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16 22:43:46南山子
古印汶平
私印:古印汶平.jpg
當時只覺得這點子有趣,於是就這樣設計。
趣味在哪裡?就在「古」字一筆,往上頭鑽出,「平」字一筆,往下釘下去。這一來一往之間,把他錯開成對角位置,使原先一來一往的相對性更強列些。
其他就靠排比效果和筆勢,來填補趣味性。排比效果,並排的筆意很清楚。 筆端蝕損的效果,特別是「汶」字,是刻意與不刻意的折衷方案。
怎麼說呢?整個「汶」字下方,是在整齊的期待下,不認真追求,所造成的結果。因為,認真時,下刀要很準,很專注,但還是無法保證不會出岔子,有時還可能會使「專注」這件事,成了「虛耗精神」。
生怕這種精神損失,於是,就稍作讓步。
讓成,一樣很專心下刀,但是退一點點位置,保留誤差和修正的空間。而那些蝕損的效果,就是在修正誤差時所留下的痕蹟。包括線條歪了、偏了,要拉正。
腐蝕,這種想法,古人已經有理論,他的想法是:
如果是朱文印,就蝕掉字的筆畫。
如果是白文印,就蝕掉字以外的空的。
總之,就是把原有的「材質」給腐蝕了。
這裡有個觀念可談:
古印是以銅印為主。通常,銅器古物會生「銅綠」,銅綠是長出來的,不是只有蝕陷下去。對銅印而言,照理,衍生的銅綠,也應該會使印文糾黏在一起,以致不易辨識。但是,道理雖然如此假設,古人的銅器純度,好像並不如此精準,加上長期埋在地底。所以,蝕陷現象,仍是較多。這也許就是早期印人所作的摩古印,偏向腐蝕印材存在部分的原因之一吧。
另一個原因,應該是,銷蝕現象,比較好作手。銅綠的糾黏現象,是要留住現有的材質。而「留」這個動作,在概念上,相當於「不作為」之意,就是保留而不刻掉印材。雖然「保留」也是刻法之一,但在追求主動、創造的藝術特性中,顯然是不易表現出來的。只是,近代印作中,這現象已經有向前推展了一步,部分印家已經採兩路並進的表現手法。
要說「一陰一陽之謂易」,印文蝕與黏現象,正是一陰一陽的消長之勢。只要「反向思考」,就能很快的找到這地步。不過,扯上《易經》,好像是有多大的學問似的。
當時只覺得這點子有趣,於是就這樣設計。
趣味在哪裡?就在「古」字一筆,往上頭鑽出,「平」字一筆,往下釘下去。這一來一往之間,把他錯開成對角位置,使原先一來一往的相對性更強列些。
其他就靠排比效果和筆勢,來填補趣味性。排比效果,並排的筆意很清楚。 筆端蝕損的效果,特別是「汶」字,是刻意與不刻意的折衷方案。
怎麼說呢?整個「汶」字下方,是在整齊的期待下,不認真追求,所造成的結果。因為,認真時,下刀要很準,很專注,但還是無法保證不會出岔子,有時還可能會使「專注」這件事,成了「虛耗精神」。
生怕這種精神損失,於是,就稍作讓步。
讓成,一樣很專心下刀,但是退一點點位置,保留誤差和修正的空間。而那些蝕損的效果,就是在修正誤差時所留下的痕蹟。包括線條歪了、偏了,要拉正。
腐蝕,這種想法,古人已經有理論,他的想法是:
如果是朱文印,就蝕掉字的筆畫。
如果是白文印,就蝕掉字以外的空的。
總之,就是把原有的「材質」給腐蝕了。
這裡有個觀念可談:
古印是以銅印為主。通常,銅器古物會生「銅綠」,銅綠是長出來的,不是只有蝕陷下去。對銅印而言,照理,衍生的銅綠,也應該會使印文糾黏在一起,以致不易辨識。但是,道理雖然如此假設,古人的銅器純度,好像並不如此精準,加上長期埋在地底。所以,蝕陷現象,仍是較多。這也許就是早期印人所作的摩古印,偏向腐蝕印材存在部分的原因之一吧。
另一個原因,應該是,銷蝕現象,比較好作手。銅綠的糾黏現象,是要留住現有的材質。而「留」這個動作,在概念上,相當於「不作為」之意,就是保留而不刻掉印材。雖然「保留」也是刻法之一,但在追求主動、創造的藝術特性中,顯然是不易表現出來的。只是,近代印作中,這現象已經有向前推展了一步,部分印家已經採兩路並進的表現手法。
要說「一陰一陽之謂易」,印文蝕與黏現象,正是一陰一陽的消長之勢。只要「反向思考」,就能很快的找到這地步。不過,扯上《易經》,好像是有多大的學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