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6 12:36:42古皮之紅龜粿

沖繩終回:古城‧國際‧通

結識基金會在一面公告欄上。

 

公告欄總有年復一年的新海報宣告著每個單位與領域的活動訊息或徵求人才的訴求,而我是站在公告欄前長大的學生,學生總有一種望其項背的夢想,不見得是理想性的力量,卻充滿通俗媒體的熱血氣息,鼓勵著大家學習「教授」、「研究員」、「專家」邁進「學術殿堂」,那些年,還是個點劃古籍原典的國文系大學生,學著盡人事,也學著在海報上記憶符碼。

 

母親常說我在戰爭的時候肯定會餓死!在於某種機緣的貪吃與好食,我堅稱是不合邏輯的一個判斷。即便長久以來對於「飲食」的熱衷,堅信隨方成圓的適應能力可讓自己豐足時品味,窮泊時求飽,聽天命的心其實一直存在儒人的基因裡,而「生存」與「生活」是兩種感受,一件事──溫飽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告訴我們生理慾念的基礎,之外,逐步成為「全人」的實踐自我與實現理想,在「食」的義界上延展為物質與精神的具體與抽象之力量,找食物、烹飪食材、咀嚼吞嚥菜餚是種天生的生存意志,記取經驗、閱讀成果、履行倫理的思想能解決人生大惑,釋懷得以滿足生命的光暈,而擴充視界則能豐饒生命的厚度,這是在求生之後求活的存在主義,「我食,故我在」能讓人自覺飲食行為的動機與目的是否存有價值?那麼我們對於飲食的記憶就不單單是望梅止渴、畫餅充飢,而是求人生每頓飯的溫馨與飽足,求人世的溫暖與飽滿──人與飲食的流動感。

 

 


沖繩大學即景。

 

 

 

接觸基金會從一場會議開始。

 

會議開始於2010年的高雄餐旅大學,第一次在飲食文化相關的會議發表,而看見也聽見不同學群的做法及想法,那次的發表讓自己有了衝擊,包含文獻與實際的對應關係、理論系統的貫穿、觀點的面向等,進而發展了此次會議投稿的論題,試著相較台灣、金門、廈門三地的紅龜粿文化意象,從文獻、文學、文化的範例初步的陳述其意義,這是一種嘗試,在充滿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現場回顧中文系所教我的觀點與方法;第十二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從徵稿、發布錄取公告、繳件、修稿、終至研習團成行於日本沖繩的一年之間,我的學位論文仍是雛型階段,進展頗慢,利用暑假在台北的一個月裡陸續去了基金會圖書館五六次,驚覺寶山的浩瀚,飲食文化領域的無極,而珍惜著資料的吉光片羽,拼湊及想像自己學位論文的憧憬,即誓命加入基金會,以效尤以實踐,以求知以學藝,如果沒有那場會議的開始,沒有後續鼓起勇氣拋磚引玉的動機,就沒有成為會員、探入飲食文化學界、拜讀會議專論的機會。

 

 


鄰近沖繩大學的便當店。

 

新枝嫩綠與老樹成蔭的美意。

 

「這次效果看起來不錯,這種形式是第一次!」玉欣主任說,在沖繩博物館外的茶宴區了解了第一次開放博士生或研究生有機會參與會議,並且藉著海報論文模式舉行,第一次在會議時即可拿到出版的版本,而非抽印本,「這一切對我們太好了,不論是哪一種機會,都能透過這活動達到交流與學習!」我睜大眼猛點頭的說,印象中歷屆的論文集內都是海內外學術權威及國際漢學家的大作,對於後輩的影響極深。海報論文錄取者21篇,而最終收錄及參與者11篇。針對某種食品的民族特質進行調查及論述,如「粄」或「紅龜粿」的文化意涵;文獻或影像的群類分析,如戰後香港電影、李渝小說、《中山傳信錄》的人文風景;有區域飲食關係的變遷與流動寓意研究,如針對雲南一地、臺灣自清政府至國門政府之變遷、南寧中山路的文化食街、法國里昂留學生的特殊料理文化、伊朗與中國料理之間的異同變動等,這三大分門卻各屬11種獨立專題,範圍及焦點雖不在大,有「鮮」則「靈」,要說得是這些議題別具新鮮感,呈現研究者的靈敏特質,如林鍵璋先生的〈臺灣印尼客籍移民「粄」文化之初探〉一文雖自謙「初探」,卻跳出台灣客家本色的框架究其移民、食品異同、文化性,惟前沿研究過程交代過於繁瑣,但本論中以訪談印尼移民之口述資料為本、對應台灣粄文化、建構客家粄食之契機,值得一讀;楊豐銘〈「滷一鍋」:短期移民的簡易食譜建構與日常料理詮釋─台灣留學生在法國里昂的飲食常態〉一文讓人聯想隻身在外的自己如何善用空間、僅有器具和鄰近市集元素,想起大同電鍋對於台灣留學生的「神聖性」,這議題亦由楊氏碩論《電子飯鍋與留法里昂台灣學生─移民的飲食實踐》大抵可提供參考,該文提出留學生的「習慣性飲食」而尋求家鄉口感口味,以輪流邀會辦桌及交流食譜讓同鄉相互聯繫,以簡化飲食焦慮,讓身居異國的留學生吃得飽,也吃得心安理得。

 

新枝葉綠,在陽光下璀麗耀眼,縱然議題新穎,而相對師長們的著作則純屬小品,師長們的議題多涉及跨國、跨民族、跨時代,針對某料理、某食品、某飲食習慣者多兼述縱向史脈、橫向文本,當然這都非一時所能所成,精研的態度及深遠的目標讓諸學者得以提出觀察,形成觀點,而讓我們得以共同聽說讀寫,參與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首里豬肉料理,豬肝麵。

 

島嶼上的巡城遊市品料讀理。

 

五天四夜的活動長短合宜,不過我們主要集中在南方的那霸市,活動首尾安排了參訪玉泉洞、王國村、平和祈念資料館、國際通、首理城及古道、波之上神宮與孔子廟等,純屬文化,少了一般人夢寐的海洋館、海灘、海水浴場行程,多了古文明的焦點,而擁有更深刻的「南島」印象。母親說:「你都沒玩到!」母親第一次踏上日本國土,第一次參與學術訪問團,第一次與我同進研討會,她的焦慮在於「會議」羈絆著我的一趟沖繩之旅,對我而言卻甘之如飴的兩廂兼顧,收穫格外的多。會議本是主軸,吸收學者論點與人員之間的交流為主,記得第一天開幕晚宴上這桌「全場最年輕的學者」高舉杯子與翁董事長敬酒之後,都聊了起彼此研究生活的近況,酒後的氣氛紓緩融洽,也讓我們未來的幾天更容易接觸與認識。大會安排的宮廷宴或和琉料理讓我們體驗在地,品讀一地的飲食殊異,增添我們對於異國經驗的口感情調。而利用閒餘,我去了趟榮町市場,走了幾回民家巷弄,感受昭和時期的精神,吃了市場中不經意的天婦羅及傳統糕餅,在陽光充足的傍晚尋找唐獅子與石敢當,在田野現場記錄信仰、印象、與影像,嘗試解讀一屋一石一餅一飯的典型與變異。

 

或許第一夜誤闖沖繩松山區後而聯想了美軍駐台後的台北市中山北路一帶,或許第二夜在便利超商中誤讀了18禁專區後了解了沖繩的性文化,或許我們都在不同的夜晚皆不捨睡眠的飛躍生活而讀著飲料或泡麵的價位與匯率,在同是島嶼的兩地換算歷史帶給我們的文化差異。不管如何,這次暫留的沖繩行旅不會是最後一次的行經,也不會是自己唯一參與的基金會活動,誠如基金會的盛舉讓我看見一個城市一個民族多元議題的「飲食領地」,讓民國100年之末擁有雋永的片刻得以乾杯,得以花火,得以繼續加油!


首里城之ㄧ。

首里城之二。

首里城之三。



國際通即景。




波之上神宮。



護國寺。

(本文原題〈游離島嶼,料理與記憶:有感第十二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於沖繩〉,刊載於《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第17卷第4期,2011年11月,頁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