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29 01:29:24南山子

從吾所好

閒章:從吾所好-2.jpg
  早先,刻好時,很喜歡,特別是拿來蓋在小品上。
  加上長度恰恰適手好拿。幾乎,每次寫小對聯,都用這顆蓋在引首位置。

  日久,石頭浸了印泥的油,有一部份也變得較通透,只是沒有很完全,所以,還是透得不夠漂亮。

  一度要把它給賣了,後來捨不得,又收藏起來。

  說得「捨不得」這回事。有回一群書家向我要閒章,普門寺依德尼師也在場,問一顆「明心見性」的章子,我說:「捨不得。」意思是只拿來給人瞧瞧。老師父頂了我一句:「整包東西都可以問,那有單單就這個不能問的,不能問?就不會帶來了。」

  唯,這老師父開口,把我的話給將住了,當場像給點了穴。
  老尼師當機開口,直截根源,還真是直指人(我)心哪?可惜,不是我見性成佛,成佛的是那印章,有字為證,要燒燒看有無舍利子,也是找這印章燒,較合理些。只不過,我還是會捨不得。

  話又說回來,印石通透,固然可愛。但是,不是先天就透的印石,特別是用油去浸泡造成通透現象的,我都擔心,因為在油份的滋潤下,皸裂的裂痕不易察覺,要到日後油乾了,皸裂現象特別加了速,會一清二楚的展現出來。

  現在這顆「從吾所好」既是通透又透不完全,話說得繞來繞去,就是「捨不得」。
  唉!不知道,看倌,有沒有這種經驗?
  總說,就是希望它是美美的,又捨不得它美到了極點,您說這情節不彆扭嗎?  

上一篇:是非只為多開口

下一篇:陳金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