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9 18:15:33小蟹子
晚來遂覺人間倦
中秋剛過,辛樂克颱風仍在肆虐。
牆腳水溼,沿著地磚接縫細細地流,經過一整夜無聲的積攢,竟也在桌面下蔭生出一大汪小水潭,所有團圓美滿、花好月圓的想像,都被風雨打碎。
盛夏過後總是一雨成秋,只覺得心中丘壑,盡皆迷離。
李清照的「試燈沒意思,踏雪沒心情」,說的不只是國破家亡的辛酸,而是千古來千萬人在生命的不確定時候,隨著季節起伏,藏不住的疲倦荒寒。
辛樂克盤旋三天,剛好銘刻下中秋前後三天。
中秋前日,農曆八月十四,風雨極大,鋪天蓋地灰濛濛的天色,居然把一向深深相信的「盡心做人、熱情過生活」的信念一起打包。
懶洋洋地,讓晦暗疲倦的心情,狂肆地擴張領地。
無所事事,攲斜橫躺。全台都放假了,感覺上,不必再負擔起一定如何的社會責任,心情倒轉到端午前後。
從端午開始,父親的病諸多磨折。接父親到身邊住了近一個月,諸事俱廢,還累得大哥一家、大姊一家,為做替手往來奔波,各自疲憊不堪。
而後,父親在回診時倉促手術,住院間不見好轉,看著他意識錯亂,轉診,住進加護病房近半個月。
轉眼農曆七月,陰陽交錯,父親日夜慌慌然害怕著。大嫂求來平安符,分別放在父親枕下、掛在頸間、纏在手上。
紅符抓在父親手上,勁力交纏,不知道打了多少個結。初探視,父親就嚷著要我解開這些千纏萬繞的結。
我戴起老花眼鏡,和這些纏滿恐懼、忿怨、痛楚、難捨的「結」奮鬥,一邊安慰著父親:「再過兩天,七月結束,就快要中秋了!」
病中的父親脆弱堪憐。
每接到和他不能同心同居的妻子電話,不是大哭,就是生氣,標高的血壓極速耗損著父親的健康。
因為父親,和「阿姨」劇烈衝突。
農曆八月十二,母親忌辰。這是每一年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日子,除了在日本讀書那年,三十年間,母親作忌,從來不曾缺席,這一年,為了大家庭的和諧,兄姐都希望今年母親作忌,我可以迴避。
從來沒有缺席的這個日子,第一次,不得不迴避。
迴避,常常種下牽纏與折磨。
這世間所有不能面對的現世,就是疼痛的源頭。就在這樣意興闌珊的心情裡,辛樂克掩蓋一切的瘋狂雨勢,成為一襲蒙天昧地的被袱,彷彿有一種奢侈,可以躲進風雨裡,忘記一切。
朋友不顧我的倦懶,鬧嚷著非要到石門水庫看洩洪不可。
倚在橋邊,看千萬重小水瀑相接在長長的、長長的大漢溪上。從車門邊袋裡找出一張廣告紙,隨手寫下〈中秋抒懷----辛樂克雨中看洩洪〉:
水濺長河掩暗流
山籠寒色冷清秋
晚來遂覺人間倦
風雨堪憂樹堪愁
因為寫了這首詩,連續幾天勉強打起精神卻仍然低落的心情,意外地振作起來。
喜歡文字,也許就是我最深刻的執迷。
能夠在這淒風苦雨瞬間,和一首詩相遇,真覺得這是一種幸福的禮物。
水「濺」,本來說的是人間最平常不過的事實,在大漢溪浩浩蕩蕩的聲勢裡,長河撩亂,濁浪滔滔。
極目四望,直如汪洋的水面上,露出數株樹尖,過往從半乾的水澤中竄長出來的樹叢,全部淹沒在汪汪水域。
藉著「掩」這一字,揭露出生機與疼痛交錯的「生命暗流」。
一抬頭,天籠暗色。
「籠」和「濺」、「冷」和「掩」,不只是為了動詞詞性相對,更重要的是,單一動作的「濺」,被全面遮下的「掩」字完全覆蓋。
全面而具體可以觸及的「籠」,又透過抽象壓迫顯得無所不在的「冷」字,以一種無可避讓的聲勢,把這個原應該充滿團圓、熱鬧、繽紛溫暖的中秋節,全被驟然降溫的冷色,凍結在清冷的記憶裡。
晚來遂覺人間倦的「晚」字,頗有餘味。
有些詩,偏愛套用「老來」如何的句型。如果我們改用「老來遂覺人間倦」,用意、造情,全都寫死了。
換成「晚」字,同時指涉了「一日」之晚、「一季」之晚、「一年」之晚,甚至是「一生」之晚……,無依無緒的語境,因而蕩漾出更多層次。
至於「晚來遂覺人間倦」的這個「遂」字,更有一種認清生命必然走向孤獨之旅的覺醒。
如果我們改用「只」字,晚來只覺人間倦,不但缺少一種自然而然的「自動繳械」般生命的全面棄守,反而還帶有一種可以「自由選擇」的意味,顯然,倦,也就成了一種熱烈而強勢逆反人間的力量。
然而,這種逆反到了最後,常常只落得「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的荒謬不堪。
只剩下千年風雨,以及這裡、那裡,無邊無涯枯了又榮、倒了又長、死了又生的綠樹幽幽,禁得起千百般無從計數的人間憂緒。
詩只寫到風雨堪憂樹堪愁,接下來,還有沒說出來的話,繞在心樑。
「風雨」和「樹」都不必擔心了,那麼,「人」呢?人究竟「堪」或「不堪」,又能堪受到什麼程度?
或者,我們都不知道,其實,風雨也不堪憂,樹也不堪愁。
天地窅然。我們不過飄飄零零,就這樣在倦愚餘生中,尋找一點點、一點點藉以取暖的溫熱?
牆腳水溼,沿著地磚接縫細細地流,經過一整夜無聲的積攢,竟也在桌面下蔭生出一大汪小水潭,所有團圓美滿、花好月圓的想像,都被風雨打碎。
盛夏過後總是一雨成秋,只覺得心中丘壑,盡皆迷離。
李清照的「試燈沒意思,踏雪沒心情」,說的不只是國破家亡的辛酸,而是千古來千萬人在生命的不確定時候,隨著季節起伏,藏不住的疲倦荒寒。
辛樂克盤旋三天,剛好銘刻下中秋前後三天。
中秋前日,農曆八月十四,風雨極大,鋪天蓋地灰濛濛的天色,居然把一向深深相信的「盡心做人、熱情過生活」的信念一起打包。
懶洋洋地,讓晦暗疲倦的心情,狂肆地擴張領地。
無所事事,攲斜橫躺。全台都放假了,感覺上,不必再負擔起一定如何的社會責任,心情倒轉到端午前後。
從端午開始,父親的病諸多磨折。接父親到身邊住了近一個月,諸事俱廢,還累得大哥一家、大姊一家,為做替手往來奔波,各自疲憊不堪。
而後,父親在回診時倉促手術,住院間不見好轉,看著他意識錯亂,轉診,住進加護病房近半個月。
轉眼農曆七月,陰陽交錯,父親日夜慌慌然害怕著。大嫂求來平安符,分別放在父親枕下、掛在頸間、纏在手上。
紅符抓在父親手上,勁力交纏,不知道打了多少個結。初探視,父親就嚷著要我解開這些千纏萬繞的結。
我戴起老花眼鏡,和這些纏滿恐懼、忿怨、痛楚、難捨的「結」奮鬥,一邊安慰著父親:「再過兩天,七月結束,就快要中秋了!」
病中的父親脆弱堪憐。
每接到和他不能同心同居的妻子電話,不是大哭,就是生氣,標高的血壓極速耗損著父親的健康。
因為父親,和「阿姨」劇烈衝突。
農曆八月十二,母親忌辰。這是每一年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日子,除了在日本讀書那年,三十年間,母親作忌,從來不曾缺席,這一年,為了大家庭的和諧,兄姐都希望今年母親作忌,我可以迴避。
從來沒有缺席的這個日子,第一次,不得不迴避。
迴避,常常種下牽纏與折磨。
這世間所有不能面對的現世,就是疼痛的源頭。就在這樣意興闌珊的心情裡,辛樂克掩蓋一切的瘋狂雨勢,成為一襲蒙天昧地的被袱,彷彿有一種奢侈,可以躲進風雨裡,忘記一切。
朋友不顧我的倦懶,鬧嚷著非要到石門水庫看洩洪不可。
倚在橋邊,看千萬重小水瀑相接在長長的、長長的大漢溪上。從車門邊袋裡找出一張廣告紙,隨手寫下〈中秋抒懷----辛樂克雨中看洩洪〉:
水濺長河掩暗流
山籠寒色冷清秋
晚來遂覺人間倦
風雨堪憂樹堪愁
因為寫了這首詩,連續幾天勉強打起精神卻仍然低落的心情,意外地振作起來。
喜歡文字,也許就是我最深刻的執迷。
能夠在這淒風苦雨瞬間,和一首詩相遇,真覺得這是一種幸福的禮物。
水「濺」,本來說的是人間最平常不過的事實,在大漢溪浩浩蕩蕩的聲勢裡,長河撩亂,濁浪滔滔。
極目四望,直如汪洋的水面上,露出數株樹尖,過往從半乾的水澤中竄長出來的樹叢,全部淹沒在汪汪水域。
藉著「掩」這一字,揭露出生機與疼痛交錯的「生命暗流」。
一抬頭,天籠暗色。
「籠」和「濺」、「冷」和「掩」,不只是為了動詞詞性相對,更重要的是,單一動作的「濺」,被全面遮下的「掩」字完全覆蓋。
全面而具體可以觸及的「籠」,又透過抽象壓迫顯得無所不在的「冷」字,以一種無可避讓的聲勢,把這個原應該充滿團圓、熱鬧、繽紛溫暖的中秋節,全被驟然降溫的冷色,凍結在清冷的記憶裡。
晚來遂覺人間倦的「晚」字,頗有餘味。
有些詩,偏愛套用「老來」如何的句型。如果我們改用「老來遂覺人間倦」,用意、造情,全都寫死了。
換成「晚」字,同時指涉了「一日」之晚、「一季」之晚、「一年」之晚,甚至是「一生」之晚……,無依無緒的語境,因而蕩漾出更多層次。
至於「晚來遂覺人間倦」的這個「遂」字,更有一種認清生命必然走向孤獨之旅的覺醒。
如果我們改用「只」字,晚來只覺人間倦,不但缺少一種自然而然的「自動繳械」般生命的全面棄守,反而還帶有一種可以「自由選擇」的意味,顯然,倦,也就成了一種熱烈而強勢逆反人間的力量。
然而,這種逆反到了最後,常常只落得「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的荒謬不堪。
只剩下千年風雨,以及這裡、那裡,無邊無涯枯了又榮、倒了又長、死了又生的綠樹幽幽,禁得起千百般無從計數的人間憂緒。
詩只寫到風雨堪憂樹堪愁,接下來,還有沒說出來的話,繞在心樑。
「風雨」和「樹」都不必擔心了,那麼,「人」呢?人究竟「堪」或「不堪」,又能堪受到什麼程度?
或者,我們都不知道,其實,風雨也不堪憂,樹也不堪愁。
天地窅然。我們不過飄飄零零,就這樣在倦愚餘生中,尋找一點點、一點點藉以取暖的溫熱?
〈中秋抒懷----杜鵑颱風〉
2015-09-28 13:38:56
静日意綢繆
秋夜月色收
風雨杜鵑至
聲聲喚回眸
中秋抒懷
2015-09-28 13:26:40
中秋前後,夾纏在「杜鵑」颱風裡。預約圓滿的特別日子,更覺得淒風冷雨
想起這首〈中秋抒懷----辛樂克雨中看洩洪〉:「晚來遂覺人間倦,風雨堪憂樹堪愁」
風雨當然堪憂、樹當然堪愁,
真正不堪的,只有人事惆悵,感傷微微……
秋風秋雨,
杜鵑聲裡,
靜看回眸。
暗夜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