台江,我們來到了清代的洋行。清末列強入侵中國,清廷戰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增開通商口岸,台灣即為其中之一。同治三年,安平設立海關,此後洋行林立,開啟了清末台灣外商貿易的歷史。安平曾經有五大洋行,如今僅存英商德記洋行和德商東興洋行。德記洋行是一棟兩層樓的拱門迴廊建築,白色的牆面和綠釉瓶欄杆,看起來很是素淨,這裡現在已闢設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比較有趣的是洋行後方的安平樹屋,原是洋行的倉庫,在戰後轉為台鹽倉庫,後來逐漸荒廢,任憑榕樹穿透屋頂、盤據四壁,形成奇特的樹屋,於是就改建成榕樹生態展示的觀光據點,搭設木棧道供遊人攀高至屋頂,俯視破頂而出的榕樹。走在這座爬滿樹根的荒舍裡,很像進入「倩女幽魂」中的蘭若寺,長長的紅褐色氣根密密地從屋頂垂至泥地,彷彿在蘭若寺修行的千年樹妖姥姥,正拖著長髮向遊人施展詭麗的媚笑。我撩起一縷姥姥的髮鬚,嫣然回應她的誘惑,但願這安平樹屋裡的姥姥可別囚禁著聶小倩才好。樹屋外,生態水池上有一座空橋步道,盡頭處的觀景台可以遠眺鹽水溪口,視野甚是開闊。我任獵獵勁風吹拂著衣裙,似要翩翩飛起,有一種空寂的感受。


         東興洋行則是一層單棟的西式建築,紅磚拱門搭配藍色長形百葉窗門,感覺較為溫暖華麗,大樹垂拱的前庭有露天餐廳,販賣德國豬腳和啤酒,原來這裡已經改為外商貿易紀念館,特別展示與德國相關的文物照片。洋行前方面海之處,就是知名台語歌「安平追想曲」所傳唱的主角──金小姐母女的雕像。金小姐的母親曾與荷蘭船醫相戀,以十字架項鍊作為定情信物,然而船醫一去不返,已懷有身孕的癡情女郎只好黯然生下私生女,此女金褐色頭髮的混血樣貌,被當地人稱為金小姐,頗引人側目。母女兩人時常到安平海邊瞭望船隻,「全望多情兄,望兄的船隻,早日回歸安平城。安平純情金小姐,啊~等你入港銅鑼聲」歌詞寫盡了異國戀情不能相守的等待與無奈,但是曲子的節奏卻頗見鮮明輕快,表面上看來,這是齣等候男性歸來給予女性救贖的愛情悲劇,倘若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台灣接受外來文化的火種,孕育混雜文化創新生命力的契機。只要我們擺脫等待救贖的悲情,破除對外來文化的歧視與偏見,混種照樣可以在本土開出光燦的花朵。


         洋行的附近還有一間夕遊靜泊行館,原為台鹽日式宿舍,早在日治時期大正十二年,裕仁皇太子到台灣巡視製鹽產業,就在此地興建御用宿舍,而今為了發展觀光,將日式宿舍重新修復,又名之為裕仁皇太子御泊所。日式宿舍外面是枯山水庭園造景,有種安祥寫意的氛圍,宿舍屋頂覆著白色的屋瓦,木製的拉門敞開了,簷下懸掛幾盞紅色的燈籠,一位時裝淑女和旗袍美少女不約而同在拉門間拍照,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該看哪位美女才好。這日式的簡約風情,其實只需一位樸素美人便能相映成趣,只能說此處的背景太吸引人,遂引天下美女競相入鏡,造就了這目不暇給的一瞬。庭院中的一角還有間小屋,專門販售鹽文創商品,像是生日彩鹽、開運鹽等等,各種繽紛的彩鹽包裝精美,每個生日都有專屬的顏色,依據十二個月份的日本傳統月份稱呼,睦月、如月、彌生、卯月、皐月、水無月、文月、葉月、長月、神無月、霜月、師走一字排開,真是鮮豔壯觀,定力不好的人一定會在那炫魅色澤和古雅名稱催化下,掏錢買自己和眾親友的生日鹽,為台南的觀光貢獻財力。傳統鹽業沒落了,接棒的是鹽文創的新穎發想,這正是為傳統打開活路的一條時尚大道。


         安平老街與海山館,是另一處值得探訪的所在。安平老街即延平街,是荷蘭人在台灣修築的第一條街道,現在跟上全台灣流行的老街新建風潮,規劃許多店面,假日吸引大批觀光人潮,街道上常擠得水洩不通。我們沒有在假日來此,遂得以悠閒的逛逛那些童玩、飾品、蜜餞和蝦餅店。然而安平老街最值得觀看的卻不是這些觀光店鋪,而是小巷弄中的古舊建築和狹窄街道。那些低矮的民宅頗見歲月的痕跡,但是卻極有安平在地特色,比如有些民宅的門牌是劍獅的造型,劍獅是安平傳統民宅常見的辟邪物,源自清代駐紮此地的水師盾牌上的獅子圖騰,如今因為民宅拆除,劍獅也漸漸減少,於是轉型為劍獅文創,成為安平又一個活化傳統的文化案例。如果來到巷弄中的古蹟海山館,入門的庭院正中央便放置了一個繪著劍獅的刀劍屏,更能彰顯安平地區街道狹小而盛行的擋煞避冲的居住文化,而海山館便是清代水師班兵所建之會館,經過重修之後,又接納了文創的點子命名為海山派樂地,專門展示販賣和劍獅有關的文創產品,像是農曆生日守護劍獅,有三百六十種造型,與生日彩鹽一樣鎖定了生日的商機。另外還有劍獅手工皂、文具、吊飾、掛畫、帆布包等等,無一不與劍獅意象做結合,讓消失的劍獅重新活躍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清代詩人林維朝〈安平懷古〉詩寫道:「當年跋浪有長鯨,海上驅來十萬兵。地剪牛皮荷鬼遁,門登鹿耳草雞鳴。霸圖似水滔滔逝,人事如棋局局更。舟子不知興廢感,時聞晚渡棹歌聲。」此詩雖是憑弔明鄭政權的消亡,但放在今日來看,安平保留了荷蘭、明鄭、清領和日治時期的古蹟,政權與人事早已更迭變換多回,歷史興廢之感更加濃厚了。安平,本應是個最早開發也最先沒落的區域,然而憑藉其歷史上的地位,以及鹽文創和劍獅文化的轉型與發揚,仍然成功地打造出地方特色,吸引無數外地遊客在此流連忘返,也算是地方行銷的經典。


         回程時大雨不止,我們在安平著名的同記豆花避雨,並品嘗香醇的豆花,一種沁涼寧靜的滋味襲上心頭,讓風雨中的歸人有了從容的心境,慣看從驕陽到驟雨的無常風景。返家後發現左臂泛紅,隱隱刺疼,原來安平之旅真的在我身體上烙下了印記,我曬傷了。這是遊湖忘我的證明,也是安平對旅人奇異的召喚所在吧!

上一篇:溪頭,妖怪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