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0 17:26:03小蟹子

向林柏燕說再見----快意人生



出生於1936年的林柏燕,在2009年12月月9日,離開他狂歌大笑過的人間。

這是他的訃文小傳。

☆☆☆☆☆☆☆

1.林柏燕的文學生活

林柏燕,1936年出生於新竹縣新埔小鎮;幼年在新竹縣新埔鎮新埔公學校就學,當年是新埔鄉下唯一考入省中的「才子」。
師大國文系畢業,兼修美術系專業,自修日文,任教英文老師,善於畫畫、寫作、企劃、演說……,很有點無師自通的多面天份,個子很小,眉宇間的氣勢,常讓人覺得他比實際的樣子還要更高、更大一點。
這種多才多藝的天分和自由揮灑的人生態度,使得林柏燕的人生,活得輕鬆暢快、元氣淋漓,一直認真、熱烈地嘗試著各種不同的人生可能。
他寫小說、寫文學評論、做文獻研究,編選年度小說選集,眼界不凡,出版小說集《暗夜的水底寮》、《異鄉之女》、《策馬渡河》、《最後的探戈》、《北國之秋》、《南方夜車》、《西線戰事》、《風飛沙》、《東城檔案》;散文集《垂淚的海鷗》;合集集《咆哮山丘》;評論集《文學印象》、《文學廣場》;創辦並主編《新竹文獻》;編撰《新埔鎮誌》、《大新吟社詩集》、《吳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陶社詩集》……,更重要的是,他常常洋洋得意地張揚,可以和苦追六年的美女教師劉梅芸結婚,是她人生的驕傲。

林柏燕因為聰明,所以涉獵廣泛;他又用功,難免帶有一點自戀。
幸好,他的自戀並不是「攬鏡照影」式的故步自封,而是「舍我其誰」式的自我期許,使得他的創作與評論,洋溢著個人特色,臧否是非,顧盼昂揚,每一本書幾乎都藏著特屬於林柏燕的「創作品牌」,包括濃烈的人文選材;矜誇的廣博見識;縱恣的個性批評;人生的無奈嘲諷;飽滿的尖峭趣味;素樸的鄉土營養。

2.林柏燕的快意人生

在林柏燕的文字裡,藏著一種身不由己的蕭索,透過表相趣味,省思生命經歷,勾住主題演繹,無論是寫散文、寫小說、寫人文誌,都在重組自己的歷史記憶,建構自己的文學版圖。
可是,在真實人生中,他不悲觀,不抱怨,只是熱烈昂揚地生活著。
他有一個極為親近的好友,到中央做官了,一想到好友握有這麼龐大的預算,他可以為客家、為文化、為自己的文化志業做多少事,他就天真豪邁地和我分享:「這一上任啊!真的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啦!」
事實證明,好友到了中央,他們並不曾再相見。
漫長的幾年過去,看別人風光,林柏燕沒有提過一句重話,總是「好官他自為之,人生我自暢快」地自歌自舞,做所有他想做的事,過每一天他所珍愛的生活。
很喜歡聽他夾著開朗的笑聲說:「我的孩子有出息,子孫孝順,文獻館的工作又是我最喜歡的,誰過得比我好?」

2003年,我曾經半是尊敬、半是遊戲地選擇「東西南北人」來總結林柏燕的文字人生,對於他接下來的小說集裡不斷影射、暗喻的人物,我們也透過討論改了又改;2007年,糾纏他數年的《東城檔案》終於結集出版。
關於我們一起論說了幾年的「東西南北」出書計畫,終於全面出齊,這件事當然值得好好吃個飯。
坐在「和平飯店」,不喜歡用信用卡的林柏燕,掏出一疊鈔票,在掌心裡拍了拍,豪氣地說:「最好的朋友,最好的餐廳,最頂級的魚翅套餐,這樣過生活,不亦快哉!」

2009年,因應我的專題策劃,林柏燕為「鍾肇政主題小說大競寫」寫了篇〈兩顆檳榔〉,小說收束在暗喻鍾老的詼諧結尾:「偶而掉下兩顆檳榔,彷彿谷清子的珠淚,老人把它撿起來,放進褲袋裡。他已收集了一大袋,最後被老妻扔到垃圾車裡。老妻注意到老公,開始有點阿達阿達了。」
他還刻意打個電話問我:「這樣,會不會太超過?」
「哎唷!都什麼年紀了,鍾老和你,已經是台灣文學傳奇,你們的時代,你們的交情,還在意什麼超不超過?」我一說,林柏燕已經大笑:「沒錯,我這把年紀,真的什麼都可以寫。」
這個任性縱恣的文學家,就這樣在他最後一篇小說稿,留下「什麼都敢寫,什麼都敢做」的形象,輕財任俠,快意恩仇,走出一條我們想像不到的人生。

林柏燕喜歡引用他父親說的這句話:「一個人如果非死不可,一定要死得新鮮。」
他活得痛快,確實也以一種高密度壓縮的轉速瀟灑向人間揮別。
無論我們多麼捨不得,最後,也只能學一點點豁達,用他喜歡的方式,向他說再見。

Michael 2017-09-07 01:07:38

一路好走,老師....你是我這輩子最有活力的老老師

新埔人 2013-01-17 00:05:22

真高興故鄉出了這麼個可敬前輩,曾經在文字世界發光發熱。想到厚厚「新埔鎮誌」出自他手,就無比感謝他,為我們留下如此厚重美好的禮物。

分享 2013-01-16 11:21:53

記得翻讀2013年即將出版的《新竹文獻42期:林柏燕紀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