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民聯存 豐潤張人駿
張人駿(1846-1927),字健庵,一字千里,號安圃,晚號湛存居士,直隸豐潤縣人。幼穎悟,登同治七年進士。光緒八年,累遷四川鄉試副考官[1],晉御史。翌年八月,以近京災民眾多,奏請於京外四隅添設粥廠、平糶糧價、清淤塞、整頓五城捕務,詔下各部酌辦[2]。十一月,劾記名御史吏部郎中王琛習好摴蒱,經吏部查明撤記。十八年冬,以籌撥糧餉軍火得力,由廣西桂平梧鹽法道遷廣東按察使[3],二十年十一月,始就任[4]。明年,遷廣東布政使。[5]三載,調山東布政使[6]。廿六年十月,遷漕運總督[7]。
廿七年九月,遷山東巡撫,商人吳金印創藤帽,銷流甚廣,人駿奏予專利年限,以勸工業[8]。又奏停止武科,籌建武備學堂,宜妥訂考選出身章程,俾得及時自效。下政務處會同兵部議。尋以相關章程,前奉諭旨,令張之洞、袁世凱妥議具奏,現尚未奏到,請俟核定再辦。從之。又奏:開辦武備學堂,擬暫行試辦章程,詔移周馥妥為經理。[9]歷撫河南、廣東、山西,再撫河南。
三十三年七月,遷兩廣總督兼南洋大臣,英船過梧州遇劫,船醫死。駐京英公使與外務部交涉,部令嚴緝兇犯並予船醫優恤,更以粵東及兩江刑事權歸英國,粵人大譁,人駿上書奮爭,卒收回刑事權。前兩廣總督周馥允英艦測量惠州海域,人駿則令英軍退出。其遇事能力爭,致香港總督來聘,外人交譽。三十四年春,日本二辰丸走私軍火,為寶璧兵輪莫管駕緝獲,人駿照會日本領事,按律充公。日本以撤使館要脅,部令革除莫管駕,並照價賠償。人駿不從,粵人亦抵制日貨,其事遂息。嗣令廣東水師提督李準(1871-1936)[10]巡弋海疆,得知日軍據東沙島。人駿電請外務部交涉,日使索地圖為證。廣東按察使王秉恩以康熙間高雷廉鎮總兵陳倫炯所著《海圖聞見錄》進呈,由是留意海疆圖籍。
宣統元年四月,令準帥伏波、深航兩艦,出巡南海群島,調查得十五島,所到勒石為記,繪製西沙群島圖。至袁樹勳繼督兩廣,十月七日收回東沙群島。博士唐有恆留美康奈爾大學農學歸,人駿迎請籌建廣東農事試驗場,附設農業講習所,二年四月開學。
武昌事發,人駿初倚張勳平亂,及江寧告危,委美國傳教士鼓樓醫院院長馬林議降,俟機與江寧將軍鐵良縋城出,十二月,藉日艦抵滬上,移居青島,不復問世事。平素悃愊[11]無華,端重老成,而家無餘財。先是袁世凱撫魯,勦義和團而心存遊移,人駿警之曰:「自古未聞邪說可以成大事者。」凱悟,弭亂有功,遂為金蘭契,第五子允亮取世凱長女。及袁氏秉鈞,以禮召之,人駿謂無君臣體,峻辭不就。民國三年,日本奪德租青島,與諸遺老避天津。遜帝復辟,授協辦大學士,道阻不通,未受命。十六年卒,年八十二,諡文貞。[12]
【安圃聯存】
庚戌七月,輓鹿傳霖:
徐淩霄《淩宵一士隨筆》曰:鹿傳霖重人駿廉正,引為同調,在樞府中,時加維護,極言其賢。庚戌七月,鹿卒於位,人駿挽之以聯:
溯太公急難以來,忠節相丞,名德有達人,特鍾聖相;
自先帝登遐而後,臺衡代謝,中原正多故,又喪老成。
少堂仁兄雅屬
每懷古人,自知不足;
既生斯世,起能無情。[13]
芥塵仁兄雅正:
雲淡風輕,星稀月朗;
花香鳥語,水秀山明。[14]
偶集宋人句
瞰遠山,吞長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送夕陽,迎素月,當春夏之交,艸木際天。[15]
峻英仁兄正之:
吉月令晨,轉景即至;
芝草茂木,香風有鄰。[16]
[1]《清實錄光緒朝實錄》:「侍讀學士烏拉布為四川鄉試正考官。編修張人駿為副考官。」
[2]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一百六十八。
[3]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三百十七。【清季職官表查詢系統】自此以下始有錄。
[4]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三百五十三。
[5]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三百八十一。廿一年十二月。
[6]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四百二十四。廿四年七月。
[7]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四百七十四。
[8]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五百。二十八年六月。
[9] 【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五百一。二十八年六月。
[10] 李準,一名木,字直繩,又字志萊,號恒齋、默齋、任庵、平叔。同治十年生。四川省鄰水縣人。父徵庸,號為李鐵船,光緒三年進士,官至欽差督辦四川礦務商務大臣,廿一年,徵庸為捐監生、同知銜候補道員。張之洞使往湖北賑災,保薦知府補用。歷廣東錢局提調、兼海防善後局提調、廣東省厘金局總辦。廿八年,兩廣總督岑春煊召為廣東巡防營統領,兼巡各江水師。明年授南澳鎮總兵,號果勇巴圖魯。三十一年入覲,遷廣東水師提督。率艦巡東、西沙群島,宣示主權。
宣統三年,黃花崗之義,準率部鎮壓,為兩廣總督張鳴岐所忌,轉投革命黨,武昌事發,迎胡漢民為廣州都督。民國立,袁氏召為高等軍事顧問,段祺瑞封直威將軍。二次革命後,為廣東宣慰使,調停廣東局勢,五年去職,居天津,習書、撰劇本。二十五年冬,卒於天津。有《廣東水師國防要塞圖說》
[11] 《漢書‧劉向傳》:「發憤悃愊。」張晏曰:「悃,誠也。愊,緻密也。」師古曰:「悃愊,至誠也。悃音口本反。愊音平力反。」《後漢書‧章帝紀》:「悃愊無華。」《說文》:「悃愊,至誠也。」悃音苦本反。愊音孚逼反。
[14] 【張愛玲的“二大爺”,清朝最後一任兩江總督民族英雄張人駿】
[15] 【清朝末任兩江總督張人駿書法:功在維護國土,字跡沉穩莊重!】
上一篇:遺民聯存 萊陽王垿
下一篇:遺民聯存 湘潭趙啟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