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精神疾患診斷標準(DSM-IV),要符合下列症狀、七歲前發病、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場所 (如:學校、家裡、工作場所),並造成社會、學業、職業功能上的損害,而且又非因其他發展疾患、精神疾病所引起,始能稱之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即所謂的「過動症」。俗稱“過動兒”,主要的問題表現在三個層面: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動量過多、行為衝動。
1、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工作或遊戲;外界一有什麼聲音或刺激,馬上就被轉移;對於靜態的遊戲則往往無法完成,做功課或遊戲時比較不能注意到細節或常因粗心大意而做錯,而且不能從頭做到尾,對於需要持久集中精神的事如做作業,會逃避或拒絕去做;工作或活動所需的東西,不知放在那裡,嚴重的甚至連每天常規的事也都會忘記。
2、活動量過多:對他們的評語多是「活潑好動」、「調皮搗蛋」,常常看到的是沒有辦法好好坐在椅子上,不是動手動腳,扭動身體,就是坐立不安,上課時離開座位,跑來跑去,跳上跳下;靜不下來,不能從事靜態活動,有的話很多,常嘰嘰喳喳講個不停。
3、行為衝動:往往還未聽完問題就回答,常打斷別人的談話或活動,不能乖乖地排隊等候。突然出手碰人,未經他人同意,擅自拿取他人物品,不管是否危險,他想做就做。
不是每一位過動兒都有以上所有症狀,有些孩子的表現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有些則是以活動量多及衝動為主,有些則是同時合併以上三種特性。這些過動兒症狀在七歲之前,就已存在,而且會對學業、工作及人際關係上造成不良的影響。
因為這些特質,過動兒從小就被視為特殊人物,而且怎麼罰都不會改善,這是一組無法用打罵可以矯正的行為。各位父母要有這種體認:即使打死了,他還是一個過動兒;但光用無比的愛心而無適當的行為訓練,過動兒也不會自動「改動歸靜」,反而造成家人與學校的困擾。過動兒需要的是耐性及清楚的規則。【繼續閱讀】
>> 相關文章
·「過動兒專案」--腦波音樂讓過動兒愛上學習!
·「情緒管理專案」-我發誓,我不會亂發脾氣了!
·「高效學習專案」--腦波音樂給我全腦學習力、記憶力、創造力!
·「睡眠障礙專案」 ──用音樂向睡眠障礙說“再見”
·「冥想、靜坐專案」─讓身心漫步雲端!
·「注意力不集中專案」 --腦波音樂專注你的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