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1 20:29:40小迷樂

[文作] The Vision of the City--京都~心靈的故鄉 觀後感



環境社會學  影片觀後感

前些日子,我做了一個夢。夢中,紅的很紅、綠的很綠、藍得很藍,天空很美大地很遼闊,世界上的萬物都擁有它本來的樣子,一切都安好,但就是有一種少了什麼的感覺!直到醒來才發覺,原來少了人類。

從北部回到台南念書,感觸非常深,腦海浮現的畫面比想像中多上許多。小時候,關廟的老家前有一個很大的庭院,在台北市區會被誤認為停車場的那種,庭院有一塊區域舖著淺土、種著小樹、養著公雞(當時我以為雞就只有公雞一種),雖然圍著鐵籠,但對於小小的我和公雞卻已足夠追逐一整個下午,那可是想起會暗自偷笑的畫面呢!

搬到台北,空地變成一幢幢的公寓,直至今日,公寓像喝了克寧的奶粉般不斷長高,長得比大樹還要高,長成水泥叢林,長到天空只剩一條線。國中,信義區的世貿二館是我最喜歡的地方,遠遠就可以看到的積木型建築,每每有展覽就一定會去報到;高三畢業前我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找尋可以完整看到積木的角度,卻只聽到101大樓老大哥般叉著腰站在我面前吼:『小鬼!看什麼看!』

深居都市的人也許都不會發覺,在不知不覺中已漸漸與環境疏離,成大雖然仍在台南市區,但相較之下已有相當大之差別。那種再次回到自然懷抱的感觸,沒有令人喘不過氣的氣氛,緊張的氣息已舒緩,就像回到了孩提時代。不需否認,我個人的經驗是:人還是需要自然的!

人類早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環境,基於對生存與物質享受的自私,本能建構的聚落、鄉鎮、城市早已向自然伸出了狼爪。在我的認知裡,人類也並不是故意地破壞環境,而是在早期的社會以及觀念尚未「進化」出『自覺』,而這種自覺在已開發或高教育水準區域的影響下漸漸深植人心,導致人類開始擔心未來,藉由對過去的反省,尋找可行的方式。

事實上,我認為討論到都市對環境的影響就必須牽涉到人性的自私及優越感,尤其當聚落形成後更加明顯:該有良好的居住環境、該享受高水準的生活、反正這裡放著也沒用,倒不如我來開墾;科技發達,人口增加後,對自然的需求、索取更變本加厲,以為人類就是世界的主宰者,於是大肆開發。

1970年阿先生用他的一小步證明月球上連隻兔子都無法生存,更遑論人類,瞬間加速人類對環境破壞的自覺之傳播,人人自危地球無法居住的那一天。於是才開啟環境工程的的大門:減少城市對環境的破壞、廢棄物的回收與再利用、水資源的汙染防治等,直至今日正在擴散的綠建築概念,迫切尋找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生存方式。

影片中,『町屋推廣協會』(我忘了名字,反正類似吧!)不斷提起町屋的好,多麼的與大自然融合,高樓對古都的衝擊等等...在我看來就像是另類的房屋廣告罷了!他們的推崇頂多就是為了傳統文化,藉此為環境發聲太過虛假,某種程度而言純粹藉環境之話題達到保護町屋的目的,也許這種觀點很冒犯,但我得為現代建築叫屈:這也只是都市發展的一部分,當土地不足以居住時當然也只能往天空發展,這是必經之路,然後十年後絕對會回過頭來思考如何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這過程就像一條方程式,亙古不變!如果真為環境著想、真想融入環境,何不回到以前的草屋?何不木宿穴居?如此不更融入環境又不造成破壞?坦白而言,就只是希望維護傳統文化罷了!

現代建築就不比傳統建築好?誰說現代建築就不能與自然融合?看過慕尼黑大學的圖書館就不會這樣認為,丹麥環保小鎮、紐約「冰鎮」大樓、加州永續生態村等處,處處現代也處處生態!當然,我並沒有站在傳統建築就該汰換的這種立場,一切都取決於整體的都市計劃,而都市計劃內容在對環境都不造成影響(或很小)的狀況下,是傳統、是現代都已無所謂!

片中提起當地的治水設施,就令我想起暑假在環訓所受訓的過程中,參觀過的八里生態濕地。的確,正如世俗所認知的,效率並不非常高且範圍小,但必須澄清的是:生態濕地並非為整治河川或水土保持所設置,而是在替污水處理場尋找融入自然而不耗能量的方式,所以是誤解...但生態濕地的確是非常令人驚喜的一種工法,完全擺脫了汙水處理廠死板板的刻版印象,添加生命力的工程真令人眼睛一亮啊!

老師提到二行溪(我們是叫二仁溪,應該同一條吧!也許是上下游...)的治水工程,有趣的是,我們暑假舉辦的環境生態研習營就常藉此做為課題,甚至出借膠筏參訪,廢五金工業的污染的確把河水汙染得很可怕,接觸到皮膚會有殘留是真的;但關於堤防的問題,既然連百姓都知道疏導比築堤還要有效,那些專家又何嘗不知;然四周既又是住戶,該如何疏導?就像黃河每幾年就會大改道一次,該如何疏導?下游就都不要住人?我想,堤防也許不是最完美的做法,但也不失為一個方法!台北縣市的員山子疏洪道也是施工了許久,又耗費大量資金才有明顯成效,其他地方也只能以堤防作為權宜。

說到此,我又想為政府辯解,回到原點思考,廢五金工業既不是政府允許,污染也不是政府所造成,政府在允許的經費下執行可行的工程,又被居民得寸進尺高喊堤防擋住視線,該情何以堪?難道治水工程、淨水工程、河川整治就只是兩片嘴皮碰碰而已?的確,每個人的腦海裡該有一個理想,但現實絕不會達到理想,這不早就該有所體認?

其實,每次討論到環境的相關議題,我就會陷入一種迷思!

無論是都市發展,抑或是治水工程、污染,只要人的本性不改,討論再多都一樣,不是嗎?我想這是人類必須改變的問題,簡單而言,人類因為自己的發展破壞了環境,建造了房子、污染了河水,如今又是為了人類繼續存活,希望融入自然、希望淨化河水,甚至在建造堤防治水之後貪婪地要求美麗的風景,人類成長了嗎?說好聽是『自覺』,倒不如說只是人類再次對生命的索求罷了!

我想,要環境與人類和平共存,就必須期待好的教育能在下一代的人類中根深蒂固了!也許哪一天,夢中美好的世界也會有人類。
 

後記:

修環社的這一個學期
真的是對環境改善有一種憧憬

總是想像著大家的心態都會改變
總是把社會問題當成是知識份子的責任
總是滿腔熱血然後再被澆冷

也許,我太過天真
又或許,我應該懷念那段真誠...

2009.06.21 20:30 By 迷


 

上一篇:[文作] 醜陋

下一篇:[文作] 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