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3 13:19:12river old

「空間經驗」,唯此一途!

▲ 佳靜玩在「曾文之眼」裡。





我常常在講堂上討論「空間經驗」。


應該說所有我在建築課裡討論的,全都是「空間經驗」。

那為何談空間,用的全是『經驗』?

因為我以為空間其實不是用來談的,空間是一場清楚的存在,是一種可以親臨感受得到的東西,用來談的是由空間所衍生出的個人感覺與想像,然後用所謂專業的字眼來給予的評析。但,這只是間接的中介方式,無法真正進入『空間』最本質的內涵。

要能真切地瞭解『空間』,只有去『經驗』那個空間,與那個空間直接對話,如此才能真正得到體悟。這是我一直以來對『學習建築』所認為的看法。

我們的建築學習太多只是來自書本了。書本的知識永遠都是理想的、間接的、被刮除乾淨的知識。特別是『學習建築』可以說到處都是素材,睜開眼睛無一不是可供的學習對象。環境是我們的課題、空間是我們的課題、文化是我們的課題、材料是我們的課題、感覺是我們的課題、生活是我們的課題、歷史是我們的課題,還有藝術、美學、經濟、政治、哲學…等等等。

空間做為人生存的『背景』,是無所不在的,只是我們沒有察覺爾。

也許是這個緣故,我還更以為『建築』應該是人人都該學習瞭解的知識。


空間身為我們生活的『背景』,因此常常只被當成是配角,可有可無,幾乎隱形。不過,我們許多無名的感覺卻是來自周遭環境的整體運作所致,這樣的影響我們是非常難以察覺的。因為我們就在『物』裏頭,難以超脫出身外去思考自己的感覺何以被影響著。除非,你有『空間感』的自覺!


小時候我們學習辨識各類感覺或認識大千世界裡的所有東西,都透過語言的定義與溝通而來的。空間很麻煩,很難定義,雖然(荒謬的是)其實我們都知道它的存在。存在,但說不清楚!

存在,但說不清楚;就像『時間』一樣,一秒一分的計算,只是表達了時間的『量』,並沒有道出時間真正的本質。『空間』也同樣難以理解,那絕不是一呎一吋的空間『量』計算爾。

也許造成『空間』的影響因素太多,以致根本無法像分辨紅藍綠顏色般地給出語言上的定義。然而,也由於這樣的多元、這樣的難以清楚解析,才會讓『空間經驗』變得如此獨一無二、如此充滿各式的奇想。




我有一個經驗。

我記得大一剛開始學建築時,老師出了一個設計題目,題目我已經忘了,但我記得是他要我們用模型的方式來表達對空間層次的認知。我在收到題目後,心中立刻浮現一個靈感,我要來做一個戶外公園。

公園是在一個山坡,被整成一層層不同高度的地坪,不同的地坪間以踏步或坡道做連結,在動線的安排上我還做了鳥居、華表和整齊的樹列,創造出不同界定空間的形式。我甚至在公園的最中心立了一根紀念碑,方尖碑的樣式最能說明整個公園的紀念性意義,那同時是視覺焦點,也是意義焦點。

我以為這是個精彩的設計,回答了老師要考驗我們的問題。

可惜的是,成績結果,我竟忘了。忘了,表示沒什麼特別出色的。(不然我應該會記得老師的反應~)但有趣的是,在我教書後卻頻頻回想起這件事。

那個公園,後來我想起來了…根本是我小時候常去的碧潭空軍公墓!

那個空軍公墓的形式,依我現在累積的建築經驗,可以很清楚的辨識出,那是由日治時期『神社』所改建過來的。台灣許多在半山腰的『忠烈祠』、『孔廟』、『紀念公園』等,都是源自同樣的來由。

我的那個公園設計,那個自以為渾然天成的好設計,其實只是一場回憶!

我們的『空間感』,就像其他的感覺(如溫感、觸感、色感、聽感、味感…),會一直帶在我們身上,提醒我們、影響我們。我們也在創造重複的感覺中,去印象一種過去的、美好的、值得的記憶。透過記憶的重複洗禮,我們得以『安全、溫暖地活在』。


之於建築設計者,『空間經驗』是至關重要的。就像當一個大廚師,總要吃遍天下各式料理各種美味,才可能去創造自己想要的味道。不是嗎?

在走過不少的城市後,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一位建築大師可能會對一整個城市的建築景觀與建築品質造成深遠的影響。也就是:知道了什麼是好的後,我們從此有了效法的楷模。空間創作的影響,就是如此『在地』、如此『連根在地』!

建築本來就連根在地。

建築請不來,欣賞建築、經驗建築只有親身前往,唯此一途!

(他說無益)


「空間經驗」的意義就是這樣子。










PS. 佳靜對建築的『臨在』,給了一番最佳詮釋!
▲「愛旅行、瘋建築」之獨出作品

▲ 鹿谷鳳凰自然教育園住宿區

▲ 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 彰化福興穀倉-地方產業交流中心

▲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佳靜還寫說:

「我在哪兒?我在做什麼?」

朋友啊!我多麼歡喜與您分享
我心中的喜悅、滿足和感動。
我享受旅遊中與建築的邂逅,
我全然盡情地投入他的懷抱,
我像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
我那麼好奇、驚喜每一個奇妙的建築表情。

此時此刻,我醉了~
我活在當下,
他在,我也在!
我見,故我在!

來吧!讓我展開雙翅
迎接彼此的相逢!





上一篇:空間詩真理

下一篇:騰空耍姿式

觀自在菩薩 2008-02-11 11:14:30

空間經驗
是另一角落的時光機器
帶給我們

當下的踏實
未來的回憶
以及
過去的渴望

版主回應
這說法真是『透徹』呢! 2008-02-12 01:26:55
homi 2008-01-27 01:02:59

「我在哪兒?我在做什麼?」這個主題挺特別,很容意引起注意,展開雙翅的想法也很不錯,但呈現結果可能不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因為姿勢刻意一樣,拍攝地點雖有所不同,但予人的驚豔感不強,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如果我來玩,會選在該建築物最經典角度前,且安排最適合這空間的人體姿勢及尺度,嘻嘻.
不過看畫面,找到這主題的佳靜,應該是個有趣且有創意的人.

版主回應
哈~~

果然是個老師!
對學生的創作自然就給他評論了起來啦...
佳靜是我們社大建築班超有創意的一位,
雖然是個非專業者,可是投入的程度一點也不輸給我們做建築的人呢!

你什麼時候『做人』?
2008-01-29 12:09:58
AGI 2008-01-24 10:48:17

確實是如此
我的大一也有一個題目
叫「兒時記憶空間」
雖然當時不知道老師們的用意
現在回想起來相當有意義
就是模糊記憶中的空間體驗重現

版主回應
那是個好題目,
我們也曾跟學生玩過呢!
2008-01-29 1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