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吃晚餐
對於教養孩子的方式,許多都是沿用父母親的教法,雖說不上有什麼創新,但也不能說是完全抄襲。
記得小時候,晚餐時間一到,全家一定坐在餐桌上一起吃晚餐,儘管有好看的卡通、沒寫完的功課、差一角就織好的毛衣……,都得放下手邊的事,趕快坐到餐桌旁。
那時候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優渥,餐桌上很少看得到山珍海味,記得爸爸最常炒的一道菜是「豆乾」,爸爸的名言是:「吃豆乾等於吃雞肉。」因為豆乾含有蛋白質,而雞肉的價錢甚高,就乾脆用豆乾代替雞肉了。
雖然吃得很簡單,但每一餐爸爸一定會煮一鍋湯,不記得爸爸都煮些什麼,只記得我這烏鴉手,每次喝湯都會把碗打翻,然後「啪啦!」一聲湯水濺得滿地都是,全家人忙著拿抹布、擦地、擦桌子……,吃飯的氣氛被我一個人弄得混亂又沉悶。
後來,母親因為工作的關係不能和我們一起吃晚餐;接著,大姊因為到外地求學,餐桌上又少了一個人;沒過幾年,二姊因為參加課後輔導,也在餐桌上缺席了。
每天晚餐,只剩下我和爸爸一起用餐。
因為只有二人吃飯,爸爸將主食做了一些更動。晚餐時間一到,常常看見爸爸端出二碗熱騰騰的湯麵,爸爸和我就這樣圍著小桌熱呼呼的吃了起來。其實爸爸在湯麵裡並沒有放什麼好料,多是前一天的剩菜丟進去煮,但不知道為什麼,那滋味一直到父親去世後十五年的今天,仍讓我難以忘懷。爸爸煮的麵,除了「好吃」之外,在我的心裡還充滿著無限的思念與感慨。
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我承襲了父親吃飯時間的規定:不準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閱讀、不準湯泡飯唏哩呼噜的吞進肚子裡、不準在菜裡玩尋寶遊戲、不準將筷子插在米飯中間、不準在碗裡留下飯菜……,這些嚴肅且八股的規定,不僅讓孩子了解基本的用餐禮儀,還讓孩子學會體諒父母的用心並珍惜食物。
每次吃晚餐的時候,兒子總是興致高昂的吃著我煮的每一道菜,這孩子從小就不挑嘴,煮什麼就吃什麼,而女兒就很挑食,一會兒這個不吃,一會兒那個不吃,若是硬逼她吃,還沒吞進肚子就把一肚子的食物吐了出來。後來我也不逼她吃了,改用利誘的方式,一會兒說這個食物爸爸最喜歡吃,一會兒說那個食物是婆婆的最愛,然後說一段小故事,看她聽得十分入迷且認真,這次利誘八成沒有問題。我們家的晚餐時間,除了需要說故事的技巧之外,還需要多一點的溫柔與耐心。
曾經有一段時間,兒子因為參加安親班而不能和我們一起吃晚餐,雖然安親班有幫忙代訂便當,但兒子不是匆匆的吞下肚,就是來不及吃原封不動的帶回家,我看他吃得不正常心裡覺得很難過,只好煮些他愛吃的菜等他回家,而兒子也總是貼心的把菜吃光光。後來我掙扎著停掉兒子的安親課輔,讓生活作習回歸原點,每天晚上時間一到,我們又像以前一樣坐在餐桌旁輕鬆的享受晚餐時刻。
或許是因為有那一段不能一起吃晚餐的過程,現在的我總是十分珍惜晚餐時刻,只要時間一到,不管工作多忙,我都會親自烹調晚餐,將熱騰騰的菜端上桌;只要時間一到,不管玩得多麼瘋狂,孩子們一定會準時回家,坐在餐桌旁準備吃晚餐。只要能夠和孩子一起吃晚餐,就是最幸福的事。
家庭的幸福程式是:
「媽媽回家煮晚餐」,
因為孩子的童年不能重來
。
呵呵
快樂的媽咪!
幸福的北鼻!
這真是個
幸福的法則~
因為如果都把眼睛與心都交給電視,
那麼真的就少了家人之間彼此的交流~
聽黑熊老師說故事一定很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