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大綱筆記~68(卷六)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卷六
【問答章】
如華嚴疏云。一切法有二。一是所迷。謂緣起不實。故如幻。緣成。故無性。二是能迷。徧計無物。故如空。妄計。故無相。又以不覺。故不知有。以不信。故不承當。但起無明。空成倒想。如夜繩不動。疑之為蛇。闇室本空。怖之有鬼。故知本無迷悟。妄有昇沉。昔迷悟而似迷。今悟迷而非悟。但以內見自隔。客塵所遮。於體上分遠近之情。向性中立凡聖之量。如勝思惟梵天所問經云。梵天問文殊師利。比丘云何親近於佛。答言。梵天。若比丘於諸法中。不見有法。若近若遠。是則名為親近於佛。大集經云。不覺一法微相者。乃能了知如來出世。無出之出。即是佛出。是以若不見一法。常見諸佛。則千里同風。若見一法。不見諸佛。則對面胡越。故知背心合境。頓起塵勞。背境合心。圓照法界。何者。心是所依。法是能依。能依從所依起。如水是所依。波是能依。離水無波。離心無法。又心是能生。法是所生。如木能生火。木是能生。火是所生。離木無火。離心無法。故知不即心為道者。如千人排門。無一得入。若了心頓入者。猶一人拔關。能通萬彙。得宗鏡之要者。其斯謂乎。
是知雖有佛性。久翳塵勞。須以止觀熏修。乃得明淨。如貧女得藏中之寶。猶力士見鏡裏之珠。方親悟自心。妙覺圓滿。又如何行於止觀。得契真修。但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境。各各性離。即妄心自息。此名為止。常作此觀。不失其照。故名為觀。斯則即止即觀。即觀即止。無能所觀。是名止觀。如先德云。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非能所觀。有其二事。所以華嚴經頌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疏釋云。一離妄取。如彼淨空無雲翳故。斯即真正。二觸境無滯。如彼淨空無障礙故。斯即真觀。此觀。不作意以照境。則所照無涯。此止。體性離而息妄。故諸取皆寂。若斯則不拂不瑩。而自淨矣。無淨之淨。乃冥契法原。不修之修。則闇蹈佛境矣。故知唯一心真智。是我本身。湛然常存。現前明淨。自然以智慧觜。啄破無明殼。飛出三界。自在無礙。此時方得見性了然。更有何法而堪比對。
記:接下來,引用華嚴疏,說明迷的原因有二。
一、所迷。即是迷境(物),執境是有,不知境是緣起不實而如幻。
二、能迷。即是迷心,不知妄想分別執著是空,本無所有,無中生有。
故說,不信真心故,不敢承當(成佛菩薩)。
不覺(不知心境皆空)故,不知真心本來就有。
故說,本無迷悟,妄有升沉(真心中本無迷悟,本無升沉)昔迷悟而似迷,今悟迷而非悟(過去之迷,本來無迷而迷,現今之悟,本來無悟而悟)
故說,不見一法,常見諸佛,若見一法,不見諸佛(能所本空,心境本空,萬法本空,常見諸佛)。
又說,不覺一法微相者,乃能了知如來出世。無出之出,即是佛出。
心是能生,法是所生,離心無法,心生法才生。
最後,永明大師介紹以止觀之法,修一心(真心)。
故說,是知雖有佛性,久翳塵勞(久為煩惱所覆蓋),須以止觀熏修,以得明淨。方親悟自心,妙覺圓滿。
又,如何行於止觀,得契真修。
但了能觀之心,所觀之境,本無所有。心境皆空,能所皆空,此名為止。常作此觀,不失其照,名為觀。又,即止即觀,即觀即止,止觀是一,寂照是一,能所是一,是名止觀。非能所觀,有其二事(非是有一個止,另有一個觀)。又,華嚴經頌云,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與諸取(遠離能所,遠離心境之想),令心所問皆無礙(心如虛空皆無礙)。
所謂此觀,不作意(不起心動念)以照境,則所照(之境)無涯(無有邊涯)。
此止,體性離而息妄(無有妄念而無染),故諸取皆寂(無取捨愛憎之心)。
故說,無淨之淨,不修之修,不拂不瑩,唯一心真智,是我本身(法界即是我界)湛然常存,飛出三界,自在無礙。
上一篇:宗鏡錄大綱筆記~67..(卷六)