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 09:38:21小蟹子

此心可鑑!張養浩和〈山坡羊〉

        1.土地的滋養

    山坡羊〉,宋元時的曲牌名,中呂宮調,曲風樸實真切,帶著點雄闊豪邁,以寫實筆觸抒發人間故事,又名〈山坡裏羊〉或〈蘇武持節〉。山坡和羊,都帶著親切疏野的鄉土氣息,緊扣北地遊牧生活,「裏」是襯字,洋溢著口語化的情緒,文人承接民間文學後很自然地精煉馴化,去了語氣詞就由俗轉雅,多半以文本傳播,在流傳中保持了比較穩定的結構和句法;〈蘇武持節〉的別名應與蘇武牧羊無關,多半是漢族曲家面對元明現實的懷古與悲嘆,借身處異邦的蘇武持節牧羊心繫漢室,凸顯出深受煎熬的忠貞和無奈。

    隨著異族傾軋階級分化和民間生活的交互滲透,無論是厘俗的〈山坡裏羊〉,或者是特屬於文人〈蘇武持節〉過於形式化的堅持都慢慢褪淡。明清後,〈山坡羊〉流入時調小曲與地方戲劇,成為古曲傳播最廣的調牌之一,流傳在底層社會,形態更加自由、嗆俗,因為特色鮮明,和常民生活緊密相關,也在轉為器樂作品後注入喜悦、活潑和大氣,一般由嗩吶吹奏,烘托出莊嚴、盛大的儀式,塑造出特殊場景的氣味。

    當元曲發展到了中期,創作繁盛,發展出新的特色,從神仙道化渴望避世的港灣,日漸回歸愛情本質,並且擴大到對史事人文的歌詠,寄寓自己現世的苦悶和懷鄉的愁緒,風格趨向豪放清麗兩種典型,剛好形塑出兩大巨星,就是張養浩1269--132960歲)和張可久﹙約1270--1350,約80歲﹚,被稱為兩張

    張養浩入世而仕」,歷任縣尹、監察御史、禮部尚書,直言敢諫,終至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棄官隱居後,屢召不赴,天曆二年關中大旱,復出任陝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災,勞瘁而死,盛行民間極接地氣的〈山坡羊〉,成為他的代表作,幾乎也算是堆疊出鮮明功勳的墓誌銘。

    簡直就是專門設計來和他對照的張可久,「仕而出世」,年至七十仍在小吏任上庸庸碌碌,卻毫無「懷才不遇」的灰敗。漫遊江南,晚年隱居在杭州一帶,作品豐沛,從清麗典雅、簡淡疏放到悼古感懷,風格多樣,連悲古傷今的〈山坡羊〉,都被她用來寫閨思、寫酒友,可說在「集元曲之大成」的後世評價之前,自在地活得簡單通透。

    如果以通俗戲劇的改編來看,張養浩的一生,很適合設計成「重生劇」,在缺憾和痛惜之後,找到方法,解決過勞死的前世遺憾,最好加上張可久來勞逸平衡,學習,工作,玩樂,相生而互補,這樣又可以擴張成深受歡迎的「少年群俠安天下」的正義劇碼,「所有想做的事都來不及的牽念,好像因此都得以圓滿。         2.養天地浩然之氣

    創作坊第一次帶孩子們讀元曲,好不容易找到經銷商訂了靜宜大學元曲學者顏天佑選編的兒童曲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中華兒童叢書,1988/5)1988年的物價證明----45」元,版權頁上清楚地畫掉了,改寫成「80」元。好喜歡這些文字遺痕啊!都是新鮮燦爛地流光日記。這本書,特地找來政大文學院長羅宗濤配圖,兩個大人物為了小小孩,語重心長地從張養浩十首「人生於世」系列作品中,選出第五首於人誠信,於官清正」和第七首「與人方便,救人危患」,我們先並置共讀十首,感受一下「簡直可以當作傳家家訓」的正能量,頂天立地,非常「養浩」。

        (中呂)山坡羊張養浩

    開頭四首,從面對世界開始。先談人生的無可逆料和無從計畫,所以,有一些必然不變的信條,是面對無常人生,讓我們相信天道昭彰,讓自己對逆亂浮沉都能看得開的方法。

    人生於世,休行非義,謾過人也謾不過天公意。便儹些東西,得些衣食,他時終作兒孫累,本分世間為第一。休使見識,乾圖甚的!

    「休圖官祿,休求金玉,隨緣得過休多欲。富何如?貴何如?沒來由惹得人嫉妒,回首百年都做了土。人,皆笑汝;渠,乾受苦!」

    如何是良貴?如何是珍味?所行所做依仁義。淡黃虀,也似堂食,必能如此方無愧,萬事莫教差半米。天,成就你;人,欽敬你。

    「無官何患?無錢何憚?休教無德人輕慢。你便列朝班,鑄銅山,止不過只為衣和飯,腹內不飢身上暖。官,君莫想;錢,君莫想。」

    接下來的三首,面對自己,是修身自持的態度,也是應對生命起伏的自我提醒。學會自律,自然不受引誘,也讓自已在每一個關鍵時刻,走向「至少不會變得更壞」的選擇,這就是「做對的事,走對的路」。

    於人誠信,於官清正,居於鄉里宜和順。莫虧心,莫貪名,人生萬事皆前定,行歹暗中天照臨。疾,也報應;遲,也報應。

    「休學諂佞,休學奔競,休學說謊言無信。貌相迎,不實誠,縱然富貴皆僥倖,神惡鬼嫌人又憎。官,待怎生;錢,待怎生。」

    與人方便,救人危患,休趨富漢欺窮漢。惡非難,善為難,細推物理皆虛幻,但得個美名兒留在世間。心,也得安;身,也得安。

    最後三首,談的是熟悉人情,面對人際互動。無論是精神、物質、機會,捨了就過去,不是為了積福後報,而是相信,這就是處事安心之道。

    「真實常在,虛脾終敗,過河休把橋樑壞。你便有文才,有錢財,一時間怕不人耽待,半空里若差將個打算的來。強,難掙揣;乖,難掙揣。」

    金銀盈溢,於身無益,爭如長把人周濟。落便宜,是得便宜,世人豈解天公意,毒害到頭傷了自己。金,也笑你;銀,也笑你。

    「天機參破,人情識破,歸來閒枕白雲臥。向岩阿,且婆娑,琴 書筆硯為功課,軒裳倘來何用躲?行,也在我;藏,也在我。」

    這十首詩,從面對世界、面對自己到面對人情,充滿「做好自己,無求別人,無怨天地」的心理準備,字句很簡單,意義很深邃;還有「現在都叫做大老」了的顏天佑和羅宗濤青春的痕跡;水墨插畫也帶著古典的情味,真的很棒         3.地土的牽戀

    不過,我更希望孩子們剛接觸到的曲選版本,可以更加自由諧趣新鮮燦爛,所以不太喜歡「於人誠信」和「與人方便」的選本。決定自己編選創作坊曲選,循著曲的發展和創作者的年齡,順便為孩子們寫一個300字就搞定的超級簡單極簡曲史。

    捨了張養浩說理「人生」十首,轉向一路共情的「懷古」九首。〈懷古〉組詩寫在陝西大旱時,他捨棄歸隱的安逸生活,倉皇奔赴陝西任職賑災。途經洛陽、澠池、潼關,直達長安,藉由簡淨質樸的〈山坡羊〉回望歷史,從春秋戰國的盛壯多元,轉到漢唐盛世的繁華銷歇,慨嘆富貴無常、人生如夢。

    這個非常適合演「正劇」的實幹型男主角,宛如重生,像倩女幽魂的文秀書生寧采臣為,走過荒煙蔓草,沒有聶小倩的溫柔救贖,更沒有燕赤霞的悍然對抗,只是一路走去,一站比一站更悲傷、更煽情的「虐劇」。

    前四首寫人事先寫高遠的驪山懷古兩首對照堯舜秦漢的強大功業和脆弱生活的些微依存:「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驪山屏翠,湯泉鼎沸.說瓊樓玉宇今俱廢。漢唐碑,半為灰,荊榛長滿繁華地,堯舜土階君莫鄙。生,人讚美;亡,人讚美。」

    兩首澠池懷古鏡頭縮小,從強弱對峙凸顯出生命的信念和選擇:「秦如狼虎,趙如豚鼠,秦強趙弱非虛語。笑相如,大粗疏,欲憑血氣為伊呂,萬一座間誅戮汝,君也,誰做主?民也,誰做主?」;「秦王強暴,趙王懦弱,相如何以為懷抱?不量度,剩粗豪,酒席間便欲伐無道,倘若祖龍心內惱,君,乾送了;民,乾送了!」

    中間的北邙山懷古,具現了無論階級如何,所有的我們都看盡了巔峰化成虛無:「悲風成陣,荒煙埋恨,碑銘殘缺應難認。知他是漢朝君,晉朝臣?把風雲慶會消磨盡,都做了北邙山下塵。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

    最後四首從獨特的空間寫時間變化,所有歷史的起伏都化成時空的蒼茫。洛陽懷古「天津橋上,憑闌遙望,舂陵王氣都凋喪。樹蒼蒼,水茫茫,雲台不見中興將,千古轉頭歸滅亡。功,也不久長;名,也不久長。」重建西漢的崛起和東漢中興,雍容用典,轉頭成空,到最後又能如何呢?

    夾峙於邊關險境的潼關懷古,藏著最多異族踐踏、殺戮血腥,最是驚心動魄:「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開國英雄,未央祝禱,在未央懷古裡,不過是幻夢一場:「三傑當日,俱曾此地,殷勤納諫論興廢。見遺基,怎不傷悲,山河猶帶英雄氣,試上最高處閒坐地。東,也在圖畫裡;西,也在圖畫裡。」

    咸陽懷古〉:「城池俱壞,英雄安在?雲龍幾度相交代!想興衰,若為懷,唐家才起隋家敗。世態有如雲變改。疾,也是天地差;遲,也是天地差!

    這些取材立意,原是文青們常見的紙上吁嘆,但因為這一路,張養浩走在生死邊陲,餓殍遍野,心痛難安,他筆下的關注和控訴,成為再真實不過煉獄速寫,是寫實的人間紀史,也是悲憐的天地召魂,如神話開天闢地,逼迫著各種不同階級的人,張開眼睛,看見我們不去面對、其實也無法想像的悲和苦。

    他在賑災任上兢兢業業,整整四個月沒有回過自己的家,一直守在官府,白天濟災,晚上祝禱,不敢絲毫懈怠,幾乎無法休息。六十歲勞瘁離去時,陝西百姓和天地同悲,如創作坊選本中的北邙山懷古〉:「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也如選本中的〈潼關懷古〉,讓我們一直警醒:「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無論繁華權勢如何顯赫,終究敵不過時間的無情;無論朝代如何更迭,承受苦難的總是在最底層很少被聽見的聲音。如果讀著這些詩會疼痛,謝天謝地,我們也將在靠近張養浩的人生故事和作品內涵中,慢慢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