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萬花筒:《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和《早安,我心中的怪物》
兒文所畢業後,每隔一段時間,指導教授林文寶老師,會寄一大箱通俗論述、兒童文學和風格獨具的中國歷史IP給我。這一箱又一箱書聯結起來的記憶,成為一輩子從來不曾停下的學習。我讀書、寫筆記,只要和老師見面就對照討論,享受著「一生執弟子禮」的幸福。
最深刻的學習當然是通俗論述,很喜歡《液體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0313642,尤其在疫情期間閱讀,深切複寫著情感的稀薄與不可或缺。最常更新創作形貌的是歷史IP,剛畢業時,以穿越改寫歷史的「月關」初崛起,後來的貓膩在《慶餘年》加入科技反思,《孺子帝》的名實辯證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1794103,在家國艱難時讀來,別有滋味。
心理師個案實錄不能算通俗故事,不是傳記、也不是歷史,卻神奇地形成一種嶄新的IP再製。創作坊寶寶邱子瑜,在「星河實驗室」專欄寫了近三年的諮商筆記,推薦給禹安老師後,又由禹安老師推薦創作坊團隊一起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書一完成,影劇改編已然同步進行。
對照阿寶老師選贈的《早安,我心中的怪物:一個心理師與五顆破碎心靈的相互啟蒙,看他們從情感失能到學會感受、走出童年創傷的重生之路》,保密與共享的奇特新世紀和依附與獨立的不變老故事,滲透交揉,閃現著各種各樣傷痛與復健的小碎片,像心理師的萬花筒,破碎,綺麗,讓人目眩神迷。 1.奇特的新世紀:保密與共享
諮商心理師的「保密」制約,是心理治療與諮商的核心倫理,確保個案在安全和信任的環境中分享其個人問題和情感,成為建立有效治療關係的基礎,在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或法律要求下,需要打破保密義務時,也必須盡可能取得同意。曾經為台灣電視與電影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的1981年電視劇《十一個女人》,原著中的〈快樂的單身女郎〉作者張小鳳,選擇心理師職涯後,不再寫小說,就是因為所有的敘事體,都牽涉到個案故事的想像與猜測。
到了21世紀,世界翻新了。隨著生活節奏變快、社會適應艱難、社群經驗翻新,保密與共享,隱私與同理,獨行的艱難和支撐的需索……相互糾纏,心理師的個案故事變成風潮。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最特別的是,向讀者坦承心理師也需要諮商和協助。這種前所未有的揭露,成為歐普拉選書;同時也在進行影集改編;出版過無數小說、理論、心理治療實錄的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以人際關係為基礎,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開創了風格獨特、啟發深沉的治療領地,鄭重為這本書寫推薦:「我讀心理治療的書超過半個世紀了,但從沒見過這麼大膽、這麼直白、這麼多好故事,又這麼坦誠、深刻而引人入勝。」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不算是典型的心理察覺工具書,很接近小說,是那種「比小說還曲折」的心理師真實人生。從明星編劇轉讀醫學院,出來開業當心理師和透過精子銀行迎接自己孩子時,近40歲,剛好是她覺得人生最「對」的這兩件事;接著在茱莉、麗塔、夏綠蒂和約翰這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生中,剝露疾病,衰老,分離、死亡……的驟然疼痛,以及一次又一次的逃避與重複,在「即使是心理師都該找人聊聊」的安慰下,讀著讀著,像看完影集收場的主題領略,我們會在與他人的連結中成長,也會再和心理師蘿蕊的多重連結下,走回日常秩序。
這本書,原文出版於疫情前的2019年;華譯本在2020年疫情幽閉期間蓬勃開展。也許是因為疫情驟襲,也許心理師需要求助安慰了平凡的我們,也許還有更多其他理由,總而言之,暢銷書成為傳奇,常崛起於一瞬。2022年,疫情走向尾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心理師教你大膽修訂自己的人生故事!》以一種嶄新的活力登場;2023年《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推出二版新書,搭配五十二個課題跨度一年,提供明確目標引領思考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陪伴日誌》,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成為新世紀這樣寂寞、又這樣熱鬧的回聲。
2.不變的老故事:依附與獨立
凱瑟琳.吉爾迪娜(Catherine Gildiner)的《早安,我心中的怪物:一個心理師與五顆破碎心靈的相互啟蒙,看他們從情感失能到學會感受、走出童年創傷的重生之路》,和《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同樣出版在疫情前的2019年,華譯本晚了一年,像接力賽,在2021年由蘿蕊.葛利布接棒推薦:「吉爾迪娜是極為出色的治療師與作家。本書精采地捕捉到心理師被允許進入人們生活內在層面,同時看著人們逐漸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時所帶來的意義。」
書頁不厚,卻裝載了一位心理師三十五年執業過程最難忘的回眸,從第一個個案到最後一個個案,承載著五種迥異又深沉的「一輩子的創傷」,進行至少延續五年的相互信賴與負重前行。和蘿蕊美國式的高潮迭起不同,我們不再隨著「文字導演」紛繁切換的故事切片浮沉;那種宛如被影集衝突揪住的「戲劇感」,在屬於北方的加拿大地景和人文中慢慢沉澱,讓《早安,我心中的怪物》復歸「真實」,帶著一種強大的寧靜,透過精神分析理論與談話治療,慢慢拆解五段如同犯罪小說般的詭譎人生,心理師的故事隱去了,小心而遲緩地拓墾出一段又一段艱難又溫暖的同理與靠近。
個案的私密故事,慢慢擴大成社會的集體切面。從貧窮遺棄、弱勢移民、種族滅絕、變態虐待和個性掠奪,跨越光譜,讓我們看見了不同階層、不同經歷的群體象徵,受了傷卻不肯毀壞,為精神健全而戰。這些破碎的故事,因為好不容易倖存下來,最後被賦予「英雄」光彩,讓我們相信,陰影怪物可以讓生命的能量轉化為向上的資源,以為透過心理治療,時間或長或短,終將從破碎走向痊癒。
其實,以為陽光照耀就能殺死陰影,是童話故事的慰藉。創傷怪物成形後,躲在心裡的角落盤根錯節,和我們共生,就好像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悲傷和痛苦都不能夠和解,只能理解,找到合適的角落接受、馴養,學會和平共處。
「白人的治療沒有靈魂,那是個中間有洞的麵團,我從妳那裡學到我有痛苦,還有如何理解它之類的,但其中沒有任何性靈層面,而這卻是最療癒的。我需要原住民這個面向。」歷經種族滅絕危機的原住民男孩所說的這個屬於性靈的「麵團洞」,就是很難藉理性追尋觸碰的靈魂遇合。這個聰明又勇敢的印地安小獵人,五歲就被迫嚥下連帶著整個童年的克里語,成長的痛苦,黏在咽喉,以五十歲驟逝的「喉癌」記錄曾經走過的經英勇戰役,也讓我們深深觸痛,成長如此艱難,我們從依附走向獨立的一輩子,需要很多好運氣。
原生家庭的庇護與傷害,成長摸索的挑戰與引誘,無數次嘗試和失敗中的調整和獨立,像小花萌芽、盛開到凋謝,每一個瞬間都不容易。翻讀《早安,我心中的怪物》這本書,讓我們珍惜,每一瞬息的呼吸,每一次花開當下的美麗與凋零、歡喜與失落,都比任何人所能想像的,更加不易。
上一篇:《孺子帝》,孺子的帝權拔河
下一篇:讀吳蔚,穿走在歷史縫隙
謝謝老師推薦《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讓更多閱聽人看見心理師人性化的非工作面貌;系上教我們,成為專業助人工作者之前,我們和個案都一樣只是人。角色的轉變,意味著人與人相處的多元性和複雜化,也提醒著我們任何時候都能主動走進諮商室。
【孕育一切,又在碎片中修復一切】
最近參與林文寶老師的影音紀錄試片,把片頭的貓狗日常轉換成台東海,宛如老師一生,也如海一般,無中生有,孕育一切。我們是海中的碎沫,生成所有,又在漫長生活中看一切成為碎片。每一天都在修復別人的心理師,究竟如何修復自己的碎片呢?這樣一想,又覺得敏感多情的子瑜,沒有介入太深,站在岸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