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談《櫻桃的滋味》:生命的甜美與苦澀
「泥土會帶來美好的事物。」
「你該說美好的事物最後都會化為塵土。」
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導演的《櫻桃的滋味》,劇情並不複雜,敘述一名想要自殺的中年男子,在市區與山路兜兜轉轉,想要找到一個可以幫他完成「心願」的人...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解釋男子為何要自殺,只有一個又一個的人在勸導他不要自殺。男子跟與他互動的人說,你們可以理解我的心情,但無法真正感受到我的痛苦。而與他互動的人則表示,如果不把心事說出來,就沒有人能理解你。自殺是錯誤的行為,活著又覺得沒有希望,誰的想法與選擇更正確?
電影裡,一名土耳其老人跟男子說他以前曾經嘗試過自殺,老人拿著繩子去到郊外,找了顆樹,他爬上樹並把繩子綁好,樹上結滿了桑椹果子,老人拔了一顆來吃,果子的滋味十分甜美,老人忍不住一顆接一顆吃了起來,隔天朝陽升起,上學的孩子見到樹上的老人,請他搖一些桑椹果子給他們,老人說當他看著孩子們撿拾掉在地上的果實時,孩子臉上的笑容,改變了他的心意,改變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
人生大約就是如此,有些時候我們會困在一種情境中無法掙脫,覺得生命醜陋。若能換個方式閱讀,或會發現:也許是我們的心讓生活變得醜陋。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嚐到桑椹甜美的滋味,或說,能嚐到桑椹甜美滋味的人(被理解,心境的改變,活著的勇氣),某方面來說,可能是幸運之人。
《櫻桃的滋味》的結局令我想起費里尼導演的《揚帆》,都在最後一刻,打破虛實的界線,從戲劇變成電影的拍攝現場。想想,那也是一種視角的轉換。銀幕外看著電影的我們,不明白男子為何要自殺,但男子沒有說出口的理由卻成了容器,讓我們自行置入原因。《櫻桃的滋味》像是阿巴斯導演對大眾的提問:你怎麼看待生命與這個世界?覺得無望也無力改變(經濟困頓,戰火不斷)?或是像劇中的男子,看似在找尋一個幫他自殺的人,但男子與不同人物的對話(而這些人都是社會裡的弱勢者),不也像是在找尋一個可以讓他重新思考生命意義之人?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