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2 21:18:01十口

宣讀稿<糕餅再現‧時尚臺灣:論紅龜粿文化與紙材之整合策略>

屏科大研討會論文宣讀稿

主持人、講評人鄭老師、以及與會師長及學術同好大家午安:

感謝大會給我這個機會來到屏科大發表我這陣子主要關心的議題,尤其本著「客家子弟」的身分來到「客家本色」濃厚的屏東內埔,講述一篇與客家飲食有關的論文外,當然這也會是我一步步以「後現代」的尋根心情,試圖用一種「新」的方式補足自己即將遺失的「民族性」,尤其「我聽不懂」(客語)是我最會答覆的一句話,我的阿婆說:「你們的阿太以前就罵過我,說我沒把孩子的客家話教會,會背祖。」我的目標從飲食開始,更值得高興的便是舍妹也將踏入「客家經濟社會研究所」,在「全球化」下的「在地化」處境中,擁有適合這時代的文化認同。

我必須自問:「我能夠為台灣文化的發展做些什麼?」尤其一路都是以「中文系」學養出身的我,能從浩瀚的文史研究中如何觀看「台灣文化」?從2003年開始,當我進入中文研究所碩士班後,我也找到了我這一時期的「工作環境」,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一間私人財團法人的文化單位,於是「導覽員」的語言表達訓練、u博物館館員」的紙元素與藝術認識、外加教育學程及學校本科的專業學習,我發現「興趣」與「生活教育」的整合運用是必然的,想起:「我生活中的零食是什麼?原來是綠豆糕、綠豆椪、喜餅、麻荖、紅龜粿…」那麼我的童年最想望的是什麼:「可以有吃不完的祭祀糕餅。」不知道是我還是大部分的小孩子,對於祭祀的東西頗為貪戀,當然不像我文章中存在「給與取」相對的交易行為,卻讓我著迷,而如今也成為我創作與生產的元素。

這篇文章以四個架構為主,希望從文化建構的態度入手,再以文化之眼觀察現今台灣社會對於「紅龜粿文化」或者「台灣傳統糕餅粿文化」的推廣策略、最後提出以「紙漿」為媒材,「再現」台灣文化的新思考面向,從遊樂的心情融入教學,並且潛移默化「台灣文化」於其中,使生活中達到情境教學,當然,很多人會質疑:「何直接給他們嘗試可以吃的糕餅粿製作?」關於這問題,可以參看我論文所堅持的部分。

首先,「文化構築」的部分,就我所收集的學術資料中,誠如我文章中註釋21、22、24,多以古董民藝的收藏、藝術研究、糕餅產業行銷為主,對於文化溯源與創造的討論付之闕如,於是我試圖從台灣飲食文化、工具雕刻的工藝美學、圖騰與符號的文化學與社會學,尋找存在台灣民俗信仰與生活的意義,歸結出「紅龜粿」這一產品中內涵著先民「合作」「祈福」「永恆」的象徵,存在供養神佛,吸收神性,使祭品具有咒性,而親族「分食」祭品後,得以共享「神賜下來的福分」,但是對於變遷的社會處境,每逢祭祀的日子,僅是少數人與部分區域的購買,而西方的日本的現代化食品紛紛搬上檯面,可口可樂取代了三杯清茶,三牲也可能是肯德基的炸雞、麥當勞的鱈魚堡、外加加熱魯味的豬皮凍、豬腳或豬內臟,不是不可以,只是「拜嘴孔」(台語)的意義比過去更為強化罷了。那麼對於即將被屏除在祭祀中的「紅龜粿」,如何在詹明信所說「當下的懷舊」的社會中繼續存在,於是我藉著這圖騰與文化的關係,形成了本文的發展重心。

對於近幾十年間的舊文化追尋,上海風、客家風、老戲院風等主題餐廳不斷出現,電影海報與坊間民間工藝器具的陳列,為得就是營造一股時代「場域」,而文化團體們也在這幾年間藉著舉辦「文化節」與「文化觀光」一來促進產業契機與活絡鄉鎮發展,進而學校機關推廣「校本位」與「鄉土教學」的策略,於是在我文中第三章,便以相關的資訊為討論,並且提出實質作用的優劣。不過,對於文化行銷,我則希望藉著今天的機會,以關鍵字行銷自己,「紙糕餅」「紙,有唯一」「紙塑紅龜粿」或者「古佳峻」等關鍵字,即可「古狗」出相關資料,如果豬為有興趣的話。

而這種創作的模式,著重在學理與實務的配合,本身在講演的過程需要釋放「知識性」的訊息,按照不同對象調整不同的內容,唯一相同的,即是製作方法,龜為六步驟,在本文中有將相關圖片呈現給各位,為求逼真,延請工作人員撥放畫質普通的90秒影片,可以更了解製作的理念。

(撥放九十秒,新聞影片:http://video.yahoo.com/watch/520465)

匆促的報告,一定有不盡完整與清楚的部分,敦請所有人的見諒
不過,誠如我投影片中「紅龜粿」上面所寫的「一期一會」,很高興有員在此相見,並請我們一同為台灣的糕餅粿文化爭取生存權,謝謝各位。

宣讀時間15分鐘
撰稿於2008年6月2日星期一
宣讀於2008年6月6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