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3 04:37:22妞妞

再騎自行車

蒙特婁西南角的Lachine運河旁的自行車專用道,直排輪也可以一起玩。



入春以來我常常騎著自行車出門晃悠,有時只是到數個路口之外的超市買東西,有時騎上十幾公里到南邊的聖羅倫斯河畔欣賞水天一色。風和日麗的時候優遊自在地騎車,任何地方都能隨心所欲而去,比步行快得多,又比坐在車裡更能呼吸新鮮空氣、看遍八方景致。在蒙特婁騎自行車是一種享受,它擁有400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按照市政府的規劃,2014年前還將發展為800公里,是北美大城中自行車道最多的城市之一。有些自行車專用道是另外闢的,有些卻是在現有的大馬路上劃出來的,我幾次在車水馬龍的大路如Maisonneuve街或Mont-Royal街上騎自行車,只見公車、轎車呼嘯而過,沒有一輛跨來自行車專用道,它們急匆匆地趕時間,我們這些自行車騎士卻不受干擾,非常愜意。上一回我倒自己去侵犯了自行車專用道,在南岸學開車時車一轉彎一不小心軋著了,距離約20公尺處正好有一輛自行車過來,那個女孩停住,一雙眼睛憤怒地瞪著我,坐在身邊的教練一番訓斥:「記住,除非有車擠你,你絕對不能躲到自行車專用道來!」

蒙特婁自行車協會Velo QuEbec統計,最近五年來蒙特婁使用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的人數呈現快速成長,已到達二十四萬人,油價高漲是一個因素,也因為人們逐漸認識騎車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日後街頭的自行車騎士將越來越多。我這自行車是妹妹從安大略的母校送回來的,紅色的車身、黑色的手把,看去短巧機伶,我每每騎得渾身大汗,自覺是很好的鍛鍊。第一次和帥哥J騎車去皇家山公園,只見他輕輕鬆鬆騎到山坡上,我卻在山腳上氣不接下氣,他騎回來瞧了半天以後說:「你這剎車和齒輪都不對嘛!」我仔細一看才知道這年頭的自行車這麼有學問,剎車和齒輪的轉紐上都標上不同等級的數字,可以隨路面坡度變速,好讓騎士省力。J幫我調整轉紐,要我再騎一次,這一回果然爬上去了,他耐心教我原理,我到現在還是沒記起來。後來在電視購物頻道看到自動變速自行車,一輛賣400元,就知道很多人如我一般不耐煩學新功能呢!

讀中學的時候騎了六年車,那時的自行車好簡單,從沒有這麼多功能。我還記得自己那輛自行車的長相,也是紅色車身,往上彎的兩側手把卻是銀色,前面還掛了一個籃子,可以裝書包和便當。每天清晨在路上遇到一個一個也騎車的同學,大家越聚越多,直到學校門口我們乖乖地牽著車進停車場。它還有後座可以載人,放學後我載著好朋友小藍去台中一中附近,車子鎖在騎樓,我們去小吃店吃炒麵、喝冰紅茶,說話說得高興了,才騎著車送她回學校宿舍、自己再回家。表弟常常騎著他的自行車到我們家來,愛玩電玩的他給我們每一輛車取了綽號,我那輛車叫「紅章魚」。那時家裡有一隻雪樂蒂小狗,名叫Candy,我讓Candy坐在「紅章魚」的籃子裡,幾個表姊弟一起出門兜風,牠一路上優雅地眺望四周,風吹得胸口那漂亮的白色長毛飛起來。車子天天騎難免要打氣,腳踏車店的師傅都免費提供這服務,還會幫忙把剎車拴緊。

加拿大的腳踏車店也讓人免費打氣,可是師傅不幫忙,要自己來,也有很多人如我買了打氣筒好在家隨時用。現在騎的這輛自行車,沒有籃子、也沒有後座,手把呈一直線,騎車時全身都得往前俯下,是加拿大最常見的自行車,我看很多騎士因此把背包背在背上、水壺套在前桿上。J說現在復古型自行車開始流行,前面有籃子,變速功能卻沒漏掉,他那輛車是花了500元買的,坐椅背面附了一個紅燈,晚上一打開就一閃一閃地亮,居然還有一個後座,他把車鎖掛在上面。那天我突然靈光一閃:「能不能載人呢?」他好心地答應試試看,我跨上車,他往前騎一會兒,我就感覺自己屁股底下的座位往左歪了,接著後方輪胎兩側發出「唏!唏!」的摩擦聲,J慘叫:「怎麼了?」一個黑人男性牽著一隻牛頭犬在人行道上散步,聽見慘叫索性站住看熱鬧,他毫不客氣地笑:「我從剛剛就很好奇,你為什麼坐在車子後面?」一個白人女孩騎著車經過,停下來友善地問我們:「需要幫忙嗎?」她和J一起檢查那歪掉了的後座,發現底下的支架已經斜斜擠到輪胎上,就是摩擦聲的來源,她說:「這是很輕的金屬,不能壓。」我們合力把後座扳正,這下子我不敢再坐上去了。我很納悶,在加拿大自行車「雙載」可能是不存在的事,所以後座到底是用來做啥的呢?同時我赫然明白,「紅章魚」雖然沒有什麼變速功能,卻是平穩強韌的好車呢。


騎車從市區到Lachine運河邊一路上看見的景致:
超級醫院的預定地一片荒蕪,外圍仍有人居住。
通往南岸和美國的高架橋。
老舊的建築物上緣有鴿子居住。
奇怪的建築物:是廢棄的工廠嗎?
蒙特婁西南區不是熱門的住宅區,但是隨著島內住房越來越擁擠,建商終於來這兒蓋起新公寓。
Lachine意指中國,當年法國殖民者探險來到魁北克,以為此處就是中國。雖然後來明白這是一片從未聽聞的新大陸,仍舊建起運河,開啟了北美毛皮貿易史。
緊鄰著公園的住宅區:門口有長梯可以從外側出入,是蒙特婁住宅的典型外觀。
從自行車專用道上遠眺市中心。

上一篇:我家的鬱金香

下一篇:Cur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