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濁流文學獎,軌外
1.圓樓的天空,後現代的拼貼,赫曼咖啡的野馬
分布於中國福建、廣東一帶延續到台灣的客家圓樓,獨特結構的美感印象,同時傳遞出防禦求生的艱難和強韌。外牆厚實堅固,窗戶很小,集中的出入口,有效防止敵人的攻擊,但也形成封閉環境的隔絕感。圓樓內部,極端依賴天井來獲取光源和通風。內圈房間靠近天井,光線和空氣流通較好;外圈房間則受到外牆的限制,光線較為昏暗,通風也不如內圈那麼流暢,樓層和位置的差異形成不同的生活品質;樓內多戶共居的空間,加強了密集連結和集體共享的概念,家族的規範、傳統和權力結構不容挑戰,這種強調集體和家族的生活方式,增強了凝聚力,但也限制了個人隱私和獨立生活,進一步強化了自成一體的意識形態。
站在客家圓樓的天井下,仰望天空,形成強烈意象。這片圓形天空,對內包攬樓內一切,像巨大的擁抱,接納一切,也兜攏一切,親密、歸屬,保護與安全,象徵著融合與圓滿,讓圓樓所強調的防禦性和內向性,同時成為守護與承諾;圍繞著這片圓形天空,對外就是與自然連接的通道,雨水從天井中傾瀉而下,陽光從這裡灑入樓內,讓圓樓這種看似封閉的空間與自然建立了關聯,在封閉的環境中,打開與自然對話、和天地的連結。 這種仰望的開放,其實也強化了內部與外界的對比,看上去遼闊卻無法觸及的天空,形成一種既連接天地又隔絕於世的孤立感。圓形的天空成了時間流逝的見證者,日升月落,四季輪迴,無論外界如何變化,生命的節奏依舊在這片圓形天空下平靜流轉,這種時間的循環感,呼應圓形結構,構成一種不斷回歸、持續的生活哲學,無論是故事的傳說、樓裡樓外的撞擊,都在生命價值、判斷和選擇上,成為獨特的創作滋養。 到竹北大遠百,被圓樓的天空「撞」了一下。幾乎被「巨城」淹覆的新竹生活圈無感,忽然有意外的熱情探出頭,搭著圓樓手扶梯上上下下,對新鮮的後現代拼貼,覺得特別有趣;赫曼咖啡的鮮黃野馬,好帥啊!在客家三合院前閒坐,完美的現代工藝,宛如也迴旋在時間的循環裡。
很喜歡吃紅油抄手,卻又怕辣。連續四年得到米其林指南推薦的「四川吳抄手」,可以點完全不辣的抄手,實在太好吃了!當然,別相信我的「不可靠偏見」,水煮牛才值得推薦,不是當下餐廳的「死鹹」和「絕辣」,吃得到好滋味。 2.藝海遊踪,蘇峯男八一回顧展
隸屬文化部為百歲紀念而興建的國父紀念館,從外觀到內在,洋溢著「殿堂」的莊嚴象徵,寬達240坪的「中山國家畫廊」,以「藝術名人堂」概念,自主規劃邀請展,為國內藝壇交流的重要平臺。
2023/5/6~8/13的「藝海遊踪----蘇峯男八十回顧展」,由卑南族歌手南賢天高歌獻唱揭開序幕;藉山水景緻、花卉蔬果、雲海奇景……等100件作品,傳遞臺灣生活的熱愛,洋溢著大自然的生命力,並且捐贈作品〈石畔紅艷〉予國父紀念館典藏。蘇峯男教授,1943年生於臺灣新北市淡水區,國立臺灣藝專美術科畢業,教學與創作多年後至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研究所深造,獲美術碩士學位M.F.A。常年投身於美術教育;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特別獎、全省美展第一名、全國美展第一名、臺北市美展第一名、中山文藝獎及中國文藝獎章等各大美展首獎,更被國內外美術及博物館納入典藏,繪畫成就受到藝壇高度的評價與推崇。
時隔一年,2024/8/22~9/29,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以全部展廳「包場」接棒「藝海遊踪----蘇峯男八一回顧展」,186件作品的規模,遠盛於國父紀念館的八十回顧展,堪稱蘇峯男最大的一次畫展,並捐贈作品〈鶴頂紅艷〉予文化局珍藏。蘇峯男在傳統水墨技法中注入現代構圖予表現技法,在柔和的墨色層次間,以細膩的意境烘托生機與靈氣;藉筆墨濃淡表現出嚴謹的空間感,襯出靈動的生命力;以淡雅的墨韻襯托出濃烈的色彩,這種墨與色的交融,既柔和又強烈,在傳統水墨的韻律間噴濺出現代藝術的張力;透過對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表現出真摯與尊重,也許因為年齡和閱歷的累積,磅礡大氣間透出淡泊與寧靜交會的深邃。
這種寧靜中的賁張,很適合毛筆字的表現。書法世界是日常缺憾的鏡射,最多的素材是福祿壽喜,吉祥如意,很喜歡蘇峯男的「壽無涯」,對照同樣也寫了「壽無涯」的川端康成,他的美學根基來自於日本傳統的物哀、風雅與幽玄,講究的優美都帶著哀傷與憐憫,更襯出蘇峯男「千歲祝眉壽,福海浩無涯」的飽滿豐盈。
真的很感謝,我的「生活經紀」Spring。吳濁流文學獎決審前,她催我早點出門,吃飯,逛遠百,發現「都市電梯裡的客家圓樓」,覺得很有趣;極簡生活過久了,她總是嚴格督促:「你太宅了!記得早點到,去看看畫展。」於是我又在遇見蘇峯男時遙想起川端康成,生活且停且行,還是有這些、那些小小的驚喜。 3.吳濁流文學獎公布啦!
秋後收到決審照片,湘文說,這是最輕鬆隨興的評審合照。這麼有趣的照片起點,是湘文走過來準備為筱鳳核銷拍高鐵照片,我們卻以為是例行的評審檔案照,筱鳳推了椅子靠近;鴻文站出文青姿態;最有趣的是,剛升任副局長的淑敏,因為久別重逢,我們才抱個沒完沒了,很快她又跳進景窗:「我也來!」
好有趣啊!這麼多軌外鏡頭,成為溫暖的「特展」。吳濁流文學獎得獎名單公告後,兒童文學類有鮮嫩的新芽輝映著老幹、新枝,這麼些地景和人文的童趣爬梳,就成為深刻的年度記憶。
☆首獎:陳詩婷,〈獅子頭白菜滷〉
討喜的文題,洋溢著屬於台灣時空特殊的拼貼和蛻變,淮揚系飄洋過海的「獅子頭」和台灣本土的「白菜滷」,以一種開心的節奏,拼組出碎片般自由融合的嶄新可能。在層層疊遞的傳統結構中,注入現代的無厘頭樂趣,宛如過關遊戲;超越功利,追求的簡單和純真,透露出經典童話中「傻子交換」的雋永價值,看淡得失,接受生活中的變化,真摯而認真地活著,最後才收獲到意想不到的快樂與滿足。這樣的幸福,不是「好心有好報」的古典寓意;而是「自在做自己」的現代預言。
☆評審獎:林郁茗,〈冰封之北〉
在鋪天蓋地的環保議題中,北極熊末路,成為通俗且氾濫的「即食素材」,可口卻極易讓人生膩。本文逆轉「末日之鐘」的文明呼籲,重返經典童話的迷惑、探索與自我發現,面對著巨大而無可逃躲的壓力迫近,耗盡力氣的堅持,沒有必然結局的追尋,所有的變數和偶然,凸顯出人生的不可預測和無法掌控,「結果」消失了,「過程」成為唯一的價值。悲傷的收尾,讓人聯想起安徒生幻滅後的神聖性,結局雖然慘烈,同時也暗示著值得珍惜的世界豐富和無從侷限的人生可能。
☆優選:張英珉,〈音癡鬼一家〉:有奇想,面對生命差異,讀起來會變開心。
☆優選:鄭丞鈞,〈鄉下老鼠進城〉:鏡映現實,新鮮的設定。
鴻文為張英珉「顛覆了鬼的形象,又帶著濃烈的愛與關懷去言說生命體存在的自我認同」的〈音癡鬼一家〉擠進優選而歡喜。我正在為新版《長跑少年》寫推薦序,從「心理困境」、「呼救與自助」到「節點」,換了幾個切入角度,總覺得為了好作品,還可以找到更精采的論點。這時免不了也想爆一下「內幕」,評審時,我習慣以84分做基準,不好的作品下修,精采的作品自然分數就往上調,初選時給了〈獅子頭白菜滷〉和〈冰封之北〉87分,86分的〈音癡鬼一家〉緊追在後,這就是張英珉,創作很少「失手」。
上一篇:靠近,一座屬於台灣文學館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