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3 17:00:47麥克林

農村規劃的沈思

農村的建設規劃,除進行基地現況勘查外,還需包含資料的蒐集(如自然環境的地形地勢、地質及土壤、氣候、動植物生態環境、水文、人文、產業…等資料),這些資料都是歸檔在鄉鎮市公所、戶政事務所、地政事務所…等相關單位,惟目前資料的內容及格式,尚未完全統一,且部分鄉鎮市公所無定期更新,使得資料的數據並不正確,不僅造成分析的偏差,對於後續的規劃構想及實質計畫皆有影響。
各村里或鄉鎮對農村建設均缺乏整體規劃及中長期的發展計畫,時常所提的建設案,只是配合上級政府的相關計劃的執行,或只是應急式的項目,建設常零散分佈,彼此之間無法銜接配合,談不上整體永續發展。一般農村的基層建設,其主要項目為硬體工程,對於農村產業、文化傳承、景觀維護與生態保育等範疇,較少涉及;而鄉鎮人力及財力資源匱乏,無法經常性支付後續龐大的維修經費,影響工程設施的有效利用,及使用壽命。建設計畫內容與施工準則常為格式化,採取齊頭式的規劃,多數鄉鎮都以道路及水溝改善為主,未必能真正符合地方發展需要;執行單位也時常將都市計畫規劃方法,直接搬到農村建設來用,如社區街廓採用寬闊筆直的設計,平頂式的洋房建物等等,使得鄉村風貌無法結合公部門建設,來繼續延續或轉化;對於農村產業方面的規劃構想,也多半是發展休閒農業,但往往並未針對現況整體考量。而且,農村地區亦充斥不少畸零地,在建設開發前未能有效整合,造成零碎分布,也使公共設施無法與之配合,致使農村居住品質不佳。另外,也由於土地權屬複雜,不易整合,衝擊農村的社區更新,影響村民居住環境的改善,促使農民選擇到自已的農地蓋農宅;而因為缺乏營建的規範,所以鄉村有各式各樣的住宅型式,如:歐式、日式別墅等,與傳統農村風貌難以調和。再者,台灣的鄉村高齡人口比例逐年增高,人口成長率逐年下降,加上年輕人外移都市就業,造成農村福利人口偏高,農業就業人口老化,影響相關設施之需求量與型態。
農村規劃多樣複雜,不只是單純增量與減量的問題,其涉及農業的健康糧食生產、國人生活環境的維護、國土自然保育的永續,急需各界沈思。
-林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