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3 16:11:54古皮之紅龜粿

沖繩叁訪:榮町‧市場‧靜



單軌列車,沒有交談的近午時分,兩節車廂往前滑進,俯瞰窗外,今天的小憩區域是「榮町」,應該說是「榮町市場」,那日剛下飛機,路過這路口寫著的市場名稱,又在旅遊手冊裡說明這是「昭和」風華的尋幽搜寶之地,便一心惦記。




昭和,電視有了原子小金剛,即便是戰爭頻仍與經濟蕭條的年代,萬國博覽會喜洋洋地輿1970年舉行,即便輸了二戰,而真正見識「天照大神」的荒謬,在矛盾的嚮往的抒懷的昭和寰宇,突來的靜謐怎能不帶著感懷憂愁。不禁讓人想起電影《Always幸福の三丁目》的淡淡安逸與困頓所交結的積極力量。而「榮町市場」能看到幾排電影畫面的滿足感,想著台北市或台中市在日治時期鬧區亦稱之「榮町」。繁榮,可以憶起過去的丰采,我短暫的過際,也是如此淡淡的胡思亂想,安靜,沒狗吠與惡臭,整列著架上物品,近午的館子是電視與一碗麵的自在。




捏陶的大哥在土堆裡創造世紀。




老先生在巷口並不在等人,在看人進出巷內,撐著一拐,站著看人進出的悠閒自在。




「琉菓堂」,是我誤入的糕餅店家。基金會給了我們一本關於沖繩的傳統飲食介紹書籍,除了金楚糕、炸糖球、雪鹽製品之外,還有各式如蓮花之糕、如捲花之餅、如草末之糰,幾句話中,大概知道老闆7歲時人在台灣的基隆,但是語言都忘記了,於是只能跟我比手畫腳,沒幾句話就感謝來去、TAIWAN來去,這種熱情延續至下一家糕餅店與甜不辣店,更因為知道是台灣客,額外的招待讓人感動。或許可以參看「南方琉球日記‧琉菓堂」。




喜歡極淨中的特殊結構。




喜歡在「全家」裡面觀光,在馬路邊佇足,在過馬路時享受安全而不是恐懼。



唐獅子,守門、克煞、除穢,希望也能替整家人帶來福分。後來,我很愛將沖繩的獅子、金門的風獅爺、大嶝島上的一對公母風獅爺、廟前石獅進行比較,一種文化的同質異聲,之間蘊藏了巧妙的文化視野。




喜歡鑽進巷衖,即使迷失,也都能在防火巷的另一頭,出現生機。




不是乾淨到沒有垃圾,在牆邊或杳無人煙的巷中會有菸盒、酒瓶、小紙屑,但是再怎樣的數量與畫面都是「瑕不掩瑜」。




我徘徊在一個人的計畫,在市場中溫飽與紀錄,很喜歡這天的徒步之行。因為只有一站的單軌列車,決定回程用走的,100元日幣留著買郵票或明信片,走著感受風和日麗,感受在地的生活情趣。




這天陽光炸開了博物館的牆。




這天天空的晴朗並不拖泥帶水。



晚餐,主辦單位領著我們吃烤肉,烤洋蔥的美味,烤牛雞豬的紅色美學,在一盤又一盤的吞嚥之間,啤酒的氣泡迷濛了這夜。




第三天,會議的第二天,在不同的空間中流動,沒有特別的展示空間,榮町卻是生活的常民的展覽會場,仍處在進行式的文化展演,如翻閱圖冊的驚喜不容我尖叫歡呼,但是值得讓我百般思念,卻又魂夢難離,也許旅行中最深刻的總不會是原有的計畫行程,而是每一道突如其來的轉折,震撼,深呼吸之後,成為一趟旅行最滿意的收穫,與人不同的,才屬於自己獨有的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