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21 17:26:12南山子

是非只為多開口



閒章:是非只為多開口.jpg




是非只為多開口

  學刻時作品。
  那時對鄧散木的印風很景仰,印裡頭,多少有些鄧的味道。這印最起碼,仍是師承他的風格加以變化的。
  說是「最起碼」,又是「加以變化」,那也可以解釋作「學不起」,學不起他的霸氣,而仍舊掩藏不了自己的秀氣。
  不過,老說自己印風「秀氣」,這話也得行家認可才好,莫不要,自己的期許與外界的觀感差很多,那就有意思了。

  話說八十四年左右吧,游國慶曾組「印論會」,有一回,請陳宏勉師兄(也是師兄)來指導,談到「虞山派」,他指出虞山派三個重要人物的印風,稱開山祖趙古泥印風平和(印象中的字眼,可能有些差距),弟子鄧散木較霸氣,再傳弟子吳平,秀氣。

  我當時深以為然。這祖師爺趙古泥先生,取封泥拓片之意,刻成具有兩儀消長,虛實相應這種理論基楚的印風。初創風格倒是溫和,鄧散木氏則加深了理論的運用,大有圓則中規,方則中矩的架勢,刀勢辛辣,所以說有「霸氣」,他甚至著《篆刻學》闡揚其說,其中特別是論述「章法」的十四篇,對臺灣近世印藝教學,影想很大。因為談到章法理論,似乎都拿他的說法當教材。
  吳平先生,是故宮研究員,也能畫。最近聽說有一票已經略為嶄露頭角的中青代印人,都往他那兒去取經學習。孟子說:「雖無文王猶興」,所以這個兢兢業業又趨之若鶩的作法,也不知該是喜還是憂?

  虞山印風,搬得上檯面的,應是這三代三個。其他紹述先賢遺法,不是沒有人,只是在其家法所應具有的風格裡頭,變化上沒有那麼波瀾壯闊,路數顯得稍為拘謹罷了,並不是不夠成熟。

  不過,話說回來,我的秀氣,對不上宏勉師兄評吳平先生的秀氣,這是兩回事。好比碩大塊頭的村姑,舉止嫻雅,我們可以說她秀氣,纖纖小手,玲瓏刺繡的黃花閨女,我們也可以說她秀氣。但是,您別問我到底是屬哪一個?我總不是女的罷了。

  而宏勉師兄所稱吳先生印風秀氣,有眼光的人,應該是看過了自然會明白,只是我深以為然的這兩字評語,不知師兄還有修正否?

  辦公室的老奶奶,去年底整理桌面,發現我曾經把這印拓蓋一份護貝送她,她就墊在桌面玻璃底下,當做座右銘。
  老奶奶,謝謝喔,面子給足了,要祝您子秀孫賢,富貴萬年哩。

上一篇:古印汶平

下一篇:從吾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