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2-16 11:50:47烏龜盼盼

雜貨店內的裝潢

我越來越愛我的房間了! 喜歡待在房間裡東摸摸,西摸摸,不知不覺,時間已經走了好久好久......

想像你是我的客人,一進門看見左邊的天花板,你會說:哇! 你費了多大的功夫把它釘上天花板的呀? 於是我淺淺一笑地回答:很辛苦ㄛ! 可是一切都很值得!

”它’’是一條長寬有如一張單人床大的絲巾,深藍,靛藍,淺藍,白,這幾種顏色有序的堆疊著滿滿一長片. 它並不貴重,約花3鎊多一點點,從Charity Shop買回來的. 我將它似波浪般的釘在天花板上,常常看著它,心情往往是一片平靜愉悅. 我對自己說:它是我的天空,我的海洋. 這其中包含太多的自我期許和太多的思鄉之情,也對陰晴不定的倫敦,作一恆久的對比.

靠床的牆上,學校提供一塊比單人床還大還寬的notice board. 我小心地用一種叫Blu-Tack的黏性物(可反覆使用,像紙黏土,難得的發明!),貼上我喜愛的明信片. 右上,是兩個清純的摩門學徒送我的小卡,圖中表現著神蹟顯現時的震撼力量. 右中,是一張手繪的St. Pancras Chambers. 它是一棟歷史悠久,具有哥德式莊嚴氣派的建築. 在電影’’秘密花園’’ 或是辣妹”Wanna be”單曲中都有在此取鏡. 而一年中只有在London Open House時的這兩天,開放給大眾參觀. 右右中,則是在Royal Academy of Arts撿到Manet的畫作,’’The Cafe-Concert”的明信片. 貼在右右中的位置,主要是當我坐在其下的單人沙發,望向窗外的鐘樓,草地,神情彷彿畫中帶帽的男士,有種很奇妙的結合. 還有,還有,未來也會更多更多,都會被貼在上頭,它們提醒了我走過的旅程,活過的曾經.

而進門右手邊的超長書桌,現在已經有不夠用的趨勢. 大致上我把它分成四區:雜物區,工作區,上網區和食糧區. ’’雜物區’’顧名思義就是一堆亂七八糟,待價上櫃的東西;’’工作區’’只是一塊較多空位的地方,好讓我看書,吃飯用罷了.左一轉頭,迎面就是我聯繫親友的偉大電腦,24小時免費快速的連結網路,著實令人感動.....而電腦旁的’’食糧區’’更是我每天顧望再三的地方. 有我最愛的iceberg(不知道中文叫什麼菜!)和永遠吃不完的馬鈴薯,紅蘿蔔,洋蔥. 還有不定時買的蛋,四季豆和蔥等等. 總之,要用有限的材料,煮出不一樣的三餐,就有如’’電視冠軍’’中出給參賽者的題目一樣,永遠艱鉅,也始終傷腦筋!

想想我會在這裡至少住上一年,我就忍不住要為為我的房間多增點家的味道. 我相信,從溫暖的小窩出發的每一天,一定會有好事發生,好運降臨. 即使沒有,也能平靜地回到小窩, 享受如家般的溫暖.....

等待擁抱的盼盼

下一篇:小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