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三國遇見古典音樂3:浮生巡禮
2015年台北律師公會法律文學委員會「午間小品」活動,推出「當三國遇見古典音樂」系列講座,從第一場「命運對決」,清楚呈現出貝多芬和諸葛亮的對照,由主委黃賜珍律師自費提供導讀書《輕鬆讀三國》;而後演繹到第二場「光影交響」,建構出劉關張和孟德爾頌、舒曼、蕭邦這些出生年極為靠近的英雄人物,如何牽動大時代,並且提供寒舍艾美酒店「巧克光廊」的馬德蓮禮盒,仿如普魯斯特的一杯「回憶奶」,理解從小鏡頭慢慢放大到大視野的悠悠流光。
我們一起耙梳人文脈絡,認識了一些些音樂家和一點一滴的三國故事,到了9月17日「當三國遇見古典音樂3:浮生巡禮」,放開知識的堆疊與提醒,直接走進音樂,先聽一段李斯特音樂:〈愛之夢第三號〉(4.5分鐘)在直視大視野同時,關注觀點的模糊游離,可以更真誠、也更勇敢地感受,自己聽見了甚麼?讓獨特而唯一的領略,成為一切生滅的起點,會後,還帶著毓庭老師精選、律師公會惠贈的李斯特CD,讓愛和美,持續延宕……
從仿如甜美愛情的〈愛之夢〉開始,認識不同的領略層次,我們怎麼訴說〈愛之夢〉的故事呢?是不是帶著點青春的懷舊,讓人憶起《少女時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那麼些純粹、潔淨的時光?樂音淡淡,搖盪著往昔消歇的遺憾。
回到李斯特的創作初衷,三首〈愛之夢〉,敷設著宗教的憐惜與寧靜,通往永生的想像與嚮往。三首歌本來是女高音獨唱曲,第1號和第2號的歌詞是德國詩人吳藍德(Ludwig Uhland)的詩〈崇高的愛〉、〈我已離去〉,呈現捨棄現世歡樂,彷彿看見天堂的「寧靜的愛」、「崇高的愛」;第3號是德國詩人福萊利希拉特(Ferdinand Freiligrath) 的詩詞〈哦!愛吧,能愛多久就多久〉,讓我們回到原詩的素樸簡淨,仿如共同讀一則小小的愛的箴言:
哦 愛吧,能愛多久就多久! / 哦 愛吧,想愛多久就多久!
大限將至,大限將至,那個在墳前悲傷時刻!
然後,讓你的心發熱,養育愛,守護愛,只要有別的心因愛你而仍然溫馨脈動!
對展開胸襟接納你的人,盡可能去愛!讓他的每一個時刻都歡樂
為他關上悲傷 /為自己關上嘴巴 /別讓輕蔑的言詞輕易流洩
即使轉瞬反悔,天啊!不是那個意思 / 那受傷的人仍然將心碎離去。
哦 愛吧,能愛多久就多久!
2. 化為千風
更進一步深思,在愛和夢的淨土裡,彷彿還聽得見英詩〈化為千風〉(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的清淺吟哦: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in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softly falling snow,I am the gentle showers of rain,I am the fields of ripening grain.
I am in the morning hush,
I am in the graceful rush of beautiful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I am the starshine of the night.
I am in the flowers that bloom,I am in a quiet room,I am in the birds that sing
I am in each lovely thing.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cry,I am not there. I do not die.
這首詩,傳說是恩愛的印第安夫婦,妻病逝,丈夫準備殉情,在抽屜發現妻留下這首詩,決定好好為兩個人一起活下去;細膩的情失搭配動人的愛情,曾經被製作成水墨畫呈現的詩短篇繪本、也會大量印製成明信片,後來,知名作家阿比蓋爾·馮‧布倫(Abigail Van Buren)以報紙專欄作家筆名「Dear Abby」,深入調查後確立美國詩人瑪莉·伊莉莎白·弗萊(Mary Elizabeth Frye)的著作權,這是她在1932年爲瑪格麗特·施瓦茨克夫(Margaret Schwarzkopf)過世的母親而作,詩風深受美國原住民和天地相應的影響。
1995年,死於愛爾蘭共和軍的北愛爾蘭士兵的父親,偶然BBC電台在節目中讀起這首詩,想起兒子在私人遺物中留有一封「致所有我愛的人」的信件,這首詩勾出更多人的感情共鳴;2001年,這首詩用在美國911事件的遇難紀念;同一年底,新井滿將這首詩翻譯為日文並自行配樂,依據英文原作第三行「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命名「千の風になって」,從此,這首詩穿上〈化為千風〉的新衣,走入東方世界。
傍著〈巡禮之年第一年瑞士:沃倫斯塔湖畔〉的溫柔清簡,朗誦起這首我自己改譯成嚴謹的「合口韻」收尾的短詩,脣形拉扁拉長,情韻更是壓抑綿密,死亡的層層意涵,所有消失的人事物,以及那麼多「舊的結束,常常是另一個新的開始」的萬般捨不得,在毓庭柔若低吟的樂音中,輕鋼琴湖影搖曳,美得那麼不確定……
別在我的墳前哭泣 /我沒有沈睡,我不在那裡
化為千風,翱翔在無邊天際
我是冬雪悄悄滑落 / 我是細雨輕輕飄灑 / 我是悅納萬物熟成的土地
我是晨醒前無聲的靜寂
我是翻飛成小鳥兒的騷動,輕輕繞著你、喚著你
我是夜幕低垂時守護你的星光千萬縷
我住進盛開前的花心 / 我守在寧靜的房底 /我遨翔在小鳥兒歡唱的清歌裡
我啊!盤旋在所有仍然呼吸著、鮮活著的美麗
別在我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從來不曾離去
李斯特的人生和作品,超越小我小愛,化成千風,成就了溫潤的生命之美。透過〈愛之夢〉的開端和〈化為千風〉的朗誦,我們在這場「浮生巡禮」中,一起感受生命的掙扎和安定,也一起看見李斯特不可思議的才華和挫敗,接近他那難以解釋的個性和傳說,一點一滴,理解故事的游離和改編這種不確定。
3. 游移的真相
在「我們怎麼說別人的故事」過程,早已偏離了「別人的真相」,充滿了「自己的感情和判斷」。
我們對這世間萬是萬物的認識,常常因應不同的人新增出不同的游移,我們也將在故事游離中,對照比較被曲解的三國真相,還原最容易被忽略的東吳。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同是抗元起義的張士誠部屬。張士誠持軍嚴謹,又以漁鹽近海交通便利,時有日本倭寇暗助,所以才會牽動後來朱元璋決心實施「海禁」。《水滸傳》接受招安,付出驚人犧牲,突顯出施耐庵內心的掙扎。
羅貫中在明朝廷襄助下寫《三國演義》,對起義翻覆天下的「蜀」寄予同情,也賦予大義,他成為擁蜀派,在劉備這個小公司,創造許許多驚天動地的英雄傳說;《三國志》作者陳壽,蜀國人,不願曲附權宦黃皓,屢遭譴黜,後來在西晉舉孝濂,編《蜀相諸葛亮集》,而後致力於編寫魏蜀吳歷史,高舉「正統」,晉承魏而來,自然成為「擁魏派」,文相武將,成績驚人。
奇怪的是,民生富裕、最後亡國的東吳,反而在故事游離中慢慢隱形。雖然,吳國分到的篇幅很少,但是,好多特別的出色人物,當我們走入三國看見這些人,不要忘記還原成他們本來的樣子。比如說,檢視「東吳智略」,魯肅的一般印象,就是很老、很嚴肅;周瑜很帥、很年輕,不幸英年早逝;吳下阿蒙比較粗魯;陸遜因為戰爭已經到後期帝國的尾聲,應該也沒有什麼表現。
其實,魯肅(172-217)富有、慷慨、有謀略。第一個提出「三分天下」的構想,可惜此時的孫權沒有三分天下的野心→直到坐穩他的帝位,卻只能感慨地說只有魯肅瞭解他;他還「二分穀倉」,義助周瑜;周瑜(175-210)既「年輕」,也不「小氣」,即便魯肅不這麼喜歡孫策,知道他為孫策打天下,仍讓周瑜載走一半糧食;呂蒙(178-219)的戰略保住吳國,在練兵時突顯出自己,這是「生命的加法」;為荊州這根東吳之刺,和關羽對決,又低調地掩藏自己,這是「生命的減法」,充滿人生智慧;魯肅偏向文采,周瑜、呂蒙是武將,陸遜(183-245)是儒將,結合兩者的文武全才。
一點一低挖掘著隱藏在偏見中的真相,再傾聽李斯特,淘氣中不得不放手的〈遺忘圓舞曲〉(4分鐘),真有一種「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情韻;再對照仿如復古民歌的〈音樂會練習曲:嘆息〉(5.4分鐘),這場浮生巡禮,是不是讓我們深刻感受,生命勢必被遺忘,再多的濃情烈愛,也常常只贏得一聲嘆息而已?
4. 奇幻種子
許許多多人間故事在嘆息後被遺忘了,李斯特不然,那是一顆為了愛、為了夢、為了華麗音樂孕養出來的小種子。
當一般孩子在中小學的稚嫩摸索,法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卻拔高成不可思議的璀璨。6歲時,能夠演奏多種樂器的父親亞當.李斯特 (Adam Liszt),在兒子剛能坐在鋼琴椅上時,為他準備了一架鋼琴,為了兒子的音樂進展,放棄會計師工作,指導兒子,也陪他四處旅行、學習、演出。
李斯特9歲開始公開演奏,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展開學習生涯,拜師薩列里(Salieri) 和貝多芬最有才華的學生作曲家徹爾尼(Carl Czerny,1791~ 1857),他發現李斯特是個天生的鋼琴家,雖然不懂和弦,卻可以看一眼就演奏任何樂曲,而且可以輕易的即興創作,「飛舞的手指」形塑出親吻鋼琴的嶄新靈魂,成為他演奏的標誌。
12歲時,徹爾尼建議李斯特到巴黎學習,巴黎音樂學院堅持遵守不收外國學生的規定,著名鋼琴製造家賽巴施坦.埃拉爾(Sébastian Erard)贈最新設計的鋼琴,容許同音快速重複,李斯特風暴席捲全巴黎,又在維也納打開知名度。第二次演奏會時,貝多芬前來欣賞這位音樂神童的琴藝,在演奏結束時,還上台擁抱了他,後來李斯特為波恩大教堂廣場上「右手執筆、左手執樂譜,眺望遠方」的貝多芬塑像大力奔走,竟願意和同居人分手,並且負擔超過1/5籌建資金,在落成典禮指揮一場持續數日的音樂盛會,除了景仰與尊敬,也帶著點接近熱烈瘋狂的孺慕與感恩。
13歲,李斯特倫敦首演,接著馬不停蹄趕赴法國和愛爾蘭演出,聲望達到頂點。
到了一般高中生的青春叛逆時候,李斯特已深化成「失落」和「重整」的中年辯證。16歲,在舞台燈光閃耀下度過7年,過度疲勞讓健康變差,和父親到布洛涅(Boulogne)海濱去療養→父親在旅程中身體日衰去逝,面臨親情的失落,李斯特轉向宗教尋求力量。
17歲,初嘗愛情的苦澀,和巴黎伯爵之女卡琳.聖克里克一見鍾情相互愛慕時,這個偶像般的「天王巨星」,在階級之前這樣單薄,硬生生被伯爵接受,拆散,而後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起起落落中,和宗教維持著不斷糾纏又脫落的反覆試煉和融合。
1830年,巴黎爆發「七月革命」,這是歐洲革命浪潮的序曲。經歷法國大革命後,法國人民再也不能忍受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群起反抗查理十世,從而鼓勵歐洲各地革命運動,標示維也納會議後由奧地利帝國組織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日益上揚的民主浪潮,古典瓦解,個性抬頭,浪漫主義興起→各種可能正在建構、渲染,相互影響,19歲的李斯特,遇到對他的音樂有極大影響力的三個音樂家,人際圈形成巨大撞擊:
1. 帕格尼尼,以奇特的技巧蠱惑了年輕的李斯特,渴望將他的小提琴樂器技巧轉化到鋼琴,開始以堅毅的意志和深沉的努力,靠向兩大目標: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傾倒全場觀眾的本勢,而且確實做到了。
2. 白遼士,擴展樂團的規模,讓李斯特在接觸浪漫主義後,也決定擴大鋼琴的架構編制,延續白遼士發掘音樂色彩的意義→希望在鋼琴創作上營造出管弦樂曲中的氣勢。
3. 蕭邦的詩情,讓李斯特在賣弄技巧之外,開始沉潛,嘗試表達出更深的音樂意境。
李斯特開始對主題變化的運用,讓主題身兼多重使命,或以新的形式出現,卻無礙於聽眾對它的辨識;在1956年創造「交響詩」的樂曲形式,使交響詩的創作風潮席捲當時歐洲各地。
更重要的是,李斯特的演奏技巧具有一種魔力,被譽為「歐洲第一鋼琴家」和「鋼琴之王」。他是才能卓越的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評論家,同時也是入世的教師和出世的神父。他是典型的天秤座,追求完美而又反覆擺盪,人們對他崇拜痴迷,讓他在得意時熱情燦耀,充滿輝煌眩惑的魅力;疲倦空虛時又深鎖在前人的樂曲和書堆。
他改編威爾第、韋柏、貝多芬、舒曼、舒伯特柴可夫斯基、華格納的音樂,像「天才的簽名」,在不同時代風貌、不同生命風格和不同的聲音顏色中,烙印出自己的亮彩。當我們透過帕格尼尼〈鐘〉(5.2分鐘)、舒曼〈奉獻〉(5分鐘)、舒伯特〈鱒魚〉(3.5分鐘),一起聆賞李斯特鋼琴改編的繽紛繁華時,對毓庭華燦的「飛舞手指」,印象更加強烈!
5. 最後的幸福
1835年,李斯特24 歲在蕭邦聚會上認識瑪麗.達各爾伯爵夫人(Marie d Agoult),隔年私奔至瑞士,鑽研歌德和但丁(1265~ 1321.9.14,義大利中世紀詩人,文藝復興開拓人物)作品,開始作《巡禮之年》(Années de pélerinage) ,紀錄和瑪麗共同旅遊時光。
透過音樂、愛情和旅行,瑞士成為開啟他們生命故事的起點。到了瑞士,威廉·泰爾的存在,變得這樣真切,那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的「歲月標本」。新任總督葛斯勒在中央廣場豎立柱子,柱頂掛著奧地利皇家帽子,規定居民經過時必須向帽子敬禮,違者重罰,泰爾沒有向帽子敬禮被捕後,被要求射中放在泰爾兒子頭上的蘋果才能被釋放,後來,人民起義,泰爾在混亂中逃出來,用十字弓殺死葛斯勒,奧地利出兵鎮壓失敗。
當歐洲普遍洋溢著渴望擺脫異族統治的民主思潮時,威廉·泰爾的傳說,成為一種勇敢獨立的象徵。1829年,義大利作曲家羅西尼(1792~1868)根據德國劇作家席勒(1759~1805)劇作,創作同名歌劇《威廉·泰爾》。透過毓庭的現場樂音,大家親切地發現,這是中廣長達數十年引用〈威廉·泰爾序曲〉終段的銅管開場做為新聞節目開場音樂,也有住過香港的律師,聯想起賽馬,因為,香港亞視長年使用此序曲為賽馬節目主題曲,成為香港賽馬活動象徵之一。
多有趣呢!這就是迥異的地域風情,還記得當年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改變成電影《布拉格的春天》時,新加坡譯成《亂世情鴛》,這些華語地區的同樣文字,卻傳遞出不同的文化底蘊。
對照〈威廉·泰爾序曲〉後,我們又回到李斯特的音樂,聆賞〈巡禮之年第一年瑞士:威廉泰爾小教堂〉》(6.5分鐘)
《巡禮之年》是李斯特重要的創作里程,連村上春樹也寫了《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她的巡禮之年》向回憶致意。只可惜,烙印在《巡禮之年》裡的美麗愛情,還是慢慢褪色,李斯特和伯爵夫人瑪麗育養三名子女後,李斯特36歲,瑪麗離開。
在祖母家長大的二女兒柯西瑪,20歲就嫁給李斯特學生、著名的鋼琴家、指揮家、音樂評論家馮.畢羅。1864年,華格納邀請馮.畢羅擔任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指揮,他讓妻子柯西瑪先去慕尼克照料華格納,柯西瑪重蹈母親覆轍,遺棄親夫轉而投入華格納懷抱,幸運的是,華格納送給妻子的生日禮物〈齊格飛牧歌〉極美,他們的愛情也始終美麗到生命最後。
李斯特的幸福,就在看完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後,轉回女兒柯西瑪家感染風寒,在同樣深愛音樂的華格納宅,走入沉睡,化為千風。
我想起最喜歡的這個小故事。李斯特旅行到德國小鎮,發現有一張宣傳海報說李斯特學生要開音樂會。他找來小音樂家,請她把演奏曲子彈一遍給他聽,邊聽邊給以指點,隨後淡淡說:「好啦!你已經是我的學生了。晚會還可以增加一個節目,就是由你的老師為學生演奏。」
音樂會如期舉行後的最後高潮,李斯特神秘現身,聽眾突然歡呼起來。他的存在,確實帶給很多人漫長歲月的溫暖和安慰。最後,這場「浮生巡禮」音樂現場,就在放慢了速度後的〈慰安曲第三號〉(4分鐘),以及毓庭重複朗誦詩的美麗背景〈巡禮之年第一年瑞士:沃倫斯塔湖畔〉當encore曲,讓每一個人,沾染著溫暖回家……上一篇:當三國遇見古典音樂2:光影交響
下一篇:當三國遇見古典音樂4:逐鹿荒原
【從『小』到『大』的嘴型】
每一個聲音,都有特別的情韻在延續。我們的嘴型,有自己的個性,會自由地表現出情緒。
嘴唇嘟起來的時候,好像有一些心事、有一些祕密;大大張開後,又顯得這麼開心、任性而快樂。
這種從「合口」到「開口」的過程,可以捕捉到每一個不同的字,即使被管理在相同的聲調裡,也熱鬧地蹦跳出不同的感情。比如說,「ㄧ」、「ㄨ」、「ㄩ」這些字在收尾的時候,我們的嘴型不能打開,要合起來,感情收得比較緊,我們有一個很特別的名詞來形容,叫做「合口韻」,像溪、怡、舒、露、瑜、旭……,無論聲調如何,只要嘴型收起來了,就好像內向的孩子,躲在小小的、安全的世界,溫柔說話。
還有,像書、思、紙……,這些把嘴嘟得圓圓的「合口韻」,也都是膽小的孩子。
古詩裡有這樣一首詩,用收起來的聲音,表現出珍惜的心情:「不是不修書;不是無才思。繞清江,買不得天樣紙。」
想念人家,又沒有認真展開行動,連一封信都不寫,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就找了個藉口,像紙不好啦!我有這麼多話想說,紙太小張之類的,代替想要道歉的心意。
到了「ㄜ」、「ㄛ」、「ㄡ」、「ㄣ」、「ㄥ」這些韻,膽子稍微放大一點了,荷、朵、友、謀、君、松……這些字,有一點點開放的意味。
試著讀一讀這首詩:「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想像著無論前一天有沒有開夜車,不管再怎麼累,我們都要一大早換好衣服,等校車,等了老半天,一輛一輛車子過去,都不是自己想要搭的那班車。車子怎麼還不來?這時,我們就會慨嘆:「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微微張開的嘴巴,吐出一點點力量了。
到了「ㄚ」、「ㄢ」、「ㄤ」這些張大嘴巴的韻,力量張狂,神采飛揚,我們特別把它叫做「開口韻」,好像在吐出華、霞、沙、岸、盼、揚、翔、江……這些字的瞬間,世界變得很大很大。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在辛苦打敗項羽後,寫了這首英雄詩:「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剛建立一個新國家,風起雲湧,危機還很多,好希望天下安定,多一點英雄人才一起來守護人民,這時,最需要充滿勇氣和力量的「開口韻」來吶喊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