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砂卡礑步道
Patty 又來到花蓮太魯閣了
自 2008 年第一次參加背包客旅遊後
闊別五年後又再次到訪
感想就是遊客變好多哦
以前是小貓幾隻走步道
現在是大陸客 + 台灣人 + 外國客 = 好擁擠
2008 年那次時間不多
頂多只走了 500 公尺
這次我要把 4.5 公里全都走完哦
從橋上拍砂卡礑步道
先來入口處拍張照吧 !!
要跟這大理石刻成的 mark 照相
要排隊了
超夯的
包包是 2010 年在吳哥窟買的
那時我買了十幾個布包包回台灣
一個包也才兩三塊美金
很好用又好搭衣服 (民俗風)
來看看這步道的歷史
from : http://www.taroko.gov.tw/zhTW/Content.aspx?tm=1&mm=6&sm=1&page=2&id=5
歷史人文
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所建,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1940年,臺灣總督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在溪畔建水壩,並開鑿輸水隧道,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將水輸送至發電廠。此外,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先將水引至發電廠,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
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加強沿線安全設施、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
砂卡礑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在砂卡礑溪上游有一個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部落舊名為「砂卡礑」(Skadang)。距步道入口約2公里處的五間屋,舊名為「斯維奇」(Swiji),太魯閣語「斯維奇」(Swiji)是指大型葉片的榕樹。砂卡礑步道走到盡頭的「三間屋」,曾是太魯閣族人的聚落,太魯閣族人稱為「柏拉耀」(Brayaw),是「姑婆芋」的意思。
2008 年只走到這地方就折返了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六十公尺,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但植物生態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坡度較緩的地方,生長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坡度較陡的地方,只見低矮的岩生植物,以台灣蘆竹和沿階草居多。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水,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動植物生態豐富,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
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供小憩賞景,還有幾處親水小徑可以直下溪谷,觀察溪流生態及岩石的紋理,聆聽自然美妙的樂音。
11 月天氣涼爽
很適合旅行
一抹楓紅
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5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步道沿途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
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小心頭,不要撞到了
人好多
一邊步行有時會有原住民騎機車來回在步道上
原來裡面有部落
已經 8 個月沒親近大自然
超級開心
終點站時跟團員們拍照
這次團員都很好相處
男生大多是 70 年次的弟弟
謝謝幫我拍照的團員
又穿娃娃鞋走步道了
哈哈
GF3 拍的
好清楚
原住民種的山蘇園
回程
回程看到這花兒
剛好看到有解說員在講解
馬上請她過來看這是啥花兒
她說應該是 : 角桐花
要我回家 Google 一下
解說員不是蓋的
她說對了
好美的步道
感謝開闢道路的人
要把山鑿成這樣
需要花很多精力
回程跟橋拍張照吧
附上 2008 年的照片
嗯
還真的越來越會擺 Pose 了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多謝小天使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