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2 08:37:05健健美

環團拒吃到飽 推動合菜共食

中國時報 2008.04.02 

林倖妃/台北報導

 少吃是福▲各種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揚,全球資源面臨枯竭,國內環保團體為響應地球日,發起拒絕吃到飽的活動。圖為街頭各種吃到飽型態的餐廳。(本報資料照片/王爵暐攝)

 響應環保、拒絕吃到飽!國內有環保團體為響應四二二地球日,積極發起「吃飯七分飽、反對滿街吃到飽」,認為吃到飽不但容易浪費食材,也造成身體沉重負擔。環保團體並推廣「合菜共餐」,每周一天邀請鄰里或友人各出一道菜共食,也可達到環保目標。

 距離四二二地球日尚有廿天,全世界將有一八七個國家、約五億人參與減碳活動。環境資訊協會發起一連串攜手減碳護地球活動,環保團體並各自傳授民眾從生活中響應減碳秘訣。

 主婦聯盟提出應自備餐具,拒絕使用免洗餐具;自然步道協會提倡減少使用交通工具、多騎自行車。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提倡「吃飯七分飽,反對滿街吃到飽」。

 新生活社會福利促進會理事洪友崙表示,在國內流行「吃到飽」,卻讓人吃到撐,造成身體負擔,消費者更常因拼命點菜,最後吃不完而浪費食物。不但對環境不好,也和目前國際推動的「減碳運動」背道而馳。尤其業者為大量供應食材,勢必壓低成本,可能有黑心食品隱藏其中。該會因此推動吃飯只要七分飽,洪友崙說,為免犧牲下一代的資源,也積極推動「分段飲食、合菜共食」的觀念。

 洪友崙說,去年他去參加天母的共食活動,所有社區鄰里各出一道菜,熱鬧開桌交流。他認為這樣的方式應定期舉行,他利用參與「愛笑俱樂部」機會,固定每周四邀請俱樂部會員和鄰里,每周四中午各出一道菜共餐享用。參與合菜共食者目前有廿餘人,四月後將推廣到各縣市示範點。

 至於「分段飲食」,洪友崙說,目前不論是自助餐或餐廳,都在供餐時間後停止營業,消費者全都擠在同一時間用餐,過後就沒人購買,食材全因不新鮮而遭丟棄。該會先從台灣大學周邊做起,和附近餐廳業者洽談,中午或晚間用餐時間過後,低價提供食物,讓民眾不用全擠在同一時段吃飯;餐廳也可出清賣不完的食材,減少食材浪費。
中國時報 2008.04.02 
吃到撐要催吐 這才划算?
林倖妃/台北報導

 國內流行多年的「吃到飽」,有人說讚,吃到要催吐;有人說NO,擔心食材不新鮮。

 住在桃園的黃太太表示,她以前念大學時,最喜歡和同學去「吃到飽」,常常為吃一餐,先餓兩天再去吃到撐。有一次和同學相約到五星級飯店吃下午茶,吃到肚子撐得實在很難受,只好到廁所去催吐,吐完再繼續吃,「這樣才會覺得賺到了」。

 但她也說,自從工作幾年後,她和同事都不喜歡去標榜吃到飽的餐廳,現在食量沒有以前大,而且一般簡餐不過二、三百元,就可以點到喜歡吃的食物,「吃到飽」動輒要五、六百元,根本不划算。

 在建築公司工作的陳先生說,他最喜歡「吃到飽」餐廳,尤其是火鍋店,只有在「吃到飽」才可不斷吃他最喜歡的牛肉。若在一般餐廳,牛肉不但貴,一點再點恐怕荷包也受不了。

 說到「吃到飽」,孫先生直搖頭,他說,以他的經驗發現,吃到飽餐廳若價格較平價,通常食材不夠新鮮也不好,不合胃口。但到食材較好的吃到飽餐廳,要價通常在八、九百元水準,對他來說也不划算,寧願捨棄「吃到飽」,還是吃多少、點多少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