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8 22:39:52貓頭鷹

從吳濁流故里走來

在懞懂的童年裡,稻田、池塘、大榕樹、圳溝、曬穀場、狗和雞鴨,組成我生命的七彩顏色。印象中的童年每天有玩不完的遊戲。有時候是呼朋引伴但大部分的時候我就一個人以花草樹木為友自顧自對話起來。

有一次,住在城裡的同學到我家後來在給我的書信中嘆道:「去你家根本用不著送花因為你家就是一個大花園啊

因為這樣「與自然為鄰」的成長經驗自然對土地和花草樹木山川水流和昆蟲鳥獸有一種和親人一樣相親相依的緊密感覺。陶淵明講的「性本愛丘山」,我想就是源於與大自然同體的生命經驗吧

13歲進入國中,我唸的是照門國中,吳載堯老師擔任了我三年的國文老師。雖然吳載堯老師上課生動活潑,但當我們上到某些生硬八股的課文時,吳老師眼見班上同學,讀到不知所云的之乎也者課文內容,眼神越來越呆滯,吳老師就開始像吳樂天說起「廖添丁」那般,只見他神采飛揚,邊講邊演,講起他「吳氏家族」出了二個神話般英雄人物,那二位英雄人物就是吳濁流和吳載熙。

吳載堯老師總有辦法在課間生動地穿插吳濁流、吳載熙動人篇章。

那個升學第一、政治禁忌的年代,吳載堯老師在教科書以外為我們所加場演出的「特別場加演版」,讓我默默在心上記住了「吳濁流」、「黑貓中隊」、「U2飛機」、「吳載熙」,這幾個關鍵字。

 長大以後才知道,「吳濁流」、「U2飛機」,是某種政治禁忌,倒是因公殉職黑貓中隊的飛官吳載熙,成了大茅埔連接照門必經橋樑的名字。

  台灣解嚴那年(民國76年),我進入大學,學校規定大一新生一律住校。大學同學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我和同學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我來自新竹縣新埔鎮大茅埔,台灣文學之父吳濁流老家,就在那裡。他是我的鄰居。」

  我法律系的每一位同學都搖頭,非常疑惑地追問:「吳濁流是誰?」

 

        大茅埔之光,吳濁流和他的故居

  我的老家,與台灣文學之父吳濁流,遙遙相望。真正認識他,一直要到大學時代讀了他的《亞細亞孤兒》、《無花果》、《台灣連翹》等小說。

  《台灣連翹》,這段描寫主角故鄉如畫風景,令我眼熱。這不就正是新埔大茅埔和吳濁流老家的景致啊!斯人也,除了熱血,還是愛鄉愛土,真情流露呢!

「我的住家是大廟形建築,在村子裡,除了廟宇之外,沒有第二家這樣的民房。在我出生的時候,正廳三間早被日軍燒毀。這三間是奉祀祖先的地方,卻成了廢墟。直到這正廳重建為止,變成同族的孩子們的遊樂場。

......我家的前面是田,有廣大的水田。後方有一排竹叢,竹叢後面是一片廣闊的果樹園。園子裡有柿子、李子、橘子、柚子、茶等。園後有山和果園相接,山上大木蒼鬱茂盛,白天也有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有狐狸在地下亂跑。也有各種各樣的鳥。繡眼兒、白頭翁、山鳩、伯勞、竹雞、鶯等的鳴聲不時可以聽到。到了秋天,便可以看到烏秋停在水牛的背上,白頭翁啄食紅熟的柿子,高高的相思樹梢上,有山娘或白鶴歇息,簡直如畫一般。」(引自《台灣連翹》第15頁至16頁)

 

                    識之愈真

  不知道他哪來毅力、勇氣和金錢,在那個艱難的年代,不拼經濟,倒去辦了肯定賠錢的台灣文藝雜誌。

  民國58年捐了他的退休金十萬元,創了「台灣文學獎」(也就是後來「吳濁流文學獎」前身)那筆錢在當時,可以買下故鄉新埔數百甲農地吧!

 「誓將熱血挽狂瀾,

  七十光陰一指彈;

  寄語萬千諸後秀,

  一心一德振文壇。」

  這是吳濁流先生創立文學獎的發願。九把刀只能算是很後來的熱血作家,吳濁流可是不折不扣第一代「鐵血作家」和文藝的領航者呢!

  一直到民國89年兩黨輪替,政治黑箱解禁以後,新竹縣竹北市開始有了一條「吳濁流路」,並在新竹縣文化中心圖書館設了一間「吳濁流藝文室」。

  那年適逢吳濁流冥誕100歲。後來在他任教最久,創作最豐的西湖鄉,設立「吳濁流藝文館」。

  民國100430日在地方人士奔走下,獲得客委會補助九成以上款項,重修吳濁流故居「至徳堂」。吳濁流的宗親仍居住在周邊,吳濁流的墳墓,據說就在故居後山某處。

  壯心不已,為國家前途憂心的吳濁流,自知有生之年無福消受故鄉無憂無爭的退休生活。他在題為《回鄉》和《過新埔橋》的詩裡,這樣寫道:

       回鄉

離鄉三十年,人事幾番遷

往昔紅顏豔,而今白髮妍

青山如舊日,老團待歸年

親友頻相問,相逢笑拍肩

 

     過新埔橋

百丈長橋綠水灣,憑欄迴首舊青山

馳車商客黃沙捲,叱犢兒童載月還

題柱有人懷雁塔,成名他日望鄉關

一番歸里一番老,廿載風塵鬢髮斑

   
    在吳濁流故居裡,留存他一整牆的書架,和他詩句手稿。比較鍾理和在屏東美濃和高樹兩個紀念館,吳濁流故居,單薄得讓人心疼,猶似昔人在那個政治充滿禁忌的年代,至今仍走在一條人跡稀少的道路上。

 

           返影入深林

   吳濁流故居,離我的原生住所,走路不到10分鐘距離。但是村庒裡,知道本地出了個這麼個台灣文學界,令人尊敬「人格」者的卻不多。

  吳濁流離鄉三十載,默默為台灣人大業耕耘,奉獻,本地人只知農,只會圃,幾人能解此中有深意。

 

  「青山如舊日,老圃待歸年」,吳濁流先生終於在民國65年等到他的「歸年」,訂做了一整個牆面的書櫥,準備在他新埔大茅埔故居,成立台灣文藝資料館。

  民國65年那年我小學一年級,若果吳先生大願完成,我可能會在離家1千步之處,擁有一個文學寶庫吧!

  「歸年」計畫,只來得及完成書櫥,連書架油漆還沒來得及上,3個月後吳濁流先生病逝。還圃歸真大計,終未能成。空留一排空盪盪書櫥。

   這麼多年過去,政黨終於輪替,台灣主體性越來越被重視,但吳濁流老宅那一排書架仍然是空盪盪的。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圃露庭霜何寂寞」曹雪芹與吳濁流又何其巧合,同命也同運?!

 

        喜夕陽餘艷在,重溫ㄧ夕詩話

   少年同窗,闊別30幾年後,幸得熱腸有心國中同學催生,讓大家再度共聚一堂。思想起「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杜甫的詩畫面。

   幸好,活在此時此地,我們不用像杜甫那時代山川戰亂民變阻隔,悲欣交集,只要願意走出家門,惜取眼前人,就能擁抱人情芳馥。

   同學們一行人,說走就走,特前去吳載堯老師家,看看老師。

   這群搞笑同學,一到老師家門,就來場「記憶力大考驗」,猜猜我是誰。
   
雖說人生「八十才開始」也太為難才「三歲」的老師吧!更何況已經好幾十年不曾相見。
  
老師忒神,鬧鬨鬨一陣子後,他很快一一叫出我們的名字,認出少年時期印記意象。
  
閒話家常話,聊校園時期點滴,談談近況。屋外一陣雨來,又去,又來,又去。這陣雨正好成全我們看到親愛老師,嘰哩咕嚕,永遠說不完的話。
  
我知道老師是吳濁流紀念館最重要推手,雨停後,我提起雖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我仍深深記得老師在還沒解禁的課堂上,不斷提到「吳濁流」這個名字,說到他的故事。所以當我看到吳濁流紀念館,在我們畢業30年幾後,終於在他真正故居設立,我知道一定跟老師有關。
   
既然紀念館就在隔壁,老師也是管理人,今日特拜託老師為我們導覽講解。
  
吳老師領著我們走入原本上鎖的公廳,如數家珍地,指著吳濁流先生家譜,照片,詩文,破損書櫥,說著他「鐵血詩人」(鐵血詩人,那稱號據說那就是客家人的硬頸,因為硬頸,不怕得罪日本學校當局,寧願辭職,二十年年資,裸退,沒半毛退休金;還有因為遭人羞辱,竟捨得怒撕結婚照!)
  
聽吳老師親炙濁流先生的第一手資料介紹,豐富生動。我好像又回到13歲那年,在下午1點半第一堂的國文課,吳老師眉飛色舞為我們講術大位大茅埔千古風流人物的傳奇故事。

  二天以後,收到很少使用手機的吳載堯老師,認真地寫了封好長好長的信,貼在line給全部同學:

「同學們大家好,

前天各位翩然蒞臨,令我騖喜交集,倍感温馨,謝謝大家。闊別多年我喋喋不休,時光恨短,不覺夜幕低垂,致躭誤回程,歉甚歉甚。

   
入門(猜猜看)沒全對,經二天來的腦搜,找回一些記憶,都是很乖的形象。很慚愧的是多年來我一直以為這一屆是黃老師帶的。竟忘記我是31的班導。幸好你們提到謝淑惠同一班,他是我佈達的班長啊!謝謝各位的提醒。唉!這大概是兩班水浮交融不分彼此,才會造出的錯覺吧!
  
各位同學各有專長,服務社會,年紀輕,活力充沛,可喜可賀。繼續努力吧!

  葉清益君,不僅事業有成,而且熱心公益。長久以來已為桑梓多項服務。辦同學會出心出力,圓滿週到。視師如親,同學如手足。我覺得他有照門子弟誠正勤樸的美德。此次他有意出馬競選里長,希望大家幫他拉票,把他拱上去。預祝高票當選,
  
黃賜珍同學的(雪泥鴻爪行),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已入KeeP。謝謝。黃大律師在國中時就循規蹈矩,從不添麻煩,零故障。那天歡談,了解他做人做事,有為有守,讓我激賞敬佩,不禁有(賢哉回也)之嘆。美哉照中,人才輩出,讚!感謝給我两件精緻的禮物,今後外食,我會隨身携帶那亮晶晶的傢伙出門。另一件可實用,可陳設,小卡則是恆久的典藏。謝謝。
  
也在此謝謝錢君萍用心,我老了,肌少症了,工作易累,不喜照相,有妙方嗎?蛋白質?還有………

林静雯同學你好,我還記得你的名字,你的老家在三元宮的旁邊是嗎?那天同學會中穿白衣服的是你嗎?

謝謝同學們以及小帥哥、小妹妹、小弟弟。片刻相聚,恆久的記憶。

祝福大家生活愉快。」

信末,老師不忘再重現40年前課堂上跟我們生動講述本庄之光,國家英雄吳載熙的傳略:

「載熙橋緣由(吳載熙英雄簡介)
  
空軍英雄吳載熙,新埔鎮巨埔里人。他在小學讀書時期,正值二戰末尾,曾目睹美國、日本的戰機在空中激戰,因而萌發要當飛行員的志願,並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
  
民國四十三年,他終於考取空軍軍官學校第三十九期;在校期間,全心投入、認真學習;他的週記篇篇精彩,老師曾在上面眉批「鶴立雞群」四字。民國四十六年,他以操性成績第一,總成績第二畢業;隨即派到屏東基地戰鬥部隊服役。
  
該部隊駕駛F-86戰鬥軍刀機,吳載熙報到後即接受戰備訓練;結訓後剛好碰上「八二三炮戰」,他全程參與巡邏前線、保衛台海;戰功積分節節上升,先後獲頒「宣威」「彤弓」「翔豹」「雲龍」「鵬舉」「復興」「楷模」等獎章。
  
五十年他被遴選加入「雷虎小組」九機編隊,表演多次;到過菲律賓宣慰僑胞,蜚聲國際。
  
他雖然在軍中,仍不忘故鄉;曾駕駛戰鬥機無預告飛回照門國小母校;從雲端俯衝而下又急速拉起,帶來震天嘎響,一連迴繞數匝;全校師生都跑出來看,大飽眼福。
  
另有一次,他單機從聖帝廟上空俯衝下來,以超低空飛過霄裡溪,看到在田裡除草的農人,拿起笠帽向他揮手;霎時他從照東橋迴轉南飛,再次飛過農人頭頂,拉起機頭,直衝雲霄;至今仍有耆老津津樂道。
  
民國五十三年,他更進一步加入「黑貓中隊」;這個中隊的任務是駕駛U2高空偵察機,深入大陸目標區,進行高空照相。
   U2
機可高飛七萬呎,是世界上飛得最高,也是最難駕馭的飛機;吳載熙到美國受訓,結訓測驗成績優秀;獲美國頒給「飛行勳章」一座;五十三年底返國,即到桃園基地隊部報到。
  
五十四年二月份起,開始執行任務;他分別從桃園、泰國、南韓各地起飛,深入大陸,冒險犯難,總共已有六次圓滿達成任務。
  
五十四年底,吳載熙以「執行特種作戰,圓滿達成任務,著有功績」,當選第十六屆「國軍英雄」。
  
五十五年二月十七日,吳載熙駕駛U2機,中午時分在高空中飛機突然發生故障,引擎熄火,在無動力之下迫降,不幸失事殉職;壯志未酬,知者同表遺憾。
  
綜其一生,忠勇兼具,護國愛鄉,敦品勵學,秉性淳良,允稱模範青年,令人景仰。
  
民國六十五年九月,故鄉橫跨霄裡溪之大橋落成,特命名「載熙橋」以垂紀念。
     
吳載堯老師
新竹縣霄裡溪守護協會
中華民國一O六年三月十一日」


   
吳載堯老師生動傳述猶一代傳奇猶在耳邊,四十年時光忽而過,眼前卻只吳濁流老宅廣場上的狗兒小黑,小白及小黃仍兀自生猛有勁追逐著。

    結束學生生活,連一向眷戀故鄉的我,也遠離了這片土地,在他鄉就業,僅止每年清明必返鄉為爸媽掃墓。1071219日,偶然新竹縣史館遇到吳濁流先生孫女,她自我介紹,她的的名字是「吳杏村」。她說這名字是她祖父吳濁流她取的。很明顯地這名字典故出自:杜牧的清明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吳濁流先生時而以書寫漢詩以抒己懷,詩學底子自是不差。他以孫女名,所遙指的杏花村,正是生養子子孫孫台灣無限土地山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