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大藏經史》方廣錩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三月版,西式簡體字,科普特線裝本。
廣錩,江蘇邗江人,一九四八年生,一九七八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系,從黃心川習印度哲學、印度佛教。經歷文革,謂治學不及前輩,以承先啟後自任。一九八四年,晉該校﹝世界宗教系﹞博士生,從任繼愈研佛教文獻,閱《大正藏》及《敦煌寶藏》,嘗任﹝北京圖書館‧善本部﹞副研究員、副主任、﹝中華大藏經編輯局﹞成員,著有《印度文化概論》《佛教典籍百問》。
此書即廣錩據其博論《八~十一世紀中國漢文寫本大藏經》增補而成,前有任繼愈〈序〉,次英譯本自序、次目錄。次正文四章,首〈漢文寫本大藏經史略〉代導言,第一章〈《開元錄》對漢文大藏經結構的貢獻〉,下分二節;第二章〈從《開元錄》到會昌廢佛的漢文大藏經〉,分〈皇家官藏〉〈敦煌地區的漢文大藏經〉〈其他地區的漢文大藏經〉三節;第三章〈“會昌廢佛”後的漢文大藏經〉,分〈會昌廢佛時佛典的損毀〉〈會昌廢佛後的漢文大藏經〉〈《沙州乞經狀》研究〉三節;第四章〈漢文大藏經帙號考〉,分〈千字文帙號非智升所創〉〈漢文大藏經帙號探源〉〈吐蕃統治時期敦煌流行的偈頌帙號法〉〈千字文字號〉四節,凡三五五頁。
末附錄四種:一〈吐蕃統治時期敦煌龍興寺藏經目錄〉、二〈敦煌遺書伯3010號錄文〉、三〈《開元錄‧入藏錄》復原擬目〉、四〈主要參考書目〉,殿以〈後跋〉五頁,遞編至五一八頁止。
所述大藏經發展,大約起於錄,初有西晉末竺法護之《眾經錄》,次東晉釋道安《綜理眾經目錄》,次有﹝劉宋﹞時《眾經別錄》(作者不詳),次﹝梁﹞僧佑《出三藏記集》、﹝北魏﹞李廓《元魏眾經目錄》、﹝北齊﹞武平中(570-576)法上《齊世眾經目錄》、﹝梁﹞寶唱《梁代眾經目錄》、﹝隋﹞法經《大隋眾經目錄》。開皇十七年(597)費長房私編者名為《歷代三寶記》,仁壽二年(602)釋彥悰奉敕撰《眾經目錄》。﹝隋﹞大業間(605-618)釋智果有《諸經目》。
入唐,高宗顯慶間(656-661)釋道宣《西明寺錄》,始列「雜藏」之名;龍朔三年(663)釋靜泰《眾經目錄》則不錄雜藏;麟德元年(664)釋道宣私編《大唐內典錄》十卷,此但收譯經而已。次武后天冊萬歲元年(695)釋明佺編《大周刊定眾經目錄》,至開元十八年(730)釋智升自編《開元釋教錄》,所錄一千七十六部,凡五千四十八卷,最為後世所宗。至德宗貞元十六年(800)釋圓照編《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三十卷,錄一千二百十有三部;又有《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三卷,大略續智升《釋教錄》之意而已。
是書主述八至十世紀佛教藏經史,詳述藏經目錄,錄與失錄,辨之甚析,凡入藏者,即是准予流通之意,而事皆在宋前,是此書所論,以寫經為主。其中,《開元釋教錄》為其研究重點,並斷為私家著述,謂於創例有功,至於《開元釋教錄》所不錄者,廣錩頗致自囿之憾。書中引《歷代三寶記》所載,以《占察善惡業報經》為「目錄無名及譯處,塔懺法與眾經復異,不可依行。」敕云:「不須流行」;又禁釋信行三階教經典(三階教,見《地藏經法研究》提要),敕:「斷不聽流行」,隋世二書並不入藏,廣錩指隋以行政權力干預佛經之流傳(p83-84),不知朝廷亦依釋子臧否為進退之據也。至說唐僧據﹝北涼﹞曇無懺所譯《大方等無相大雲經》作《大雲經疏》以媚武后,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所不錄(p87-89),而錄長壽二年(693)新譯之《寶雨經》,此則事關藏經體例,《大雲經疏》以華著不入藏,尚非關政治。就體例論之,乃宜述《大雲經》入諸藏之狀,而書中未述及。惟此小疏,不掩其美。
下一篇:《中國佛教經論序跋記集》許明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